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视同仁(1 / 2)
不过,听着黄昏的话,其他亲卫也开始动心了。
尤其是黄昏一脸从容地走在刀剑之间,丝毫不怕他们动手的样子,让亲卫们更加相信他了。
“花当,如果真要你死,你现在早就死了。圣上要的是正法,你们兀良哈氏也敢自称巴特尔?勇士?别笑死人了!”
毫无阻碍地走到花当面前,黄昏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当初如果不是你们兀良哈氏看到我大明稍微示弱,就南下打扰,这大宁本来是可以让你们放牧牛马的。是你们太贪婪了!”
面对亲卫,花当还能勉强争辩几句,但现在面对的是锦衣卫,那是当年在朱元璋手下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光是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已经让他难以置信了。
“我也没办法,如果不南下,难道看着族人饿死吗?”
花当有些底气不足地说。
“那就能抢吗?”
黄昏用一双虎眼瞪着花当,说:“按皇上的说法,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可你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对自家人动手?难道你们族人是人,南边的人就不是人了?”
说话的时候,黄昏还扫视了其他亲卫,他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你叫什么名字?”
黄昏突然问那个抓着花当的千户。
“阿木尔。”
阿木尔手心出汗,面对传说中的锦衣卫,心里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
“好名字,你家里人希望你过得安稳快乐,却没想到你手里拿着刀。”
黄昏点点头,笑着说:“别杀花当了,这是你的功劳,也是大家的功劳,活着的大头目比死了的更有用。”
说完,黄昏背着手,轻松地走了。
府衙里的亲卫们沉默了一会儿,接着互相看了看,再看向花当,全都笑了。
锦衣卫的意思很明显,不用争着送命了,只要把花当活着交给明军,功劳就大家一起分,最多阿木尔多拿一点。
这可不是突围那种危险的活儿,而是一条安稳的活路。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现在大明要立威,但不是靠狠,而是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明白一个道理:从今以后,敢惹大明的,砍头!
以前可以投降,可以归附,现在代价变高了。
当大明开始在漠北掌权,真正控制这片土地时,这些地方才算真正属于大明。
后来救治自家海域里的外国渔民,也用的是这个道理。
黄昏走出府衙,和另外三人汇合后,立刻混入人群,看着街上整齐的军队,步伐稳健地朝府衙走来。
没多久,府城的钟鼓楼响了起来,城头的士兵换了一批人。
俘虏营收容了原来的朵颜卫士兵,在城外开始搭帐篷。
城里的百姓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渐渐习惯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特别是当士兵开始清理地痞流氓时,这座原本就没规矩的破城,又恢复了太祖时期的样子。
明军队伍中,李狗蛋看着两边的百姓,眉头微皱。
天空还在下着小雨,乌云遮住了整片天空。
刘安骑马来到府衙门前,看着士兵们围着脖子上架着刀的花当。
“咳咳,是你们赢了,要杀要剐,随便你们。”
花当咳嗽几声,头痛欲裂,已经撑不住身体了。
“哼。”
刘安冷哼一声,正准备说话,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传令官的声音:“总兵,李副队有事禀报。”
刘安一听,皱起眉头,马上让人把李狗蛋带过来,问道:“李副队,什么事?”
总兵,真奇怪,太奇怪了,我看到城里的百姓一个个都没精神,一直咳嗽,连花当也这样。我想请军医来看看他。
李狗蛋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向上汇报。
“真的吗?”
刘安一听,立刻看向花当,说:“快叫军医来,给这个贼人看看。”
没过多久,军医在大家的注视下检查完花当,还没等刘安开口,就赶紧转头去看其他几个状态不好的降兵。
“总兵,快点,把大军撤到城外去!这几个人都得了风寒,我估计城里有瘟疫,必须赶紧处理。”
军医急忙跑过来,说出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这场不属于大明的战争,终于掀起了一场不该出现的风暴。
所谓时疫,也就是瘟疫,最常见的就是风寒。
不管哪个时代,听到瘟疫都会让人心里发毛。
刘安立刻看向李狗蛋,自己没发现异常,是李狗蛋说出来的,如果大军还留在城里,后果会非常严重。
“传令,让大军驻扎城外,封锁城门!”
刘安一挥手,接着说:“派人快马送信回京城,请求支援。另外,军中的医馆要马上照顾全军,不能出事。”
不知道是不是消息太突然,刘安觉得自己也有些头晕目眩。
很快,全城百姓就看见,原本进城的军队,又像潮水一样迅速撤了出来,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