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七章 为王解忧(1 / 2)
王言在蓟辽期间,也就只有最开始的斗争最为激烈,生死相向。
那是刚触动旁人根本利益,由此导致的激烈反弹。这也是改革最难的部分,弹压不住这些人的反击。
与旁人不同的是,王言从始至终都在硬顶着跟他们干,一直干到底,不干死一方誓不罢休。他比那些根本利益受损的大户们,还要更凶,更激烈。
同时他也有手段,只要是在规则内的事情,无论找什么样的麻烦,他都可以摆平。弹劾,嘉靖不处理就没用。中央财政制裁,有顺天府补充。还有重新梳理过一遍的蓟辽地区,收上来的银子比以前又何止是翻了一倍?
至于其他的什么给他手下塞人拖后腿,他就简单直接的祭出军法砍人脑袋了。
而在规矩之外的,王言直接就调兵镇压了。毕竟真理在他手里,厂卫伴他身侧,胡宗宪当年请王命旗牌杀杭州知府、河道监管一干人等,王言也一样能杀,程序后补,他说谁有罪,谁就有罪,他说谁该死,谁就该死。
这就是宠臣、佞臣的好处,专权、乱权、栽赃陷害……而且竟然还很合理,没人觉得他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不这么做才有大问题……
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整个蓟辽范围内清田查口翻旧案、收清洁费,以及榷场收税的政策就彻底的推行开来。
或许一些地方执行的并不彻底,但没关系,只要清田查口以后的土地、人口比以前的多,就足够了。何况这一次的强硬推行,不仅仅是土地、人口比以前多,而是直接多出了六成。
同时王言也对官吏的考核标准做了改动,土地、人口的变动占了相当的份额。登记造册的土地、人口数量就是那么多,在免除了劳役,减免了税赋的情况下,土地、人口的数量减少,那就说明这地方烂了,地方的官吏、大户全都要彻查,要收拾。
当然同时也要防止有人造假,这就是监察体系的事情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的是默许、放纵、不追究,真要狠抓严查,什么都藏不住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显然,王言在位是可以保证这种监察强有力的执行的。
王言也没有放松对蓟辽边军的整编,以及清理内部的蛀虫,打碎原本的利益链条。
在强势的镇压了大户的反扑,保证了安稳以后,王言就着手整治边军。
就如同他先前与谭纶说的那般,解决吃空饷的问题,解决内部的山头问题,解决士卒的福利待遇以及公平公正的问题。
当然他没有直接不让虚报编制吃空饷,没有说针对谁,上来就暴露目的,显然不适合用在军队里。
在治政上,王言的作风是有成例的,所以蓟辽地区都有准备,也都知道他的目的,是带着嘉靖的嘱托专门来瓦解地方势力的。
但是在军队就不一样了,这是王言第一次治军,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底要干成什么事儿。
一切的开始,源于王言在军队中下基层慰问士卒,跟士卒一起吃饭时候,饭里出现的一粒沙子。
士卒们都是得了警告的,也是不知道那许多蝇营狗苟的,哪怕早都听说了王大青天的名声,可到底没见到真人,没看到真事儿,谁也不会信当官儿的嘴啊。
就在平平常常的早上,王言很亲热的跟士卒在一桌吃饭,充分发挥他的个人魅力,跟士卒聊着家乡,聊着女人,聊着福利,聊着外敌的时候,一个士卒吃到了一粒沙子……
“还说没事儿呢?我都听见嘎嘣的动静了,别是牙硌坏了吧?”
当时听见王言的关心,那个吃到了沙子的士卒浑不在意:“大人,小的们都吃惯了,有点儿沙子是寻常事。”
“寻常事?”
王言表示了奇怪,于是让随员对这支部队的后勤开展了调查。就从做饭的厨子开始,从每月规定的固定数目开始,由着这一件事情开始查。
在王言的授权之下,在厂卫的专业之下,当天上午,这支部队的主官、副官等三十余人,就被王言当着一千多军官、士卒的面开始受审。
有许多的基层士兵告状,并现场从队伍中又薅出了二十余人,最终在士卒们的见证下,这六十余人都被砍了脑袋。
并当场拿出了这支部队过往的军功簿开始点人,同时跟这些士卒们确认记功是否准确无误,让人当上官是否有意见。
王言很耐心的一个个的确认,在晚饭之前,将被他砍死而导致的空缺给补了上去。
第二天,他就开始在所有的部队进行彻查,就查后勤问题有没有落实到位,查基层军卒的福利待遇有没有受到克扣盘剥,查军功是否记录正确。
反正人群都是那些人,他通过其他的事情把原本的那些人给办了,对这些人完成取缔,问题自然而然的也就解决了,新规矩自然而然的也就传递下去了。
尤其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他基本不署理政事,就是在蓟辽边军的基层巡察走访劳军,深入基层给士卒们做主。
这是能更加深入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真是让他抓住许多糊弄他的人和事。对这样的人,王言从来都是不让他们失望的,让他们求仁得仁,边疆的建设正需要他们为之奉献,大明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
等到解决了这些问题,处理了那些碍事的人,打碎了原本的利益联结,蓟辽边军也就完成了一次算是彻底的改革。
士卒的福利待遇得到了提升,后勤更充沛了许多,能够支撑士卒们进行训练备战,也让他们愿意更加的努力训练,磨练军阵厮杀之道,苦练战斗保命的本领。
因为空饷问题得到解决,蓟辽边军补足了编制,事实上的经历了一次扩充。最终作战部队达到了六万余人,屯田、运输等后勤部队也有了四万余人,总兵力达到了十一万。
在足额的军饷,更大数量的食物,更加勤快的训练之下,短短的一段时间过去,蓟辽边军便已经有了强军的样子。
这时候,蓟辽边军需要的是一场战斗,以此来检验他们的战斗力,昭告他们的英勇无敌……
新建成的万寿宫气派非常,嘉靖早都移驾到了这里。比先前的玉熙宫的举架更高,空间更大,更加的宏伟。也更加的寂寞了。
王言搞出来的玻璃立了大功,为了匹配万寿宫,专门制作的巨大的玻璃。按照王言的意思弄成了双层,可以增加冬日里的保温效果,也更加的美观,直接大落地窗,好看的很。
但与此同时,却也让夏天更加的闷热,日头足的时候,这万寿宫简直都要成蒸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