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1 / 2)
d。
慕白元神之躯轻叹一声,稽首告辞而去,自思太上老君始终站在阐教一边支持姬发,伯邑考终究是不可能当上大王的了。只是如今殷商将灭,封神榜上尚欠了一半还多的人数。
阐教主持封神之事,要凑齐这些人,势必会把脑筋动在我教中同门身上
不如继续挑起战争,也好尽快将封神人数凑齐。话说这世间的散修还是很多的,就是不知道封神榜收不收他们
若是等到阐教联合西方教杀上门来的时候,我截教被动应战,恐怕胜算不大。
反之,若是封神大劫过了,原始天尊和准提再要挑起事端,到时通天教主出手,太上老君也不好再插手。
只是不知道通天教主能不能忍到那个时侯,话说前次诛仙阵被破,通天教主可是憋了一肚子火。若不是慕白元神之躯劝住,恐怕早就将万仙阵摆出与其他三教一教高下了。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能不能抢在原始天尊向截教发动总攻之前,将封神榜之事完结。
若是不能,那便只有轰轰烈烈的打上一架了。
慕白元神之躯叹了一口气,心道: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通天教主和教中同门的心底恐怕都没有想到过原始天尊的目标是要最终灭掉截教。
或者是想到了却不敢相信毕竟截教也是鸿钧道祖传下。也是盘古正宗一脉。
若非自己本来就知道,谁能相信原始天尊是这般心黑手辣之人
慕白元神之躯苦笑了一下,转念想到西周之事。
今姬发弑父逼兄之名已经坐实,西周上下摄于姜子牙的大军威压而不敢出头。但是动乱的诱因已经埋下了,西周统治地根基已经不稳。
等到姜子牙去世,或者有什么其他变故,天下必然会烽烟四起。
说不定西周原有的四百年安宁都不会有了统治的根基不稳,诸侯又各有心思,只怕诸侯争霸的情形会提前上演了。
想想历史上那些弑父杀兄又或者是杀侄儿夺取皇位的例子,似乎只有李世民和朱棣是真正坐稳了江山的。其他无不是搞得天下大乱,江山易主。
可以说姬发即便坐上了王位,恐怕也不会舒心太平了。
虽然是陆压的钉头七箭书暗算了姬昌,但是决定性的一箭却地的确确是姬发射出来的。
陆压等人的作为只不过铺平了道路,直接负责的却仍然是姬发。
当然陆压和申公豹也要算是帮凶,只不过姬昌本就寿命不长了,况且又是死在自己亲子姬发这个一样拥有帝王之气地人手上,因而这个帮凶的业力并不是很大,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了。
慕白元神之躯心中盘算着,驾云往北伯侯苏护所在的冀州城而去。
正要降下云头,却见下方苏全忠正与一妙龄女子卿卿我我,形状极为亲密。
那女子生得甚为英气,线条流畅,隐隐竟有一丝杀气透出,却分毫不减其美丽,只是脸上似乎有些许愁容。
慕白元神之躯一见,心中思索一二,立马知道此人是谁了。
她正是殷商老将邓九公之女邓蝉玉了,一手五光石使得出神入化,打遍了西周将领的女将了。
因邓九公战死于五关,姜子牙派兵追杀邓蝉玉、陈奇等人甚急,因而二人只得绕道投奔北伯侯,眼下正是客居于此。
慕白元神之躯看看二人情状,似乎颇为有情。
当下一阵皱眉,转念一想:缘分天定,何必强求这邓蝉玉能辗转来到冀州,又与苏全忠如此相合,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话说当年收苏全忠为徒之时,自己送的礼物好像也是一块五光石,他二人到算是有缘。
只不过慕白元神之躯看着二人,心中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当下强压下心中疑惑,降落下去,与二人相见。
慕白元神之躯显出身形,苏全忠见了大喜,连忙过来拜见。
慕白元神之躯温和地慰勉了几句,看着那边邓蝉玉微微羞涉的面盘,心中叹息了一声。
对苏全忠道:“带我去见见申公豹他们”
苏全忠应了一声,领头行去。
慕白元神之躯对邓婵玉说了声节哀,便与苏全忠去了。
申公豹与雷震子听说慕白元神之躯到来,连忙出来拜见。北伯侯苏护领着郑伦陈奇也来见礼。
一番寒暄过后,慕白元神之躯对苏护稽首道:“如今天下大乱,未知君侯可有意否”
苏护笑道:“保的宗庙不失,余愿已足。何必劳心劳力,空陷百姓于战火之中只是西周大王子伯宜考目前在我国内,若是日后有争帝之战,我身为一方诸侯,为人臣子,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道长此来,莫非也是为了伯宜考之事”
慕白元神之躯笑道:“正是为此不知伯宜考何在”
申公豹上前道:“今正在馆舍之中,容弟子前去将之带来。”
慕白元神之躯点头同意,申公豹去了。不一时,将伯宜考带到殿前。
伯宜考听知申公豹之师到来,连忙拱手见礼道:“上仙相招,伯宜考有礼了,不知上仙有何见谕”
慕白元神之躯看了看伯宜考,见其额上红光隐现,眉目清秀,双眼有神,帝王之气盎然分明。
当下笑道:“贫道乃是山野之人,岂能僭越大王子天人之姿,帝王之质。如今逃亡外邦,徒令姬发弑父之人窃居神器,汝心可安否”
第1044章混元一气阵
伯宜考叹道:“二弟英武在我之上,原本由其即位也未尝不可。只是其竟作出弑父逼兄这等祸事,天人共愤。伯宜考虽是弱质文人,也不能容忍姬发如此妄为,本欲问罪于他,只是姜子牙统天下兵马,伯宜考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成事”
苏护接口道:“大王子既然到了我这里,我自然会尽心保的王子不失。大王子若有心,不如发檄文于四方,招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姬发。我冀州城虽小,也愿率先响应,恢复正统。”
伯宜考哭诉道:“父祖披肝沥胆,始有天下。今番若起刀兵,令天下大乱,真不知兵祸之后,江山属于谁家伯宜考虽恨姬发,却不愿使祖宗江山被他人窃有。发兵讨伐之事,不宜过大。若是君侯有心,可借我数千兵马,护送我回到西岐,伯宜考愿在朝堂之上,当着祖母母亲及满朝文武之面,痛斥姬发之罪,死也无怨”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叹息道:“大王子如此宽仁,惜乎姜子牙和姬发狼子野心,竟不能相容若如大王子之意,恐怕不等上殿,大王子便死无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