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读书是为了什么(1 / 2)
薛蓉儿没想到皇帝会突然问这个,看了赵燕一眼,深吸一口气说:“陛下何必问呢。”
换句话说,教司坊那个地方,罪臣的女儿还能做什么?
听了这话,朱祁钰拳头在袖子里握紧了。
想到当初呈到他面前的那些死囚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户户家庭。
“叫卢忠来。”
朱祁钰松开手,直接下令,立刻有人出去传唤。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于卿,如果三司一起审理,结果会怎样?”
朱祁钰看向于谦问道。
于谦摇头说,王文和陈镒都是都察院的御史,而且王文以前还做过大理寺卿,最关键的是,这个案子还牵涉到刑部。
所以,三司都在其中,等于自己查自己,结果可想而知。
这时候,锦衣卫和东厂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兴安现在正在养伤,所以朱祁钰就找了卢忠来。
薛蓉儿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朱祁钰只要给她一个交代就行。
如果因此追究几十年前的老事,不用想,朝廷肯定会出大乱。
有些事情,一想就让人头疼。
等卢忠离开后,朱祁钰看着薛蓉儿,问:“如果朕还你父亲清白,王文和陈镒肯定要受罚,不只是他们,还有很多人,你明白吗?”
怕薛蓉儿不明白,朱祁钰特意提醒她。
来告状,应该是薛蓉儿自己想的,如果是薛瑄这样的官员,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听到这话,薛蓉儿眼神有些暗淡,显然,她也明白了。
“朕会给你除名,王文和陈镒自然会被惩罚,但薛蓉儿,你也不想有别的女子跟你一样受苦吧?”
朱祁钰说着,觉得自己很卑鄙,明明知道这是道德上的错误,却还是那样做了。
“民女,谢陛下。”
薛蓉儿无力地低下头。
朱祁钰站起来,走到她面前,用手扶起她。
“朕需要时间。”
他轻声说,声音几乎听不见,薛蓉儿看着皇帝,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朱祁钰抓住她的肩膀,拍了拍:“你现在也成了教书的先生了,别灰心,要学会去影响别人。”
薛蓉儿听了这话,愣了一下,看着皇帝。
朱祁钰并不知道,薛家原本就是书香门第,祖父薛仲义精通经典和历史,元末战乱时不愿做官,一生都在家乡教书育人。
薛蓉儿本来只是随便试试,但听了朱祁钰的话,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
她也可以像祖辈一样,当个教书育人的先生。
“民女,多谢陛下厚恩。”
她刚要下跪,却被朱祁钰紧紧抓着肩膀,动弹不得。
这时卢忠进到王府,看见朱祁钰正拉着一个女子的肩膀,而那女子满脸泪水,他立刻低下头。
然后他偷偷看了于谦一眼,心里想,于谦怎么这么不识趣?
“末将卢忠,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卢忠立刻单膝跪地说道。
“起来吧,朕有话问你。”
朱祁钰松开薛蓉儿的肩膀,转身对卢忠问道:“你了解薛瑄一案吗?”
卢忠听了皱起眉头,摇摇头:“陛下恕罪,臣不清楚。”
锦衣卫事务繁杂,处理的案子太多,卢忠不可能全都记得。
朱祁钰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说:“事情其实很清楚,你回去查查,弄清楚涉及的人,直接报给朕。”
他先计划再行动,所以没有直接下令抓人。
再说,如果只听薛蓉儿一句话就定案,那跟朱祁镇有什么区别?
“末将领命。”
卢忠抱拳回答。
“对了,派人把薛瑄带来,朕有事问他。”
朱祁钰又说:“薛瑄,曾任大理寺卿,你查查就知道了。”
为了省去卢忠的时间,朱祁钰提醒了一句。
“末将遵命。”
卢忠再次抱拳,但还站在原地没动。
“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
朱祁钰看着他,歪着头问。
“末将告退!”
听到这话,卢忠立刻后退。
大明朝还是靠人治,官员有很大的权力。
一个对朝廷不满的人,就可以被定为死罪,根本不需要证据。
大明的三司都是这样,还指望其他部门能公正吗?
另一方面,朱祁钰用现代的眼光看,不太明白薛蓉儿的做法。
薛瑄被判了死罪,结果只是带走了他的儿子。
作为女儿的薛蓉儿,却被留在教司坊。
虽然已经过了七年,她的清白早已不再,但她还在想着替父亲洗清冤屈。
朱祁钰不想说什么。
但他知道,必须规范官员的行为,否则自己也可能变成朱祁镇。
等卢忠走后,朱祁钰给了薛蓉儿一些银子,让她先在王府里看看教材。
于谦没有走,原本还想留下和皇上讨论事情。
但薛蓉儿这件事,说明朝廷的官吏制度有问题。
王振留下的影响还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