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879章 当如何处置?

第879章 当如何处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荆轲长叹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也罢!事已至此,我亦无话可说。杨大人,我愿前往边陲戴罪立功。只盼你能信守诺言,给我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杨凌闻言心头一宽,感受到荆轲终于放下了执念与仇恨。他郑重承诺:“荆轲,你且宽心。我必当竭尽全力为你争取这个机会。唯望你能珍惜此番机缘,切莫再行对秦国不利之事。”

荆轲深深点头:“多谢杨大人。这份恩情,荆轲永志不忘。”

杨凌深吸一口气,深知此次送行意义非凡。荆轲虽被流放边陲,但终究是燕国士人的表率,在民间享有崇高声望。为此,杨凌特意筹办了一场隆重的送别仪式,既为消解百姓对秦国的怨愤,也为向荆轲表达最后的敬意。

破晓时分,朝阳初升,朝霞将天际染成一片绯红。杨凌率领一众官员与兵士,来到荆轲启程之地。举目望去,但见道路两侧早已聚集了数以万计的百姓,或立或坐,或泣或笑,都在静候荆轲现身。

杨凌心头一紧,未料竟有如此众多的百姓前来送行。他稳了稳心神,迈步上前朗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我们在此为荆轲送行。他虽犯下过错,却始终是燕国子民。望大家能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期盼燕秦两国能和睦相处,共谋繁荣。”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点头称是,也有人面露不忿。杨凌心知要化解民怨绝非易事,但仍竭尽全力周旋。

这时,荆轲在押解下缓步而出。他身着一袭素白囚服,发丝凌乱,眼神却依旧坚毅如初。望见道路两旁的人潮,他脸上浮现出感动的笑意。他明白,这些百姓都是专程来为他送行的。

杨凌上前轻拍荆轲肩头:“荆轲,此去珍重。盼你在边陲能戴罪立功,尽心报效秦国。”

荆轲郑重颔首:“多谢杨大人。这份恩情,荆轲定当铭记。”言毕,他转向百姓深深鞠躬,“各位父老乡亲,荆轲愧对大家。恳请诸位给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我必在边陲奋力建功,为燕秦两国和睦尽绵薄之力。”

百姓们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清楚,荆轲虽铸下大错,却始终是他们心中的豪杰。他们期盼他能在边陲建功立业,为燕国争得荣光。

目睹此情此景,杨凌心下稍安。他明白这场送行虽不能彻底消解民怨,但至少让百姓看到了秦国的诚意与决心。他坚信只要双方能以诚相待、和平共处,终有一日必能实现天下一统的宏愿。

随着荆轲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聚集的百姓也陆续散去。杨凌独立原地,目送着荆轲离去,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这场风波虽暂告平息,但前路依然漫长艰难。唯有更加勤勉地为秦国与百姓谋福祉,方不负陛下与万民厚望。

恰在此时,又一名侍卫匆匆赶来:“杨大人,陛下宣召。”杨凌敛神应是,转身朝宫殿行去。

杨凌口中应承,心下却疑虑丛生。虽不知嬴政此时召见所为何事,但直觉告诉他必与荆轲流放有关。他不敢耽搁,加快脚步赶往宫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