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见底(2 / 2)
特别是对待其他奴隶时,刘安还发现,俘虏营的人会跟奴隶聊天,说他们被骗了,凭什么要像牛马一样干活,现在圣人当家,是太平盛世,为啥还要听那些权贵的命令去抢劫?
每一个字刘安都认识,可是把这些话连在一起,他还是有些搞不明白。
正因俘虏营这样安排,那些牛羊竟然还能让奴隶来照看,路上的物资也有奴隶帮忙守着,甚至有奴隶为此丢了性命。
如果不是所有行动都在神武卫的监视之下,刘安真怀疑这支队伍在搞什么名堂。
直到他看见奴隶中有一个人给圣人立了木牌,天天跪拜祈祷,他才明白了一些。
“回总兵,没什么问题,只是这春雨,卑职怕有人着凉,这可不是小事,要是传染了,一场风寒就能让整支军队垮掉。”
李狗蛋拱手回答。
“可是炭火不够?”
刘安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些小细节,作为总兵,他确实未必能考虑到。
“够,不过也得防着火灾或者一氧化碳中毒……”
李狗蛋不断把从神武卫老前辈那里学来的东西用到实际中,军中没有小事,尤其是在这里,对辽东大明来说太重要了。
听李狗蛋唠叨,刘安已经习惯了,神武卫的副官都是这个样子,但正是这样,让他这个将领第一次觉得踏实。
“嗯,有什么需要的,马上报上来,我自会处理。”
刘安很满意,拍拍李狗蛋的肩膀说:“辛苦了。”
“不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圣上!”
李狗蛋抬起头,雨水顺着脸往下流,眼神坚定。
之前他还抱怨自己不能上阵杀敌,现在他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比打仗还要重要。
刘安听了有点愣住,怎么突然就说到这么高的地方了。
轻咳一声,刘安点头附和:“对,一切为了圣上。”
想了想,刘安又看向李狗蛋,问:“神武卫的副官都跟你一样?”
打听神武卫的事可不太合适,毕竟这是天子亲军,总得有点神秘感。
“刘总兵,你说的是副班长?”
李狗蛋反问,见刘安点头,他笑着说:“是啊,他们比我更厉害,我只是按书本上的做。”
“那能不能多调些人过来?”
刘安搓着手,要是后勤都是这种人,就可以直接派去收复地区,后方就安稳了。
“这得问皇上。”
李狗蛋挠了挠头,然后望向远处的大宁府:“等拿下那座城再说。”
太宗五次亲征,都没能彻底取胜,没能力维持太祖打下的基础,自从宁献王朱权改封南昌后,大宁卫就被废了。
所谓的废,其实就是明军内迁,把地方空出来,但也没允许朵颜卫进来。
不过宣德时期收缩兵力,也让朵颜卫看到了机会,虽然没有正式认可,但他们还是会派人留在大宁。
这也是刘安率军来到城下的原因。
没有皇帝的命令,外族人不能在大宁居住。
兀良哈人和黄金家族有仇,而瓦剌是黄金家族的分支,就算也先有篡位的念头,也不代表朵颜卫可以不管不顾。
骑兵攻城,关键是要断掉他们的粮食供应。
如果朵颜卫进了城,就失去了骑兵的优势。
打城战,中原人最拿手。
除了俘虏营,刘安手里还有其他骑兵和神机营,虽然比不上京城的军队,但在骑兵方面,朵颜卫已经输了。
打仗讲究的是先攻心。
之所以还没攻城,是因为城里还有明朝的人。
不管这些人好坏,都要考虑他们的性命。
这才是新军队的作风,以前的话,刘安早就让投石机往城里砸石头了。
战士们用铲子挖出壕沟,一步步靠近城墙,接着一个个力士拿着喇叭朝里面喊:
“里面的兄弟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跑不掉了,别再替贼头卖命了,立刻投降,放下武器,我们欢迎你们,想回家的,我们给路费,我们只要那个贼头!除了背叛圣人的贼头,我们都是同胞!”
夜里安静的时候,城外就会传来这样的话。
先是官话,再是蒙古语,最后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
“我们本来是瓦剌的士兵,被也先这个贼子害了,被那些黄金家族欺负了,是圣人收留了我们,没杀我们,你们也知道,是朵颜卫的首领背叛了圣人,背叛了大明!”
不像檄文那样文绉绉的,只有识字的人才能看懂。
力士们的喊话,不是对着花当这样的大头目,而是对着城里的百姓和士兵。
这一夜,花当睡不着觉,总觉得背后有点发冷。
幸好一整夜没发生什么事,明军还是像之前一样包围着大宁府,谁敢来救就打谁。
更何况,花当知道,自从瓦剌失败后,根本没人敢来救他。
当然,花当也不是不想投降,只是他的信一直没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