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8(1 / 2)
d但不是四爷,而是苏培盛。
苏培盛挽着拂尘走到若音面前,打了个千儿。
然后他起身,对若音说:“皇后娘娘,您还是请回吧。”
“是他让你出来的吗”若音扫了眼太和殿的门。
苏培盛:“这您就甭管了,反正皇上说了,您这块金牌的次数,已经全部用完了。”
若音:“用完了本宫何曾用过我怎么不记得了”
苏培盛:“皇上说,他好几次去您的永寿宫时,您都拿出了免死金牌。且还有一次,您把皇上御赐的东西全给扔到了内务府,那一次,要是换成旁人,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呢。”
若音:“就算这些都算上,那本宫也不至于用完了全部次数”
这个男人真阴险,她当时明明是玩笑之举,他也明明一副没所谓的样子,现在居然跟她秋后算账。
“娘娘,您可真会说笑,据内务府统计,您上次移到内务府的东西,统共有上万件,遗弃一件物品,便是一次欺君之罪,要砍一次脑袋,您可是遗弃了上万件御赐之物。”
说到这,苏培盛微微顿了顿后,继续道:“皇上说了,光是这个,您一只脑袋都不够砍的,就别妄想着救乌拉那拉家族了。“
虽然他觉得这话说出来很过分,但皇上让他传的话,他不敢不说出来首发
当初他还觉得皇上因为在意皇后,所以不跟皇后计较。
还纵容皇后,让内务府的人把东西都麻利地搬到内务府。
现在看来,他怎么觉得皇上早就料到了这一切,搁这等着皇后呢。
听了苏培盛的话,若音如同被雷击中,一脸的不可置信。
她干笑了两声,问道:“这么说,本宫早该死了上万次,是他好心,饶我不死,那这么算来,我不是反倒欠了他上万条命了,那我是不是还要跪谢他啊”
若音指着养心殿的门,怒声道。
“胤禛,你确定这不是在耍赖吗,如果真是这样,你当时怎么不白纸黑字地写清楚,而是拖到现在才让苏培盛告诉我什么帝王一言九鼎,我看你分明就是个无赖”
“娘娘,您快别吼了。”苏培盛着急地阻止。
他瞧着若音金刚怒目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道:“还有啊,娘娘,这免死金牌上的字,您是不是没太看清啊”
“又怎么了”若音低头,看了眼免死金牌上的字。
苏培盛在一旁提醒她:“那上面不是刻了“谋逆不宥”四个字么,您的阿玛因为五格被圈禁宗人府,因此救子心切,身为九门提督,却以权谋私,召集了两万御林军进宗人府救五格。”
“因此,费扬古犯的正是谋逆之罪,这种罪名,哪怕您有一百块免死金牌,那也不可饶恕啊。”
免死金牌不是为所欲为的保护伞。
要是什么都可以免死,岂不是乱了套了。
那拥有免死金牌的人,都可以放心大胆的起兵造反了。
若音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免死金牌。
上面有赐券的日期、她的姓名、身份、她研制火炮的功勋业绩、以及免死特权。
最嘲讽的,上面还刻着四爷作为皇帝的誓言。
宣誓着她、她的后代、家人的种种特权。
第1682章掌握在皇帝手里
反正别的特权她是没看到,只看到乌拉那拉家族落败。
呵,享受特权吗抄家诛九族的那种
等到若音将正面和反面看了一眼,都没看见苏培盛所说的“谋逆不宥”四个字。
直到她再次仔细检查时,才发现背面左下方刻着四个如同蚂蚁一样大小的四个字:谋逆不宥。
那四个字比金牌上的任何一个字都要小,小到完全可以视而不见。
且“谋逆不宥”四个字,还挨着下方刻着的玺印。
若音也一直没留意,还以为是玺印边上的纹路。
看到这四个字,若音仰天大笑了几声。
而后,她立马又收住了笑容,眸光清冷而犀利地看着养心殿大门。
“好一个谋逆不宥啊,亏了我在得到这块金牌的时候,还高兴了好几天,想说某些没良心的人,终于良心发现了呢。现在看来,说得好听是免死金牌,到头来,竟是一块废牌”
“既然这样,本宫还留着这么一块废牌有何用”
说完,她将手中的金牌大力一掷,就那么狠狠地掷在了地首发
“噹”
金牌砸在大理石上的声音。
烈日照在金牌上,照射出刺眼而冷冽的光芒。
她还以为这免死金牌当真有多厉害呢。
呵呵,还是她太天真了。
当时她收到他赏赐的免死金牌,还以为他是因为她研制出新型火炮,立下了功劳,便赏赐她一块免死金牌。
现在看来,不过是当着大臣们的面,意思意思地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给她个安慰奖而已。
立功的时候,人家一高兴,就赏赐了一块沉甸甸的免死金牌。
平时没事的时候,这免死金牌用不上。
等到她的家族落难,真正要用的时候,就拿“谋逆不宥”四个字搪塞她。
合着在这跟她玩文字游戏呢。
皇权至上的朝代,哪里有什么免死可言。
最终生杀大权,还不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这就是皇权,想赏就赏,想罚就罚,全凭他一句话
反正怎样都是他对,谁让人家是皇上呢
可是,她现在需要救乌拉那拉家族。
即便他这么腹黑、阴险、恶劣,她还要求着他放了她的家人。
若音对着养心殿大门,大声道:“皇上,我知道你就在里面,今日你若是不肯见我,我就在你这长跪不起”
说完,若音重重一跪。
即便地板很硬,她跪下时也发出一声闷响,可是她却感觉不到疼。
因为,她的心正一滴一滴地滴着血一样的泪,比她的膝盖痛多了。
一开始,她觉得自个有免死金牌在手,不必求他。
可是现在,免死金牌都没用了,为了全族几百口人,她便只好求他。
看到这一幕,苏培盛继续劝道:“娘娘,这免死金牌的作用,其实就是相当于北魏、隋唐、宋代、明代的铁券丹书,是帝王的一种承诺。但古往今来,拥有铁券丹书的,真正能做到免死的,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