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943

分节阅读 9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一刻,不仅仅是四爷将册宝交给大阿哥手上。

这也意味着权利的传承

从这一刻起,大阿哥便是大清的皇太子了

由于今日不止是太子的册封大典,也是他大婚之日。

于是,一炷香后,册封大礼结束。

结束后,太子去了太庙,给皇太后行礼。

按理说,今日那种大场面,皇太后也要在场的。

但是太后卧病在床,规矩和礼仪却一点都不能少。

太子给太后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后,就回东宫换了一身正红色的蟒袍。

再次分别到四爷的养心殿、若音的永寿宫、太后的太庙,再次行了大礼。

皇家里,繁缛礼节特别多,尤其是这些大日子。

在大阿哥做这些的时候,銮仪卫已经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以及数名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大臣、护军参领、护军,前往太子妃娘家迎娶新人。

这一日,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数十里红妆,从京城的街头排到了街尾。

老百姓们纷纷从家里走到了街上,观望这难得一见的盛大迎亲场面。

她们还对着太子妃的大红花轿行叩拜大礼。

街道两旁纷纷系着大红的绸带,禁卫军们用手筑起人墙,维护着迎亲秩序。

在斜阳铺开的柔软道路上,唢呐声声,强势的倾入人的耳膜,一串长长的红色长龙由远及近。

大约一个时辰后,迎亲队伍便一路吹吹打打到了紫禁城

太子妃的父亲穿着官服到乾清门,跪向北面,礼部大臣宣旨,“今皇太子娶富察氏女作为太子妃”

太子妃父亲三跪九拜接旨后,宫中女官将盖着红盖头的太子妃请到了东宫的喜房。

此时的东宫,皇家已经设宴八十席,款待太子妃送亲的母族人员。

等到宴席散了后,已是黄昏时分。

此时此刻,太子穿着一袭红色的蟒袍,抬脚往喜房走。

在太子进屋的那一刻,奴才们就都退下,还把门给带上了。

太子扫了眼同样穿着正红色喜服,头披红盖头的太子妃。

然后,他走到床边,在一旁的桌上取了秤杆。

就在他准备掀太子妃盖头时,发现人姑娘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大概是紧张吧。

见状,太子掀秤杆的手微微一顿,但没说话。

且他只顿了一下,就用秤杆挑开了太子妃的红盖头。

第1802章那便是天作之合

在盖头掀起的一瞬间,盖头下是少女娇美的容颜。

黛眉轻染,朱唇微点,两颊胭脂淡淡扫开,白里透红的肤色。

少女眼神澄澈,笑的温柔,温雅秀美。

她除了好看之外,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美。

像是一个会替爷们把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相夫教子,孝顺长辈的人儿。

即便因为大婚之日,化着烈焰红唇,却也瞧得出来,她如传言所说,是个温柔如水的美人儿。

只不过,由于太子头一回掀盖头,等到他将少女的盖头彻底掀开时,修长的指腹从少女的脸颊轻轻擦过。

顿时,少女就羞赫地垂下了头,双颊也多了一层妩媚的嫣红。

就像是人世间的第一束桃花盛开了,明媚且羞哒哒的。

少年低垂着眼睑看着少女,而后将手中的秤杆随意放置在一旁的桌上,撑开双臂,“安置”

少女起身,走到少年跟前,纤纤玉手开始替他更衣。

只不过,她始终低垂着头,不敢多看少年一眼。

洞房花烛夜,就连窗外吹进来的秋风,都带着些许暧昧,拂过这对新人的脸颊。

一切,都在这一刻开始蠢蠢欲动。

待彼此退下繁重的喜服后,双双躺在了铺着寓有“早生贵子”之意的红色绣花锦被上。

这一刻,英俊的少年,是初为人夫的坚毅。

娇美的少女,是初为人妻的朦胧和迷茫。

她,要将自己彻底付予给这个少年。

因为彼此的身份,以及初次见面,即便是此刻,也比寻常人多了几分肃穆庄重。

这一夜,喜烛摇曳,一室春光旖旎,倘若她们之间没有任何政治因素,那便是天作之合

次日清朝,太子小两口分别要到太后、皇帝、皇后跟前请安行三跪九叩之礼。

永寿宫的若音想着新人会来请安,早早地起床了。

待她梳洗好后,外头便传来李福康的唱报声:“太子、太子妃到”

于是,若音便扶着半梅的手,去了堂间。

太子和太子妃见了若音,纷纷跪在若音跟前行大礼:“儿臣、臣妾请皇额娘大安。”

若音眉眼弯弯地看着太子和太子妃。

之前她也没见过太子妃。

如今一瞧,第一感觉就是漂亮、秀气、温温柔柔的样子。

行完礼后,太子小两口在奴才们端的托盘上取了杯盏。

先是太子给若音敬茶,若音接过后,笑着抿了一口茶。

紧接着,太子妃也给若音敬茶,若音也意思意思地喝了一口。

然后,她从半梅端着的托盘里,取了两个红纸包着的包,递给了太子和太子妃。

这里面,是一些银票、地契、房产、庄子、铺子等财产。

有一些,她从四爷的金库里取了一部分。

还有一些,是从她自个的金库里,取了一部分。

大阿哥成家立业,又成为了太子,往后需要打点的银子多了去了。

若音交给她们后,一手虚扶太子,一手虚扶太子妃,温和道:“好了,都起吧,往后啊,你们两个要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再生几个皇嗣,为皇家开枝散叶。”

这样客套的场面话,若音同旁人说过无数回。

只有这一回,最是言真意切。

“儿臣、臣妾谨记皇额娘教导。”太子、太子妃起身谢过若音。

若音松开了大阿哥,转而双手握着太子妃的手,紧了又紧,“太子少言寡语,你要多担待些。”

“皇额娘言重了,没什么担待不担待的,臣妾进了皇家,便是皇家的儿媳,理应侍奉夫君,这是臣妾的职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