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 > 第375章 帝师名定

第375章 帝师名定(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将适龄的孩子们叫到跟前,温言道:“你们的婚事,母亲只有一个原则:尊重你们自己的意愿。

家世门第固然要看,但更重要的是对方的人品、才学,以及是否真心理解并支持你们想走的路。

若不愿,即便是王孙公子,母亲也替你们回绝。”

这番开明的话,让孩子们都松了口气。

最先定下的是范朝颜。

她性子沉静,一心扑在绣艺上,对儿女情长并不热衷。

一位江南来的年轻儒商,数次拜访朝颜绣庄,并非为了生意,而是真心折服于她的绣艺,更能与她探讨配色、意境,甚至能为她的绣品题写恰到好处的诗词。

范朝颜觉得与他相处舒适,便点头应允。

柳清漪考察后,见那儒商为人诚恳,家境殷实,且承诺婚后绝不干涉范朝颜经营绣庄,便欣然同意。

范京墨的亲事则带着武将家的爽利。

他人在北境,柳清漪去信询问。

范京墨的回信只有寥寥数语,却意志分明:“母亲,孩儿志在沙场,无意早婚。

若非要成家,但求一性情爽朗、能理解孩儿志向、最好是将门之女。”

恰巧一位与柳禹琛交好的武将听闻,主动为自家嫡女说项,那姑娘自幼习武,性情泼辣,最是崇拜少年英雄。

两家一拍即合,只等范京墨边境稍安回来定亲。

轮到范茯苓时,媒人几乎踏破门槛,说的不是世家嫡女,便是皇商千金。

范茯苓却一概回绝,他对柳清漪直言:“母亲,孩儿的心思不在内宅,而在四海商路。

娶妻之事,不急。

即便要娶,也需得一能掌家、明事理、不干涉孩儿商事,甚至能助我一臂之力的女子。

若寻不到,宁可不要。”

柳清漪知他志向远大,且年纪尚小,便由得他去,只对外称“二公子专心事业,暂不考虑婚嫁”。

其他孩子也各有情形:

范夕颜对来说亲的贵公子们嗤之以鼻:“他们喜欢的不过是我的妆容和夕颜阁的名气,有几个真懂我?”

她立志要做出大庆朝最好的胭脂水粉,暂时无心风月。

范白薇人在宫中,婚事已非柳清漪能完全做主,但太后和皇帝都颇为喜爱她,她的未来,注定与宫廷紧密相连。

范清玥目标明确,她的婚嫁,更是她实现野心的重要一步,目前仍在宫中经营,等待最佳时机。

年纪更小的如范南星、范紫菀等,更是懵懂,被柳清漪牢牢护在身后,言明不到年纪,绝不议亲。

范府的婚嫁事,就这样在柳清漪的开明主导和孩子们的个性选择下,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任何高门大户的轻松与鲜活。

没有政治联姻的沉重,没有盲婚哑嫁的无奈,有的只是对每个个体意愿的尊重。

这也让外界在啧啧称奇之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昌夫人”的教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亦包括“情遂其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