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您说的很有道理(1 / 2)
袁小艳点了两杯咖啡。待操着府东方言的服务员把咖啡端上来之后,她先呷了一口咖啡,然后对邹国洪说道:
“邹老师,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杂志。我们这家杂志是由北京第四维度文化传播公司主办的民营时政类期刊,办刊的宗旨是提供对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议题的深度解读,在思想剧烈碰撞的今天,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思维视角,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共识,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哦哦,太好了,咱们这个时代,的确是需要像贵刊这样的优秀杂志。”
邹国洪点头赞道,心里的想法却是:
说得云山雾罩的,还不就是时下最常见的时政类期刊吗?这几年,自己看到过的这种期刊,没有一百种,也有八十种了吧?
这类期刊的特点,就是调子一个唱得比一个高,实际上要么是蹭社会热点,要么是搞怪力乱神,总之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这在行业里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了。
只是不知道这位自称总编的女人为什么会找到自己门上来,自己与她的杂志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搞历史研究的人,多少是有些定力的。邹国洪只是敷衍了几句,并没有着急去问袁小艳的来意,而是等着对方自己开口。
果然,袁小艳在介绍完自己的期刊之后,开始说起了邹国洪:
“邹老师,我们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您是一位专注于比较史学研究的专家,在欧洲史和中国史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我们检索到了您发表在学术期刊和一些文化副刊上的文章,对于您的学识是非常钦佩的。”
邹国洪摆手谦虚道:“袁总编过誉了,我只是对比较史学有所涉猎罢了,谈不上什么造诣。至于说那些发表在文化副刊上的文章,其实不过是一些文化界的朋友约的稿子,应景之作,让袁总编见笑了。”
说到后面的时候,他是有些尴尬的。
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那些文章,他是有些底气的,虽然算不上什么黄钟大吕,至少也是比较严谨的,文章的水平对得起自己的副教授头衔。
而那些文化副刊上的文章,就纯粹是为了挣点稿费而随意拼凑出来的东西了。那些报纸的副刊挂着文化二字,受众却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市井百姓。这些人不耐烦去看什么学术考证,他们只是想猎奇而已。
邹国洪给这些副刊写稿子,一开始还习惯性地引经据典,生怕有什么地方说得不严谨,出现诱导。结果等到稿子发表出来,他才发现经典的部分都被编辑删掉了,留下来的都是野史轶闻。
再往后,他也就懒得去认真写作了,只是凭着自己多年治学积累下来的知识,写一些段子迎合一下编辑的趣味。
这样的文章,邹国洪都不好意思拿给自己的同事们看,觉得有辱斯文。原本来说,写这种文章对于邹国洪是没什么难度的,只要写出来,就能赚到稿费,属于惠而不费的事情。但邹国洪实在没勇气大量地写这些东西,原因正在于觉得丢人。
现在袁小艳郑重其事地提出来,还说什么钦佩他的学识,让他怎么听怎么觉得是在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