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见底(1 / 2)
朱祁钰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郑和的舰队,终究还是皇家的,所以后来才会被人忌惮,甚至南北两京的藏书库接连起火,把那些图纸都烧得一干二净。
但现在,他们要担心的事情恐怕更多了。
宝源局传来的消息说,银币现在特别抢手,经过一天的传播,来换银币的人越来越多,今天库存恐怕就要见底了。
那可是三十万枚银币。
是什么概念?这几乎占了朱祁钰内库白银的百分之一!
当然,朱祁钰也没亏,白赚了两万七千多两,就算算上人工和材料,也至少有两万左右。
现在宝源局里的火炉和压币机都在日夜不停地运转。
如果真要担心的话,那就得明白,掌握钱袋子的朱祁钰,比掌握京营的朱祁钰对地方的威胁更大。
想到这里,朱祁钰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和海寇勾结的倭人。
倭人可以有倭寇,那为什么倭国那边没有明寇呢?这是歧视!是看不起倭国!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对大宁府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没想到,有一天还会被明军再次包围。
朵颜卫首领花当站在城墙上,任由雨水打在铠甲上。
作为成吉思汗四狗之一折里麦的后人,他一直盼望着北元能再次南下,入主中原,谁知道瓦剌那么不经打。
“首领,咱们再冲一次吧!”
手下千户愤愤不平地说,一群败兵竟然反过来打他们,而且气势还这么强。
一路上有多少奴隶被释放,多少牛羊被这些奴隶抢走。
以前这种事情都是他们自己干的,没想到现在的明军竟然这么狠!
“敌军光是瓦剌的败兵就有五万之多,更何况还有明廷的神机营配合,你让某怎么冲?”
花当斜了千户一眼,然后问旁边的文人:“我写的信,到底有没有送到明廷皇帝那里?”
这个文人,其实就是军师,在当时的武将眼里,只有军师辅佐,才能打天下,就像朱元璋身边那些谋士一样。
那文人眼珠一转,他不过是个识字的,看过些史书罢了,于是神秘兮兮地说:“恐怕陛下已经心意已决,不管不顾了。”
花当听了这话,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难以置信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要是没有我,辽东肯定不得安宁,皇帝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识字的人本来就少,稍微认点字的都能当军师,文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一直想不通,难道圣人疯了吗?
在城外,李狗蛋主要负责管理俘虏营的日常事务。
因为下雨,他到处转悠,还关心士兵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就像个唠叨的老太太,总觉得淋点雨就会生病。
“李副队,这点雨算什么,抖抖就没事了,帐篷里还有火烤呢!”
一个俘虏笑着说道,以前谁管这些?感冒算什么?能活下来就行!
???
“烤火?要注意通风,炭气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狗蛋皱着眉头说:“别小看感冒,要是传染了,一个人传一大片,都给俺认真点,别把正事搞砸了!”
“好嘞,知道了,李副队。”
在吃喝都不差的情况下,俘虏营的战斗力让刘安不得不另眼相看。
这些人天生就是骑兵,平均下来,骑术比京营的骑兵强太多了。
“刘总兵到!”
外面有人喊了一声,刘安亲自来检查俘虏营了。
李狗蛋立刻披上蓑衣,从帐篷里跑了出来。
名义上,李狗蛋是神武卫的人,所以刘安见到他,脸上没架子,神武卫可比那些太监重要多了。
“卑职参见刘总兵。”
李狗蛋单膝跪下,和其他千户一起行礼。
“起来吧。”
刘安笑着问:“这营里,没出什么事吧?”
一路上,刘安已经看出来了,对于俘虏营来说,李狗蛋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人。
虽然他在军事上不插手,但无论是分战利品,还是处理
的事情,都要经过李狗蛋才能解决。
以前打仗后,大部分战利品都是将领自己拿,
这样做是为了激励士兵的斗志,只要够勇猛,攻下的城池多了,他们也能捞到好处。
对这些士兵来说,屠城就是他们赚大钱的机会,所以以前很多将领打完仗都会屠城几天,算是给士兵发奖金。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狗蛋这些神武卫盯着士兵,不允许他们私自抢东西,一旦发现,马上处理,如果隐瞒不报,直接斩首示众。
刘安觉得这么做可能会让军心不稳,但事实证明,俘虏营不仅稳定,而且稳定得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