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儿童餐厅盈利暴涨(1 / 2)
一个国庆假期,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什么人提起的冯正明,再次又被电视、报纸和一些杂志报导了。
只不过这一次,报道上的主角不是冯正明,而是他的妻子罗晴。
原因是,儿童餐厅在沪城的火爆。
先是美食杂志方面得到了消息。
说是沪城国庆假期的时候,一家主打儿童餐食的餐厅火了。
然后美食杂志主编连夜就召集人手,第二天领着人上门查看。
结果到了地方,有人立刻认出来了。
“这里,这里是冯状元妻子开的那个儿童餐厅吧?”
主编见有人认出来,马上追问:“这里真是冯状元妻子开的?”
杂志社的人仔细观察一阵,很肯定地点头。
“对就是这里的,我姐姐之前带孩子来这里吃过的,我姐姐还说,现在孩子幼儿园的午餐,也都是这边的厨房提供的呢。”
就在此时,杂志社一群人,看到了店里有人领着孩子们在玩游戏。
然后餐厅里竟然还有儿童游乐区,以及让孩子们看书的图书区。
这样一家餐厅,真的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给孩子提供了场地的开放式幼儿园。
主编当即立刻安排人分开采访,要求大家一定要采访足够多家长和孩子的意见。
主编则是专门去找到了店长,想要采访一下店长,更希望可以见到冯正明或者是罗晴。
巧合的是,美食杂志主编,还真的是遇到了罗晴。
主编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赶紧就对罗晴进行了一番采访。
罗晴倒也没有拒绝采访,大致向杂志主编介绍了一下餐厅,还带他们去后面的厨房看了看。
算是又一次让杂志这边先给餐厅做了一个报道。
在美食杂志采访的同时,随着儿童餐厅在沪城名气越来越大。
真是只要家里有孩子,就一定会谈论到儿童餐厅。
所以很快沪城的电视台和日报社也都得到了消息。
电视台和报社也都分别来进行了采访。
结果还是电视台更有实效性,很快电视台在生活类栏目上就播出了儿童餐厅的事情。
被电视台播出后,很自然引发了沪城很多人的讨论。
紧接着,消息就不胫而走,迅速在全国各地都传开了。
很多人都羡慕,觉得沪城的孩子真好,可以在国庆节吃到冯正明这位顶尖大厨亲手做的菜。
而更多的家长则是觉得,是不是可以让冯正明和罗晴把儿童餐厅开成全国连锁?
当有人开始这么想,很自然也就有家长开始尝试这么去做。
国庆节刚刚过完,冯正明就收到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几乎都是为了一件事。
希望冯正明和罗晴可以把儿童餐厅开去他们那边。
甚至有老板表示可以给罗晴投资。
在他们那边开儿童餐厅盈利的钱,可以给罗晴拿七成,而那些投资的老板只要三成。
对于这些邀请,冯正明是直接拒绝掉,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过去。
罗晴会回应给对方更多的话,基本上是从各方面去分析开连锁店的一些问题。
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点,品控是没有办法保证的。
沪城的一家儿童餐厅,是集合了冯正明沪城几家店后厨里的顶尖厨师班底,才能够保证给儿童厨房的品控。
如果把儿童餐厅开到其他地区连锁。
那么品控几乎是不可避免出现滑坡。
因为冯正明很难安排出,那么多的厨师去负责各地连锁店。
何况,连锁店可不只是需要后厨里的掌勺厨师。
想要做成沪城儿童餐厅这样,还需要有合适的店长,还要有各种服务人员。
这一系列的人员,都会成为各种不可确定的变量。
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无法保证儿童餐厅的品控。
因此罗晴经过深思熟虑,也是果断拒绝在各地开连锁店的邀请。
她最终给那些热情邀请的人回话。
“我们暂时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开连锁店,我们不想那样草率去扩张,给孩子做饭必须要保证安全可口,这些都是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我们既然开儿童餐厅,就必须要对所有的孩子负责。
本着宁可不赚钱,我们也不能让孩子们吃的不放心,所以我们不会随意开连锁店。”
对罗晴的回复,外地很多翘首以盼的人感到有些失落。
尤其是那些外地的孩子家长们,他们还是更希望罗晴能开连锁店。
不过失落之余,家长们倒是也理解罗晴的选择。
很多东西确实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去做的。
儿童餐厅这个概念,可能在罗晴开了儿童餐厅前,全国都没有这样一个概念。
大家不会觉得,孩子就不能吃成年人的餐厅。
更是不会有人觉得,需要给孩子专门开设一家餐厅。
可是罗晴在冯正明的支持下,成功开了一家儿童餐厅,用她的设计,让很多人意识到儿童餐厅应该是什么样子。
并不是说儿童餐厅只有孩子可以进去吃。
而是儿童餐厅的东西,可以让孩子们吃的更舒服,而且家长们也能让孩子们吃的安心。
这一点在国内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孩子,期望在各方面都给孩子最好的来说。
确实是精准击中了家长们心中最为看重的点。
当然罗晴能够成功的关键,还是有冯正明的背书。
而且有冯正明背后的支持。
让他沪城所有店后厨里优秀厨师到儿童厨房做菜。
还投入了大笔的资金,专门请一些能够耐心接待孩子们的服务生。
这一切的设计前提,都是冯正明有足够的影响力。
或者更加直白一点就是,冯正明他们不差钱。
从一开始,罗晴主办儿童厨房,只是希望女儿午餐可以吃得更好。
到后来的儿童餐厅,罗晴更多也是让放假孩子有个吃饭地方。
而且从菜的定价来说,也基本上没有贵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