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8(2 / 2)
若音微微颌首,“这么说,春闱应当快结束了吧”
如霞:“娘娘,春闱已经结束了呢,今年满汉招收水平一致后,人才辈出呢,有个人居然考了文武两科双状元,且他文科还连中三元,一个人身兼解元、会元、状元”
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
听了如霞的话,若音柳眉微微一挑,觉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清文科举要熟背四书五经、写制艺、试帖诗、策论,还要记住本朝的“讳字”和皇上名字同音的字,千万不能在考卷上写。
否则的话,考不中是小事,掉了脑袋就是大事了。
除此之外,还得写一手好字。
很多人因为字没写好,即便学富五车都不管用。
还有人考了倒数第一,因为字写的好被朝廷录用。
三年一次科考,一次几万人,只有几十人录取,而状元是几万人中最优秀的。
偏偏这个文状元还兼考了武状元。
大清的武科主要考个人武力,首先考试骑射,然后比试力气,重点在于骑射功夫。
除此之外,武科还考硬弓、舞刀、举石。
弓分八、十、十二力。
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
这还只是笔试合格。
导致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都不能走到殿式,能将文武状元都拿下的,必定是个人旷世奇才。
想到这些,若音不禁佩服地道:“何人居然这般厉害”
如霞:“听说这个文武状元是个汉人,苏州的,姓温,名千墨,大家说他是侯爵府的世子爷,居然凭自个的努力考了文武状元。”
“现在这么努力的公子哥不多了,关键他还没娶妻生子,身边连个小妾都没有。现在,他可是京城各家贵女们心中的香饽饽呢,媒婆都要把他家的门槛踏破了去。”
若音刚喝到嘴的茶,差点就要喷出去,但她给憋回去,然后实在憋不住,就那么给呛住了,“咳咳咳”
“阿呀,娘娘,您没事吧”如霞上前,替若音轻拍着背。
半梅立马又给若音倒了点茶,还瞪了眼如霞,“叫你瞎说八道。”
如霞不知道温千墨是何人,可她是跟着娘娘和皇上南巡,知道那温千墨是爱慕娘娘之人。
不知情况的如霞,只好扁了扁嘴,可她也不知道自个说错了什么,是娘娘问她的,她只是如实回答了呀。
若音喝了几口茶后,用手绢擦了擦嘴角,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如霞发觉自个说错话后,就没再提那个文武状元。
而是说起了别的进士。
“对了娘娘,今年的武科,还有个女进士,也是苏州的,叫什么曹洛芸,对,就叫曹洛芸“
闻言,若音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好在她这会没喝水,否则指定又得呛着了。
她是没想到,这两位都考取了功名。
不过,她跟曹洛芸相处过,知道对方是个好的,也见识过对方的武功。
曹洛芸能考取武进士,想来一定是靠努力得来的。
女人能参加科举,是去年她在苏州时才开放的。
如此,也不枉她在苏州带着数千名女性游街,争取提高女性地位,为女性争取各类事业的机会。
至于那个温千墨么,只能说一辈子还长,别小看任何人。
甭管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都是经过朝廷大臣和皇帝认定的第一名。
以文教佐天下,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太平。
以武功戡祸乱,保护大清安定、巩固大清政权。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想来温千墨往后定能在朝中平步青云
不过呢,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若音现在的心思,可不在这些上面。
她今儿在仪妃的生辰宴上,被四爷的话气得不轻。
这会,若音可不想憋着,必须得狠狠报复他,方能解她心头之恨。
于是,她沉声下令:“你们几个,传本宫命令,将永寿宫,以及库房里皇上赏赐给本宫的所有东西,通通都给我扔到内务府去,一、个、都不、要、留”
第1644章把朕的养心殿当什么了
说话时,她还将脖子上的一鹿有你项链。
以及钻戒、手镯、还有好几样首饰,通通都摘了下来。
半梅几个执行命令的同时,也在替自家娘娘感到深深地担忧。
这要是皇上知道了可怎么办
只怕是难收场啊
若音却一点都不怕似得,在那指挥奴才尽快把那些东西都搬走。
呵,谁让四爷换掉她送的蓝田墨玉扳指的。
这倒罢了,还换上仪妃送的银质龙纹扳指戴上,又拐弯抹角地暗讽她是不合适的人。
以为她很稀罕他,而他又是什么好男人了吗
既然他这么不珍惜她送的礼物。
那么,他送的礼物,她也通通不稀罕。
于是,内务府在天黑前,收到了堆积如山的各式物品。
里面有各种首饰、绫罗绸缎、珍奇摆件、瓷器、古董、奇珍异宝。
导致内务府外头的长廊,以及里面的院子,都摆满了。
那些东西堆积如山,且不止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座山。
这要是旁人送过来挡道的,内务府肯定不让。
或者,直接收入内务府库房。
可皇后娘娘让人弄来的,他们不能不让。
不仅不能,还不敢把那些个奇珍异宝收入库房。
因为经他们内务府核实,里面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皇上从内务府拨去赏赐皇后娘娘的。
还有一小部分,内务府虽没有登记,想来也是皇上从外头买来送给皇后娘娘的。
这么多座山一样的烫手山芋,都可以围着紫禁城绕好多圈了,他们可不敢随便接。
要是接受了,不就等于帮助皇后和皇上闹了吗
皇后敢这么做,是不怕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