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视同仁

第九百八十三章 一视同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城门重新关上,明军的营帐开始在城外搭起来,每个城门都有士兵把守。

各军医开始在士兵中间走动,他们把切好的生姜放进大锅,加几块红糖,这是最直接的治风寒方法。

不管有没有病,先喝一碗姜汤驱寒。

明军这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城内人的注意,李狗蛋等部分神武卫这时站了出来,

组织士兵入城维持秩序。

瘟疫不管多小,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但刘安却发现有人想往城里送东西,而且还是神武卫派来的观察员。

当然不行。

“等圣旨!”

刘安强硬地说。

“总兵,这城里也是我大明的百姓,光靠军事征服没用,现在我们不进去,那军事胜利也没意义!”

一个年轻人指着城门说:“我们在神武卫的时候,皇上说过,如果政治上没赢,再大的军事胜利也只是暂时的,现在正是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

后面的观察员一个个站出来,李狗蛋也在其中。

他们的目光坚定,不怕死。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扇大门一直关着,里面的人一定会慌,而恐惧会变成混乱,最终压垮百姓的心理防线。

刘安不理解这些观察员的选择,但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总兵,刚才大军撤走后,百姓们就有些搞不懂了。军人,就是压舱石,让我们去吧!我们都学过怎么防病,我们的敌人不是百姓!

带头的青年激动地说。如果说在军营里喊口号只是空话,现在他们才真正明白自己肩负的是什么,怎么能退缩?

瘟疫可怕吗?当然可怕,没人不怕生病。正因为它可怕,所以勇气才显得格外珍贵。

“就凭你们几个,能改变什么?”

刘安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好苗子,取舍之间,他们比城里的百姓重要。

说到底,还是因为辽东还没完全开发,说到底,还是不能一视同仁。

“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城里的,举手!”

青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喊道。

环顾四周,一只只手慢慢举了起来。

一起来的俘虏营护卫,虽然手在发抖,却没有放下来。

“你们!”

刘安知道劝不住他们,如果硬留他们,那就跟他们说的一样,若不能彻底胜利,太宗的教训还在眼前呢。

“所有药草,优先给城里百姓!”

刘安双眼通红,咬着牙对那青年恶狠狠地说:“进了城,别出来,也别死!”

“遵命!总兵!”

对方挺直身子,向刘安行了一礼。

回头看着整齐列队的队伍,他大声喊:“自愿进城的,出列!”

一个个年轻人沉默着走了出来,排成整齐的队列。

“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刻了。城里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如果学了本事却用不上,那学有什么用?朝廷一定会来支援,我们,就是百姓的防线!”

“大明,威武!”

群体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人减轻恐惧。更何况,这些前途光明、如初升太阳般年轻的士兵,仿佛驱散了阴云,扫去了乌云。

“我和你们一起进去,治病,我们是专业的。”

几名医官走了出来,笑着说:“学而不用,那学有什么用?这句话,应该我说。”

以前刘安会觉得他们疯了,但此刻,他却觉得合情合理。

医官自然不能全部进城,本来人数就少,城外的大军也需要医官这样的宝贵资源。

当城门再次打开时,不明情况的百姓看到明军又进来了,而此时,城中闹瘟疫的消息已经传开。

原本心灰意冷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有人立刻冲上来想出去。

人性总是自私的,自己还有力气,说明还没被传染,城外才是安全的地方。

李狗蛋反应很快,立刻出手拦住了想往外跑的人。

城外经过检查的骑兵,骑着双马冲出军营,朝京城飞奔而去。

大宁离京城三百里,沿着官道,一路换马不换人,驿站不停,挡者死,逆者亡。

一天六百里,朱祁钰就回到了京城,骑兵们被抬进了王府。

朱祁钰一听消息,立刻命令太医院准备应对。

华夏对付瘟疫,从来不是简单地封锁城门,让城里的人自生自灭。

当年太祖在元末的时候,看到百姓因为天灾战乱四处流浪,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大规模死去,就在南京和各大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司库,用来储存粮食、衣物、药材等应急物资。到了太宗时期,又在较大的州县继续设立这样的司库。

君王虽然是封建地主,但华夏和外族的区别就在于此。

民为邦本,以民为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