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不可思议的事情(2 / 2)
眼前的士兵进城之后,并没有抢他们的东西,也不像朵颜卫那样欺负他们,这已经算是很文明的军队了。
而且,对方并没有把城门彻底关死,反而开始照顾他们。习惯了低贱地位的老百姓,想通之后,也开始感到后悔。
与此同时,罗顺他们也在想,看着地上的
,对百姓好,却让一些人更加放肆,这会不会是以后军队要面对的问题?
对军队来说,处理这些事很简单,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都散了吧,做好防护,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罗顺叹了口气,也许以后他才能真正明白,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维持好纪律。
朝廷不会放弃他们的。
罗顺的烦恼,李狗蛋也有。
没经历过大的动荡,自然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出现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观察员们在城里,因为没有先进的医疗系统,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应对。
各家各自隔离,所有生活用品都由军队提供,整个大宁府实行军事管制。
趁着这个机会,罗顺他们开始进行人口普查,记录下目前大宁府的相关数据。
“头疼、发烧、咳嗽、全身无力,这是风寒的症状,这种规模的疫情,恐怕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
医官用布遮住口鼻,对罗顺和李狗蛋说道。
瘟疫不只是天花,要说最常见的传染病,当属流感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流感”这个说法,所有的传染病都被统称为“瘟”,加上季节变化,就叫“时疫”。
“在军营里的时候,皇上叫它传染病,大多是通过唾液,也就是飞沫传播,要注意遮掩口鼻,休息时衣物要用开水消毒。”
罗顺只是知道大致的原理和简单的做法,至于专业看病抓药,还是要靠眼前的医官。
“飞沫传播?”
医官皱起眉头,他是太医院的医生,以前从没学过这个概念。
“就是外邪,我也不清楚具体原理,反正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罗顺苦笑着说:“如果是风寒这类瘟病,只要资源跟得上,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相比风寒,鼠疫、天花这类疾病,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束手无策。
让刘安这个总兵官拿出军队里的药物,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历史上,刘备带着百姓渡江常被后人认为是政治作秀。
但这样的政治作秀,却被历代史家称赞,原因很简单,只有真正生活在底层的人才懂,哪怕只是演戏,也是很难得的。
和那些屠城的疯子相比,刘备因为不够狠,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真正带兵打仗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刘安一开始不愿意交出军中的药品,如果因为这事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他不仅会输掉战争,连脑袋也会保不住。
但罗顺给出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俘虏营主动让出了物资。
几个达子竟然比正规军还积极,这可不行,要是被圣人知道,自己刘安岂不是成了坏人?
说到底,他的底气全都来自京城,那个掌握神器的至尊。
刘安也有自己的信心,他相信京城一定会来救他们。
所以现在自己让出的物资,反而成了对大宁的及时援助。
一条条线索把大宁的百姓和刘安的部队联系在一起,渐渐地,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街上,士兵们站岗,顺便也处理一些杂事,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他们。
但百姓看不到士兵的脸,他们的脸上都蒙着布,遮住了口鼻,可还是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军爷,这城要封到什么时候?”
一个老人弯着腰,走到门口,看着站岗的士兵问道。
“老人家,别这么叫,我可当不起‘爷’字。”
士兵语气有些松懈,但还是强撑着疲惫,笑着说:“从这里到京城,快马一天就能到,情况已经上报,朝廷很快就会来支援。”
“真的会来吗?”
老人有些怀疑。
辽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在现在的明朝人眼里,还算是蛮荒之地。
“老人家,你放心吧,神武卫是天子亲卫,他们在,朝廷就在。”
士兵指着不远处正在挨家挨户查看的罗顺等人,笑着继续说:“就当是休息,多喝几碗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天子亲卫,怎么会有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