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8(1 / 2)
d,是上等佳品。”
武常在:“就是,一个汉女子出身的村姑,即便是坐上了妃位,也改不掉骨子里那种卑下感。”
懋嫔本想附和些什么,奈何这个武常在太蠢。
武常在、齐妃、包括她,都是汉女子。
这不是把自个和自己人都给骂进去了么
果然,只听玉贵人笑道:“武常在,你和齐妃娘娘也都是汉女子,就莫要在这五十笑一百步了。”
沁答应:“尤其是齐妃娘娘,近年来是越发不得宠,越活越过去了呀。另外,武常在身为常在,这样说我们仪妃娘娘,恐怕不太妥当吧”
齐妃:“有什么不妥当的,你不也说本宫越活越过去了,就你能以下犯上,她就说不得了”
沁答应:“那也是你们先说的呀。”
齐妃:“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本宫好心收留你,你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沁答应:“奴才可是记得,当年您是迫于皇后和皇上的威压,这才勉强让奴才住进长春宫的。”
“你这个不知感恩的”齐妃一拍桌子,“来人,沁答应以下犯上,给本宫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谁敢”说这话的,正是仪妃。
她将手放在如箩般的大肚上,往日冷静的眸子里,眸光锐利地看着齐妃。
她再也不是刚进宫时,那个群起而攻之,孤立无援的小妃嫔了
齐妃嗤笑一声,“我当是谁这么大胆,敢拦着本宫罚人,原来是仪妃妹妹呀。”
说着,她掩嘴轻轻一笑,特别不把仪妃当回事,“你我虽然都是妃位,也都是汉女子,不过呢,你出身低,只是个村姑。可本宫不一样,本宫家族世代为官,光是这一点,我们就不一样,而且很不一样,所以呢,本宫今儿还就非要罚沁答应了。”
仪妃:“齐妃姐姐莫不是记性不好,如今本宫可是马齐大人的养女,富察家族也比你家强得多。”
“有时候呢,出身好不好没多大用,关键还是要靠后天的努力,就像妹妹我,能够后来居上。”
“齐妃姐姐出身比我好,可又有什么用呢,如今还不是同我平起平坐,关键还不如我得宠呢”
“你”齐妃指着仪妃,“来人啊,把沁答应拖出去”
然而,没人敢听齐妃的命令。
确切地说,她们不敢得罪仪妃。
这位可是怀了双生子,要是气出个三长两短,他们可担待不起。
见状,齐妃气得身子剧烈的起伏。
她对面的仪妃则直勾勾地看着她,面上带着得意的笑。
上首,若音一直看戏。
眼瞧着齐妃略居下风,她牵了牵唇,沉声道:“来人,沁答应以下犯上,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不是她想帮齐妃,也不是她想拉帮结派,她只是纯粹的看沁答应和仪妃一行人不爽。
要说仪妃在钟粹宫耀武扬威倒也罢首发
可这是永寿宫,是她的地盘,可容不得旁人撒野。
听了若音的命令,永寿宫的奴才就上前架住沁答应。
仪妃和齐妃位份对等,不存在什么以下犯上,可劲了怼。
现在,仪妃见若音帮齐妃一行人,便委婉指出:“皇后,您要罚沁答应,臣妾没有意见,可武常在她也以下犯上了,您为何只罚沁答应,却不罚武常在首发
若音睨了下首的仪妃一眼,“这么说,仪妃是质疑本宫管理后宫规矩了”
仪妃:“臣妾不敢,臣妾只是想提醒皇后娘娘,对待后宫姐妹理应一视同仁。”
“本宫也想一视同仁,可御膳房做的膳食太好吃了,适才本宫专注用膳,没太听清你们大概说了什么,更没听到武常在说的话。”
说到这,若音扫视众妃嫔一眼,“你们有谁听见了吗”
“”众妃嫔不是摇头,就是沉默不语。
齐妃一行人自然是摇头的。
仪妃一行人沉默不语,因为她们见若音都出手整治沁答应了,担心她们还帮忙的话,会落得和沁答应一样的下场。
见没人说话,若音道:“很好,那就把沁答应拖下去打板子吧。”
就这样,沁答应很快就被拖出去了。
对此,若音的嘴角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
她就说了,后宫妃嫔都是塑料姐妹,同享福可以,共苦的时候么,恨不得躲得远远的,装不认识。
颖嫔和馨嫔是个聪明的,很会见风使舵。
虽说前阵子她们和仪妃是一伙的。
但这种关键时刻,她们又怎会傻到当出头鸟。
第1643章狠狠地报复他
仪妃在别的妃嫔面前可以咄咄逼人,可若音是皇后,身份不允许她在若音面前造次。
沁答应拖出去后没多久,若音把玩着景泰蓝护甲,看似漫不经心地道:“在这后宫,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她曾经风光过。”
“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她们迟早会爬上来,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做好自己,要得不失,喜不忧,切莫一朝得宠就得意忘形。”
人生就是如此,有辉煌时候,也有暗淡的时候。
有登顶的风光,也有落魄的心慌。
不是吗
“是。”妃嫔们齐齐应道。
训完话后,若音就将后宫妃嫔给打发了。
当天下午,四爷下了一道圣旨,严肃指出前朝后宫,乃至整个大清,都必须严格执行满汉一家亲的制度。
还表明此次的春闱,满汉招收条件不再是满族优先,而是满汉平等。
除此之外,后宫妃嫔和百姓们,满汉族皆是大清子民。
对此,前朝百官认为他们的皇上是为了朝政。
可后宫妃嫔,认为今儿的事情,仪妃肯定又在皇上跟前上眼药了。
虽然很早以前,康熙帝就实施了这个制度,但效果并不显著。
而这个制度,为的就是吸收大批汉官、汗士、汉将、汉兵。
毕竟,当年多尔衮、顺治帝的时候,满人只区区一两千名八旗王公大臣和几万满洲男丁。
而汉族有几百万名抗清将士和上亿汉民。
所以,必须实行满汉一家亲的政策和制度,以此笼络人心,才能安定九州,巩固大清。
这样那些反清复明的,就不会造反了。
因为如此一来,这天下是既是满人的,也是汉人的。
当四爷下的圣旨传到永寿宫的若音耳中时,她第一句问的是:“前朝发生什么事了吗”
如霞:“听说今年春闱,那些进京赶考的满族考生,和汗籍考生起了冲突。而且,朝廷考官也对满族考生松散很多,对汗籍考生却非常严格。”
“录取的时候,也是满族考生优先,导致很多汗籍考生有能力,却名落孙山。而一些不怎么样的满族考生,却榜上有名,因此皇上大怒,这才下令满汉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