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9(1 / 2)
d罗氏一行人起身行礼。
大阿哥和二阿哥懂事,大阿哥扶起了觉罗氏,二阿哥扶起了他的舅舅五格。
若音见他们两个来了,索性让奴才把五阿哥也抱了过来。
阿哥们齐聚在堂间,最开心的,莫过于觉罗氏了。
觉罗氏在见到阿哥们的那一刻起,嘴角就笑得合不拢嘴。
一双慈爱的眼睛,从若音身上转移到了三个阿哥身上。
“啊呀,大阿哥真真是长大了,瞧着个子高高的,身体也健健康康的。”
“二阿哥一下也长这么高啦。”
“五阿哥都会走路了,想当初你刚生下他,我进宫看你时,那时他才这么点大呢。”
觉罗氏用手笔画了一下,说得眉飞色舞。
大阿哥和二阿哥大了,规规矩矩坐在一旁。
二阿哥平时是调皮捣蛋,但在长辈面前,还是懂礼数的。
五阿哥小,由着觉罗氏抱在怀里,很好奇的样子。
一双眼睛也盯着五格家的一对儿女看。
看着看着,他还指着五格家的晴姐儿,奶声奶气地道:“小哥哥小姐姐真好看。”
一句话,引得一屋子的大人哄堂大笑。
知子莫若母,若音晓得五阿哥是个爱一切美美人和物的。
索性让奴才拿一堆玩具出来,叫孩子们去院子里玩去。
于是,五阿哥就一手拉着晴姐儿,一手拉着五格家三岁左右的儿子,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孩子们出去后,半梅从里间出来了,还朝若音示意一眼。
若音会意,她趁着一家人吃吃喝喝聊聊天的时候,打算把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发一下。
半梅那些礼物盒子,放在若音身旁的桌几上,堆得高高的。
有些礼物因为比较大件,装在大大的木匣子里,就放在若音面前的地上。
每个盒子上都写受礼者的名字,若音只需按照辈分,依次念礼物就行。
她每念一个,底下的奴才就把礼物对着递下去。
费扬古虽然不在场,但若音先是从费扬古念起的。
“额娘,阿玛今儿没来,但我几月前命人打造了一把宝剑,他现在任职九门提督,虽不上战场,但会用到的。”
“剑柄上,我特意命人刻了他这辈子的战功,希望他握着这把剑,即便不上战场,也会感到热血,想起年轻时的荣光。”
第1664章11月2日不是伤感,只是觉得感动
“我记得有一次在潜邸的时候,阿玛同我说,他老了,没用了,我送他这把剑,就是想告诉他,他没有老,他的军功永存”
早在她来大清不久,正值费扬古旧伤添新伤,一身伤痛,再不能上战场了。
费扬古是皇太极在位时,就屡立战功的功勋。
曾追击藤吉思,击败蒙古土谢图汗,以及参加和硕部落的战争。
后又委署护军统领,征蒙古鄂尔多斯、察哈尔、大同等处,屡著劳绩。
顺治帝在位时间太短,费扬古便没什么显著的功劳。
到了康熙帝在位期间,曾任护军统领和步军统领一职,也曾跟随康熙帝多次征战。
直到他战不动了,康熙任命他为九门提督,手下有数万御林军,保卫着京师和紫禁城的安危。
这个职位,一直延续到四爷登基。
可以说费扬古是四朝元老都不为过。
要说若音赏赐别的礼物,觉罗氏还不好意思接。
可这么有心的礼物,她不接反而不好意思了。
这种礼物,珍贵的同时,更是无价之宝。
当奴才把装有宝剑的大匣子递到觉罗氏面前时,觉罗氏笑着点点头,“好好好,你阿玛一定会很喜欢的。”
念完费扬古的礼物,接下来便是觉罗氏了。
“额娘,我知道你喜欢诵经,抄佛经,我送给你的,是一条由翡翠和红色碧玺串成的十八子手串。”
十八子具有警示的作用的,因为十八子每一颗都有一种意义。
分别代表着六根、六尘和六识这十八界。
六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而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佩戴十八子具有心存善意,心向佛法的寓意。
“谢皇后娘娘赏赐。”这一次,觉罗氏是跪着接受的,她接过礼盒时,还慈爱地道:“回去后我就把原来的手串收起来,就用你这个,这样往后我捻动佛珠的时候,就会想起你。”
紧接着,若音依次送了五格弓箭、五公主首饰,还有她自个亲自画的一副画。
画里画的是荷塘风景,荷塘里有一对鸳鸯,祝福着他们两口子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至于他们两个的孩子,若音送了两块上好的纳福迎祥玉佩。
就连大嫂,以及不在场的大哥,她也有准备。
这些礼物,都是她今年开春时,就让人准备的。
每一样礼物,也都是根据他们的喜好选的,同时,还有着深深的寓意。
由于有些礼物需要长时间的制作,她原本打算全部都制作好后,命奴才送到费扬古府上的。
没成想四爷让她们来陪她过端午节。
正好一并将礼物拿出来,一起送给她们了。
以前虽说也有送过她们东西,但没有如此用心。
这一次,很多都是她亲自挑选,且参与设计和描绘的。
为的,就是在她离开后,给她们留个念想。
人心都是肉做的,人与人之间,也是有磁场的。
若音赏赐礼物时真诚的话语,和每一件礼物的用心,觉罗氏她们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可以说,每一件礼物,都送到了她们心坎里了。
一时间,原本还其乐融融的团圆时刻,可她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丝伤感涌上心头。
就好像,这些礼物不是简单的赏赐而已。
更像是告别礼物。
不过,她们不知道若音要离开大清,只道是许久不见,若音太过想念她们,竟是把这些用心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
觉罗氏红着眼睛,低头用手绢擦拭着眼角的泪。
若音佯装不乐意地道:“额娘也真是的,大过节的,咱们一家人都要开开心心的,别伤感。”
闻言,觉罗氏破涕为笑,“我也不是伤感,只是觉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