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689

分节阅读 6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确实是尊贵的,但光凭她是您侄女这一点,并不能证明她的身份如何好。”

“这话什么意思”太后道。

“首先,这名女子出身满洲正黄旗的包衣奴才。皇额娘应该知道,包衣进宫就是为奴的吧”四爷铁面无私地道。

此话一出,太后愣了愣后,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若音将太后愣神的表情看在眼里。

四爷说的没错,选秀女其实分为两个部分的。

一部分是八旗官员里挑选出来的女子。

还有一部分,便是从内务府三旗中的女子。

她们的长辈大多在宫中的内务府,御膳房,以及紫禁城各处当奴才,管事。

如此一来,身份上跟那些八旗女子来说,就已经低了不止一等了。

虽然都是秀女,但她们进宫就是为奴的。

而八旗官员的女儿们,进宫是要成为妃嫔的。

并且,八旗女子是三年参加一次秀女大选。

包衣三旗女子,是一年选一次秀女,作为每年的备选宫女。

虽说大清这些年来,不少包衣女子通过美貌和手段成为妃嫔。

比如康熙帝的良妃,是辛者库里的奴籍。

就连太后自个,也是从宫女晋升到今天这个地位的。

但后宫阅选妃嫔,主要还是从八旗女子当中择选。

不过,以她对四爷的了解,以及这两日四爷的理智来看。

像他这般冷静又现实的男人,应该不会把这种理应成为宫女的包衣奴才纳进后宫的。

除非,他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勉强将其纳入后宫。

就在若音琢磨的时候,就听四爷继续毒舌地道:“而且,咱们大清阅选秀女,本就不是看长相的,理应将门第和品行奉为首要阅选标准。”

这话完美的反驳了太后所谓的论长相。

并再一次的补刀,将门第论为标准,将这名秀女的三旗包衣身份贬得一无是处。

一旁的苏培盛听了后,不由得点点头,赞同自家万岁爷的话。

选女人肯定要人品过得去。

只不过,品行这种东西,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更不是写在脸上的。

毕竟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于是,排在品行前面的,当然是门第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宫皇妃大多出自名门。

尤其是满洲八大姓,简直快把大清后宫给占满了。

“哀家当然知道,选秀女不是选美,可她终究出身于乌雅氏。”太后即便气得面色铁青,可还是想再尝试着说服四爷。

所以她尽量压抑住内心的怒火,保持平常心态。

怎么说她这会有求于四爷啊。

偏偏四爷似乎不领情,他的毒舌也不止于此。

“不能因为皇额娘出自乌雅氏的包衣三旗,就把包衣三旗的身份给抬高了。不管怎么说,包衣奴才就是包衣奴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说着,四爷停顿了一下,视线落在那名秀女身上,并淡淡道:“加之她的舞姿在朕看来,不过尔尔。甚至有矫揉造作,刻意卖弄之意。把一个好好的宫廷舞,跳成了不正经的舞。如此一来,皇额娘所说的身份、相貌、舞姿,在朕眼里自然是通通不作数,也不过如此。”

他话里话外,只差没把这名秀女说成狗屎。

但他的语气一直严肃又平和,并无半点和太后争吵的意思,仿佛他只是实事求是。

因为许多秀女都在场,而这些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少女们,平日里最爱八卦或者嚼舌根。

所以,他尽量以理服人。

并明确表明他不是针对乌雅氏一族。

而是针对所有身份低的秀女。

这让在场的秀女们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心说太后的亲侄女都被刷下了,她们就更加。

看到这一幕,若音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看来四爷这双火眼金睛鉴婊能力十足啊。

她能看出这名秀女用力过猛,他居然没被人家的舞姿迷惑,也瞧出来了。

只不过,顶多只能说秀女太想被入选。

可四爷却说是不正经的舞蹈,实在是毒舌。

第1347章颇为敷衍的样子

只怕是四爷没见过真正不正经的舞蹈吧

怎么说站在殿中央的也是他的表妹,居然这么不留情面。

其实,四爷一开始还是给太后留了点面子的。

他没有像对待别的秀女那样,在秀女跳舞后就毒舌到把人骂哭。

而是在太后不依不饶地追问和咄咄逼人的态度下,这才把话说到这个份上。

这时,那名秀女一副要哭却又因为周围人多,要顾着大家闺秀的体面,强忍着眼眶里的眼泪,一副面上挂不住的样子。

事情发展到现在,不止是她,太后的面子更挂不住。

只见太后面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她哪里不知道,皇帝不光是在打乌雅氏一族的脸,更是在打她作为太后的脸。

还把她包衣三旗的身份拿出来说,在她伤口上撒盐

可她最能在人前装和善了,是不会和四爷当众撕破脸皮的。

只是心气不顺地道:“行了,哀家知道皇帝的意思了,皇帝不喜欢她,不留牌子便是了,何必鸡蛋里挑骨头。”

她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省得丢乌雅氏一族的脸,丢她作为太后的脸。

四爷淡淡的“嗯”了一声,朝苏培盛示意一眼。

苏培盛再朝领队的内监示意一眼,那内监就把这一排秀女给带下去,通通撂牌子赐花。

本来八旗女子和三旗包衣女子身份就有所不同。

怎能因为太后的身份,就把三旗包衣女子与八旗子女相提并论。

而且,听太后话里的意思,好像她从包衣三旗里出来的亲侄女,还比八旗女子身份更高贵了似得。

明明这些包衣三旗,都是在紫禁城里当宫女。

甚至给妃嫔们做奴才的命。

稍有不如意,妃嫔都可以随意鞭打惩罚,或者赐死的。

像太后这样的包衣奴才,在后宫中手段是有的。

否则当年也不能从宫女混到了妃位。

可她要不是碰上皇上这样的儿子,未必能有今日这样的风光。

这要换成旁人,那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哪里会像太后这般,一点都不知足。

一方面享受着儿子作为皇帝带来的无上荣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