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958

分节阅读 9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湿哒哒的秀发,“辛苦你了。”

海晴有些虚弱地摇摇头,“不辛苦,有劳娘娘为我操心了。”

闻言,两人对视一笑,眼里有她们才懂的温柔。

然后,太子妃才挪动步伐,抱起了还在一旁哭啼的小格格。

“哎呦,嫡额娘抱抱就不哭了啊。”太子妃抱着小格格在怀里哄。

她还低头看着怀里的小丫头,笑道:“咱们家的小丫头长得可秀气了,这么小就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呢,还有这鼻子,像太子爷,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听到这话,海晴闭着眼睛,嘴角带笑地躺在床上,“娘娘是个有福的人,您第一个抱小格格,将来小格格也会是个有福气的人”

真好,如她所愿,生了个丫头。

虽然东宫不是头一回有喜了,海晴也只是生了个小格格,可屋子里的喜悦,丝毫不减太子妃生阿哥那回。

经过这两个小生命的到来,海晴和太子妃之间的情分,也越来越深厚了。

后院的女人们,为什么一定要争宠陷害作死呢

东宫后院里,虽有敌人,但不全是敌人,也有一起走下去的朋友。

比如,海晴和太子妃。

别人因为利益互惠互利结盟,那叫盟友。

而她们是因为人情走在一起,这叫朋友。

利益难长存,人情却永存。

她们深爱着同一个少年,她们都是秉着为少年和这个东宫好

而太子也会权衡青梅竹马的海晴,以及太子妃之间的关系。

或许他心中有海晴,但也不会偏心于她。

太子妃才是他的正妻,每一位皇族都会给予他们的嫡亲不可忽视的尊重和权利,因为这是代表了他们的脸面

太子从小就受到皇室和朝廷的严格培养和教育,自然知道孰轻孰重,把握分寸感。

确切的说,感情并不是他唯一的必需品。

因为,即便他已经是储君了,他也没有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反而更加的能够吃苦,扛起肩上属于储君的责任,让自己在一个特别不舒适的状态

三日后,东宫的瓜尔佳氏也诞下一名小格格。

七月份,二阿哥的嫡福晋诞下一名小阿哥。

八月份,太后的陵墓修建好,葬入皇陵。

紧接着十三爷也葬入了皇陵。

九月份,位于永寿宫和养心殿附近的常乐宫建好,明颐公主入住常乐宫。

雍正十一年,四爷在又一次的秀女大选前宣布了一件震惊朝野和全天下的大事

第1830章不是留恋,却胜似留恋

二月十二,四爷下了一道圣旨,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龙体欠安,今有嫡皇子,聪慧过人,得天庇佑,朕今传位于其,望其能够守成,为爱民之明君

自此后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仍呼朕字,起居住照常编纂,内廷均称万万岁爷,逢太上皇生辰称万万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纪元乾隆

但宫廷内历书仍称雍正十一年,内外大臣庆贺请安折,具备两份呈进,凡有奏事,俱著书嗣皇帝一切奏事由嗣皇帝奏报,由嗣皇帝裁决定夺钦此”

除了基本的规矩和礼节,其余的,四爷可谓是将皇权和实权全权交给了太子,毫无半点留恋

这道圣旨一出,瞬间震惊朝野和全大清。

百姓们也不是没听说过皇帝陛下得过骨瘤,虽说治好了,但如今不得不将这两件事联想在一起。

全大清的人,也相信她们的皇帝陛下是真的龙体欠安。

因为,但凡做上那个皇位的,除了身体实在扛不住了,谁愿意提前退位呢那可是皇位啊

想当初康熙帝老了老了,都没把皇位早些传给太子。

不仅如此,他老人家还想向老天再借五百年。

还因为皇权的斗争,和太子闹了生分。

一个身为父亲,还想做皇权的主,乾纲独断。

另一个,因为想早些当新帝,开始蓄谋造反。

最后,太子没了,康熙帝心里也未必好过。

像四爷这样,不是因为驾崩而退位的,实在是少数。

就是不知道,他是因为大清稳固,对皇权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还是为了避免帝王和储君因皇权分割起了隔阂,从而走上康熙帝当年的老路。

亦或者,是因为别的

在此之前,四爷早已命礼部择选了良辰吉日,作为太子的禅位大典。

雍正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弘毅于紫禁城太和殿继承千秋大统,改国号为乾隆,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二月二十八这一日清晨,紫禁城响起了洪亮的钟鼓鸣声。

此刻,若音和四爷坐在太和殿内上首。

台阶下首,是王公大臣,皇室宗亲,妃嫔皇嗣们。

还有八旗子弟各代表,按旗帜颜色笔直站在下首。

那些人加起来,有数千名。

一眼望去,好似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来了,他们都来见证这威严肃穆的一刻。

远处,弘毅的龙辇仪仗队浩浩荡荡的从乾清门出发,路过保和殿、中和殿,停在了太和殿。

下了龙辇,弘毅穿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上边绣着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

他在王公大臣的注目下从御道往台阶上首走去。

少年的侧脸轮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

一双锐利的耀眼黑眸,肃然时若寒星。

直挺的鼻梁,薄唇紧抿。

往日的冷漠脸在面对今日肃穆隆重的场合时,更加的冷峻了。

他的步伐沉着而稳定,亦如当年四爷登基时,通身透着威严的王者气场。

这种气场,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数千名王公大臣们在下首,他的气场丝毫不减,反而更甚了。

太子走进大殿后,在若音和四爷跟前行了大礼。

张廷玉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四爷身边的桌子上取过一方明黄色的匣子。

他走到四爷面前,将匣子递给了四爷。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皇帝驾崩,由太后或大臣交给新帝。

但四爷在世,便由他亲自交给弘毅。

四爷端着那明黄色的匣子,看了眼匣子里的东西,那里面是一方雕刻着盘龙的玉玺,还有光芒万丈的金符

然后,张廷玉念了四爷前阵子下的那道圣旨

四爷走到跪在台阶下的弘毅面前,眼神冷峻地看着弘毅,将匣子递给弘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