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1(1 / 2)
d心殿给皇阿玛请安时,皇阿玛在和大臣商议事情。现在我和二弟再过去看看。”
“好,你们快去吧。”若音抱着怀里的五阿哥,温和道:“夜里我让牛厨子多做些你们爱吃的,咱一家人一起用晚膳。”
按照规矩,本来阿哥们应当先给四爷请安的。
这不是孩子们和谁亲的问题,而是谁分量重,就应当先去给谁请安。
而四爷,便是这个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清分量最重的。
“是。”大阿哥和二阿哥打千后,就一起出去了。
大阿哥转身出了堂间后,藏在袖口下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皇额娘瘦了那么多。
她这些年在紫禁城的时候,从未这般瘦弱过。
竟是连她脸上的笑,都笑得那般牵强。
大阿哥和二阿哥才离开后,若音就抱着五阿哥进了里间。
她陪五阿哥一起玩玩具,堆积木,享受着久违的亲子时光。
可这样的时光还没过多久,外头的李福康就进来汇报了。
“娘娘,后宫妃嫔们一个接一个的到了咱的永寿宫,说是您回宫,来给您请安的。”
若音抓着二阿哥的手,将一个积木堆了上去。
她头都没抬,就淡淡道:“你出去同她们说,本宫身子多有不适,叫她们明儿晨省再来吧。”
“嗻。”李福康应了后,就出去传话了。
后宫妃嫔们,便只好各回各的宫殿。
下午,五阿哥玩累了,睡在若音怀里。
若音便亲自抱着五阿哥到偏殿。
她才走到偏殿门口,就听见有宫女在议论:“皇上才回京,后宫小主儿都巴巴地盼着呢。”
“盼着也没用啊,适才我去内务府取东西,经过养心殿的时候,瞧见钟粹宫那位去了皇上的养心殿。”
“钟粹宫那位”宫女皱眉细想。
“啧,就是那个村姑耿氏啊。”
“哦,她啊,后宫妃嫔没敢去,咱家娘娘也都没去,她一个没名没分的村姑,去那做什么”
“听闻是皇上召她去的呢,我看见马齐大人同她一起进了养心殿。”
“你说皇上会给她封号吗”
“她一个汉人,怎么封啊”
“如今这后宫,还有好几位妃嫔是汉女子呢。”
“那不一样,齐妃和佳贵人虽为汉女子,但人家是汉军旗底下的官家女子。可这位耿氏不过是个村姑而已,要家室没家室,要背景没背景。”
“可大清前几位帝王的后宫,不也有出身平凡的汉女子,甚至,还有青楼出身的呢。”
“有是有,不过起点低,后面想升位份得看手段吧,像这个耿氏,一开始充其量也就是个常在,只能在后宫最底层混日子。”
宫女说着说着,还四处看了一眼。
刚好,就看到了门外的若音。
“娘娘。”宫女们赶紧诚惶诚恐地跪下。
“你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背后议论皇家,自个下去领板子”半梅沉声道。
若音则把五阿哥放到偏殿的床上睡着。
出了偏殿,半梅安慰若音:“娘娘,您别听那些宫女嘴碎,她们说的那些话,当不得真的首发
话虽这么说,可她自个都有些当真了。
要说耿安倩随便在哪个妃嫔的宫殿住着,她倒是不会多想。
可那钟粹宫,如今是个单独的宫殿。
皇上却让耿安倩一个人在那住着。
一般后宫里的小人物,是在别的妃嫔底下受管辖的。
只有嫔位以上的,才一人住一个宫殿,或者管理宫殿里的别的妃嫔。
耿安倩一人占了一个宫殿。
还不就是皇上心疼耿安倩,担心耿安倩和旁人处不来,受欺负呗。
若音:“”
自打她去了准噶尔部落,就没再见过耿安倩。
不过,她知道这位迟早都是要成为后宫里的人。
因为四爷不是那种完事后就不认账的男人。
人家很负责任的呢,呵呵。
只不过,若音没想到耿安倩还没封号,这就已经入住了后宫。
这是生怕外头不安全,要放到紫禁城里娇养着么。
那天,他不是还说什么男人至少要保护好五样东西:脚下的土地,自己的父母,怀里的女人,身边的兄弟,膝下的儿女。
耿安倩可不就是他怀里的女人,他不得好好护着么。
毕竟,人家怀里的女人可多了。
一天换一个护着都成。
第1611章深得朕心
若音走回堂间时,谢嬷嬷就拿着厚厚的账本,朝她行礼道:“娘娘,您不在的这几月,皇上命奴才掌管后宫,现在您回来了,奴才理应将这些都交接到您的手上。”
说着,谢嬷嬷就把那些账本递给若音。
若音既然还顶着皇后头衔,只好被迫营业,翻看着账本,和谢嬷嬷做着交接工作。
到了黄昏的时候,若音账本还没看完,养心殿的四爷就下了两道圣旨。
一道晓谕前朝。
一道晓谕后宫。
前朝那一道,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允禟外饰淳良,内藏奸狡,实为乱臣贼子,在朕南巡期间,命人追杀朕与皇后。并在大清与准部交战期间,命门下的大臣偷盗军机图,是以,现革去贝子,革黄带子,消除宗籍,贬为庶人,其名改为塞思黑。”
有人说塞思黑的意思是狗,其实只是“讨厌的”意思。
既然九爷被贬为庶人,那么,他的儿子们当然也不能姓爱新觉罗,更不能再和皇子们共用“弘”字辈。
于是,九爷的长子弘晸改为拂希珲,满语“下贱的”意思。
次子弘暲改为佛楚珲,“行丑事的”意思。
三子弘相改为乌比雅达,满语里也是“讨厌的”意思。
四子弘旷改为额依默得,“讨人嫌的”意思。
五子弘鼎改为海拉坎,“很可惜的”意思。
六子栋喜改为董奇,“愚钝的”意思。
七子四保改为杜希贤,“浑浊的”意思。
八子都锡欣改为额依浑,“愚昧的”意思。
于是,九爷一家的名字一律被改为讨厌、可耻、愚蠢等贬词名字。
当年要不是四爷把他家的六个格格收为了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