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家有奸臣初长成 > 第972章 宴无好宴

第972章 宴无好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每点出一个名字,被点到孩子家的长辈脸色就白上一分,等到邵扬话音落下,那几家人的脸上已是血色尽失,额角渗出冷汗。

顺德帝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他目光扫过吴、孙、李、严几家当家人,声音沉了下来,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胡闹!家中钱粮产业,乃一族之根基,你们几个黄口小儿,岂能轻易做主?今日虽说是童言稚语,但既出口,便需谨记,我大宁的好儿郎,当遵循君子之道,若自幼便学会信口开河,长大之后,如何能成为国之栋梁?”

他的目光锐利地落在那些面色惨白的官员身上,“回去之后,需得好生管教子弟,莫要让他们染上浮夸虚妄之风!”

一番话,看似训斥孩童,实则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他们的父祖心上。“难成大器”、“浮夸虚妄”,几乎是指着鼻子说他们家教不善,家风有问题。

在官场,一个被皇帝亲口认定“家风浮夸”的家族,日后还想有什么前程?

暖阁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落针可闻。

几位被点名的官员背上已被冷汗浸湿,此刻他们如何还不明白?陛下哪里是在跟小孩子计较,这分明是借题发挥,剑指他们这些家资丰厚的世家大户!

与北戎的较量虽然占了上风,但是国库……恐怕是真的又吃紧了!

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须发皆白的三朝老臣严御史,浑浊的老眼中精光一闪。

他已投靠皇帝,此刻正是他递上梯子的时候。

他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老臣在家中,确也与子侄议论过明年粮储之事,深恐国库空虚,赈济不及,亦有捐赠之心,想来是被家中顽孙听了去,才有此妄言。陛下教训的是,孩童虽小,亦不可轻诺。既然孩子已当着陛下的面说出了口,无论是否戏言,我严家绝不敢当作儿戏!”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提高,清晰地说道:“老臣在此向陛下承诺,无论明年是否需要赈灾,我严家,愿捐出今年余粮的一成,充盈国库,以尽臣子本分,也为家中子弟做个表率!”

邵世忠看了一眼严御史,立刻紧随其后,朗声道:“陛下,严御史所言,正是老臣心中所想,我邵家,亦捐余粮一成!”

那几名武将互相看了一眼,也纷纷出列抱拳:“末将等愿效仿邵公、严公,捐家中余粮一成!”

刹那间,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了吴、孙、李等几家尚未表态的官员身上。

他们脸色变幻不定,心中叫苦不迭,这一成余粮,虽然不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可也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他们每个人谁家还没有个几千顷良田?

可皇帝的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严老头和邵老狐狸又带头表了态,他们若是不跟,岂非坐实了“浮夸虚妄”、“难成大器”的评价?日后在这朝堂,还能有立足之地吗?

虽然心有不甘,最终只能咬着牙,相继出列,声音尽量平和的附和:

“臣吴家,愿捐一成……”

“臣孙家,亦捐一成……”

“李家……附议……”

顺德帝静静地看着他们,直到最后一人表完态,那沉肃的脸上才缓缓重新绽开一丝笑意。

他颔首,语气恢复了之前的随和,仿佛刚才那逼人的压迫感从未存在过:“众卿家深明大义,体恤朝廷,朕心甚慰啊!”

顺德帝转头看向柳庭恪:“柳侍郎,听闻你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几位卿家家中田产户部有登记,你可知他们捐赠的一成有多少?”

柳庭恪出列,“回禀陛下,这几位大人在祖籍与京城均有田产,相加起来共计八万顷,今年平均亩产两石有余,按亩产两石计算,一成便是一千六百万石。按照以往赈灾的数目计算,两千万石粮食可供两州百姓度过灾情。通常一州的赋税每年也就一千二百万石左右,若是在座的诸位大人全都每年都能捐一成,那我们户部也就不必在每次赈灾的时候左右为难了!”

柳庭恪说完之后,他们是想说自家今年有情况减产了都不成,直接按平均亩产算上了!

而且……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呢?

果然,顺德帝来了兴趣。

“当真?朕还真的没注意过,若是各位臣工每年都捐一成将会如何?”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但是显然,他们无法阻止柳庭恪说话,此刻众人也反应过来了,今日的宫宴,是宴无好宴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