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6章 借局势套路反骨仔 齐家岭少年占匪山

第146章 借局势套路反骨仔 齐家岭少年占匪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据说就因为那里的海参特别好,特别多,所以那个村子就叫海参崴。

咱们过去占领海参崴之后,再向北搜索,出海参威向北大概三十里地,就是一片大平原。

那土地可是肥的流油,在那片大平原的中间有一个大湖叫兴凯湖,你知道的,我有一条战船就叫兴凯湖号。”

毛文龙点点头:“看来在很多年前你就对那个地方感兴趣了。”

程风笑笑:“那是,一开始搞水师的时候,就是准备去那个地方的。只要大帅到了那里,把那里占据,我会逐步的往那个方向移民。

至于收买海西女真的粮食,大帅不用担心,我现在有整个南海周边国家的粮食资源,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而且我的战船航行速度很快,也不受顺风逆风影响。除了冬季海面封冻没有办法,运输方面没有一点的问题。”

“你准备给我多少人?”

“前期三千人吧,三千人全部都是战士。等到在海参威那个地方建好了营地,再逐步向那边移民。”

“准备什么时候去?”

“明年四月。”

“为什么是明年四月而不是今年?”

“一是因为今年已经七月,过去之后很快就会入冬,入住的是地方都来不及建,不利于咱们的立足。

我要用这半年的时间为那边的房屋建设,准备好合适的门窗和设计方案,才能让你们到达那里之后,能够迅速的把住房建起来,不至于到了冬季的时候人被冻死。

一个就是我预感到今年冬季京城那边要出大事,我得为那件事情做做准备,给自己刷个存在感。”

毛文龙眼睛一亮:“京城会出啥大事?”

浪漫岛上,大少和毛文龙谈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七月初一才离开浪漫岛回台湾,开始对下半年的事件做准备。

七月初三,京城的崇祯帝思考了好几天之后,五年平辽的诱惑还是让崇祯帝决定,按照袁崇焕的意思传旨,先公布毛文龙的十二条罪行,用以稳定袁崇焕。

其它的事情以后再说,只要袁崇焕能兑现他五年平辽的承诺,牺牲毛文龙就是值得的。

袁崇焕看到了皇帝褒奖他的圣旨,和公布毛文龙罪行的圣旨,觉得自己的高光时刻已经到了。

袁崇焕借机又上书说:“毛文龙一介匹夫,不守法竟至于这种程度,是因为海外便于作乱。

他的部队连老带幼一起算有四万七千人,假称十万,并且中间有很多百姓,兵还不到两万,擅自设将领千人。

现在不便于再设总帅,就以陈继盛代行其事,这样算来是方便的。”

崇祯能有什么办法,遥远的东江镇他也鞭长莫及,只能按照袁崇焕的意思,把东江镇的人事重新下圣旨落实一遍。

这下好啦,东江镇四个协互相牵制,都是法理上的最高指挥,谁也管不了谁了,东江镇的内乱至此开始。

矫诏擅杀毛文龙的危险总算是渡了过去,为了早日完成五年平辽大计,袁崇焕的各种活动开始频繁起来,各种骚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

要保证后续工作的安全运作,九月初一日,袁崇焕派出心腹将领谢尚政接收了遵化县防务,原遵化守将虎大威调往顺义。

这个时候沈阳的黄台吉也在进行兵力调动,除了留下一万主力在辽阳一带活动,做出威胁辽阳的样子,吸引或者说是迷惑辽阳守军。

后金能够调出的所有部队也就四万主力开始向蒙古方向移动,与袁崇焕口中的大明好盟友朵颜三卫汇合,总兵力达到七万。

十月十二日,更骚的骚操作来了,袁崇焕开始对整个蓟州防线进行大换防,首先把驻守蓟州门户,长城天险一线天的守将刘策调往密云驻防。

把驻守三河县的宣府总兵侯世禄调去守通州。

又把驻守通州尤世威调去守昌平。

把驻守顺义的满桂调走去守大同。

赵率教入关驻守永平,祖大寿驻守山海关地区,袁崇焕自己亲到山海关视察防务。

崇祯二年十月,整个蓟州防御区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原防守部队已经调走,新防守部队未到,蓟州防御一线乱成一团。

八月二十五日,大少的生日,这一天的台北,欢乐气氛很是隆重,程大少爷终于满十岁了,这一天,他收到了几样比较贵重的生日礼物。

首先是水电站新增加了三台水力发电机,总发电量达到了一百六十千瓦时。

第二个生日礼物,第一台四千瓦两相交流电动机完成了与机床的组合,一台拥有强劲动力的电力机床产生了,这是机器电气化的一个重大跨越。

第三个生日礼物,精密仪器学院的同学们送上了第一台只有书本那么大的时钟,计时的工具终于小型化,可以一个人提着走了。

第四个礼物,五十支加长驳壳枪版冲锋枪,程大少爷的卫队终于有了让自己放心的火力配置。

第五个礼物,由大少亲自设计,理化学院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反复实验,终于做出来的电力扩音喇叭完成了各种测试,被作为生日礼物展现在了大少面前。

电力扩音喇叭的试制成功,不仅解决了远距离喊话声音太小的问题,还顺带攻克了干电池的制造技术。

第六个礼物,橡胶城的找矿队,已经找到了那个铜矿山,单是给大少送过来的孔雀石就是好大一堆。

进入九月,台北也开始了调兵遣将。两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全部换装左轮长枪后,被分成干个小队,被一批批的送到了遵化县外的卧龙山矿山驻守。

随同这些陆战队员送去了,除了各种弹药,还有冬季穿的棉衣,棉裤,棉帽棉皮鞋,军大衣等等之外,还有三千件保存完好的正白旗的衣服和各种旗帜。

十月初一,程风开始把月儿,木兰两人训练了好几个月的五百名火箭炮兵,再加上医学院的一百名医学生,六百名警卫队员,共计一千二百人进行联合行军演练。

二百辆四轮野外露营车,二十辆野外餐饮车,三十辆物资运输车,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全马车化队伍。

十月初五,在铁山镇训练护矿队的曹金虎,宋玉成,把护矿队训练的任务交给了李成,自己带着五百护卫队员,一千五百陆战队登船,分四批前往卧龙山。

十月二十日,东海舰队指挥舰,带着两艘步兵运输舰,两艘清空了登陆小船的登陆舰,装载着二百五十辆野外露营车,二千匹战马。

随行的有五百名火箭炮兵,一百名医学生,六百名警卫队员,共计一千二百人,再加上四名小学还没有毕业的陕北F4人组。

另外还有旧港宣慰司上缴的崇祯二年打击海上走私缴获的白银四十万两,带着旧港.宣慰司进京的朝贡队伍驶向山东。

二十五日上午,舰队在山东青山堡休整,接朝贡队伍的负责人,程丫丫,程大妮,王晓云,景诗婍等人上船。

队伍计划在青山堡休整三天,大少也需要和老娘亲近亲近,要不着老娘都要忘记还有这个儿子了。

遵化城外二十里外,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峰。名叫齐家岭。这小山峰地处遵化县到三屯营的交通要道。

这齐家岭距离遵化县城二十里,距离官道一里,山形既不高大也不险峻,唯一可看的也就是树林茂密了一点点。

这种地处两个兵城交通要道的小山峰,地势又不险峻,往来的大多数都是军队。

像这种要命的地方,按理说是不应该有山匪的。然而这个齐家岭上偏偏就有那么一小股山匪,总人数也就三百来人,领头的大当家姓胡。

平日里大些的商队也不敢打劫,也就是劫一点散户和一些规模小的商队。

十月二十五日,齐家岭来了一支小百人的商队,在这官道边埋伏的胡大当家见到这支一百来人的商队,原本是不打主意打劫的。

可看到这商队里除了货物,一个带武器的都没有,这胡大当家一时没忍住,跳将出来打劫。

没想到这商队人员虽然手里没拿刀,但却在车上带有大量的火枪。在一阵的噼里啪啦之后,下山的土匪死了一地,胡大当家就被打的投了降。

原本以为这些商人会把他的山寨洗劫一空,没想到这群商人说他这山是风水宝地,要求入伙做大当家。

胡大当家你敢不答应,只得乖乖的交出了山寨的管理权。商人们非常的高兴,叫上幸存的土匪把车上的粮食都扛上了山。

这一下齐家岭热闹非凡,不断的有商队路过这里,都说这山是风水宝地,要上山当了土匪,只是短短的三天,上山为匪的人数已经达到三千多人。

原来占据齐家岭的老土匪们感觉天都要塌了,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土匪窝什么时候真的变成了风水宝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英雄好汉要在这里落草为寇。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燕山山脉长城隘口,突然出现了数万人的队伍,黑压压的把整个长城以外空地占得满满当当。

而这个时候,驻守长城关隘一线天的守军刚从睡梦中醒来,站在长城隘口对着关外撒尿,突然看见长城外那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来人了,快来人了,关外有敌人,好多的敌人。”士兵一时吓得尿意全无,开始大喊大叫。

因为负责守一线天的刘策刚被调走,驻守一线天的守军只有一个总旗三十来人。

那个总旗官,听到小兵的嚎叫,骂骂咧咧的爬上隘口,准备揍那个小兵一顿。

可爬上隘口之后都不用特意查看,只抬头看那关外,黑压压的人群,已经是清清楚楚。

总旗官顿时吓得腿软,但脑袋里还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伸手一把拔起隘口上的火把,顾不得去打开盖在烽火台上的油布,努力的一扔,把火把扔进了烽火台。

烽火台上的油布,虽说防水却不防火,火把刚扔上去,那油布呼的一下就燃了起来,只几个呼吸之间,烽火台上浓烟滚滚。

看见烽火燃了起来,距离自己不是很远的一座烽火台,也同时燃起了烽烟。

总旗官松了口气,也顾不得别的了,只对着大家喊了一声:“蒙古鞑子来了,大家快跑。”

一瞬间三十余人也顾不得什么兵器盔甲了,纷纷夺马而逃做鸟兽散。

皇太极带着数万军队来到一线天隘口,远远的就看见烽烟四起。你们以为抢夺一线天肯定要有不小的伤亡。

没想到一条长达数百米,每次只能容纳几个人并肩前进的一线天,竟然毫无阻拦。

女真人的前沿部队,越过一线天没有遇见一个士兵的阻拦。长城最险要的一个关隘,黄台吉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得手。

但是一线天的烽火却迅速的传递了出去。

十月二十七日中午,烽火台的烽烟就传到了北京,朝廷为之震动。

一个时辰后,数十匹快马冲出北京城,背上插着信旗四散而去。

十月二十九日清晨,大少带着车队刚到天津城外,就见一队快马疾驰而来。

好在大少早有预感,车队早早的便是沿着官道边缘行驶,并没有占道,要不然恐怕躲闪这对快马都来不及。

疾驰而来的马队拦在路中,只看了一眼停在路边让道的车队看了一眼,见车队上插着的旧港宣慰司的旗帜。

见是官衙车队,领队的骑兵大声喊叫:“天津府衙有令,因有盗匪作乱,天津城封门抓贼,所有人等不得进出,违令者杀无赦。

各位大人,对不起啊,天津城你们是进不去了,还是先找些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吧。

实话告诉你们女真人入关了,城外已经不安全。兄弟们,咱们走。”

得到女真人真的入关的消息,程风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目前为止,历史的轨迹还没有偏移。

天津城果然进不去了,程风让过了巡逻的马队,让车队继续前行,前往通州。

同一时间,刚打开城门的永平镇,有一匹快马火急火燎的冲进永平城,也不管城里行人众多,城内纵马会伤及他人,快马一路狂奔,直奔永平军营。

赵率教昨日刚得到蓟辽总督袁崇焕的命令,袁都督怀疑近日可能会有建奴趁蓟州守军换防之际入关抢劫。

命令赵率教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支援遵化。

今日清晨,赵率教早早的来到军营召集人马,准备前往遵化便得到手下来报,有快马冲进县城,直奔军营而来。

赵率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带着手下在军营门口等待。

那快马冲进军营,一头栽倒在地,口里吐着白沫子,出气多进气少,眼看的马就不行了。

战马倒地,通讯兵也从马背上翻落在地,口里发出虚弱的声音。

“赵将军可在?前日有鞑子骑兵突破一线天,正朝着遵化城而去,皇上有圣旨,赵将军火速救援。”

赵率教闻言大吃一惊,也没有细想,蓟州发现有敌来犯,最先得到消息的是京城。为何袁都督的消息,比北京传过来的消息还要快一天。

但救城如救火,得到圣旨的赵率教,也没有往细处想。只点起四千人马从永平出发,选择了条最近的路线,奔着遵化方向疾驰而去。

天津前往北京的路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举着招展的旗帜行驶在官道上。

这队伍的马车全是三匹马拉的四轮马车,那车轮黑漆漆的足有一尺多宽,也不像普通的木轮马车那样,走起来吱吱呀呀的响。

这原本就奇怪的马车,有近半的马车后面拉着一个带轮子的奇怪物件,因为这个物件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三匹马拉的车,按说起来,车速应该会很快,可这支队伍却走得慢慢悠悠。

开始的时候,路上还有不少的行人,这越往京城走行人越少。

程大妮坐在马车里好奇的问:“弟啊,上次俺们来北京的时候,路上的行人可多了,这回是怎么回事,越往京城走,行人越少,这会儿连行人都看不到了。”

程风笑笑:“可能是京城那边出事了吧,所以行人才会变少,这样正好,路上没人跟咱们抢道,咱们走得更安稳。”

十月三十日,这庞大的车队才晃晃悠悠的来到了通州,这时的通州也是城门四闭,城墙上旌旗招展,无数的士兵站在城头拉弓搭箭防范甚严。

为了避免误会,车队在距离城门远远的地方便停了下来,大少派了个嗓门大的同学上前询问。

有可能城墙上的守军看见前来询问的是一个小孩,才没有乱箭伺候,这才被告知有建奴入关抢劫,通州城已经关闭,禁止任何人进出。

还好心的提醒,建奴生性凶残,杀人不眨眼,让车队赶紧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等建奴抢劫完离开了再出来。

听了通州守兵的好言提醒,程风这才想明白,什么女真人可以在城外畅通无阻?估计所有的守军大概都是这种等着建奴抢完了再出城的想法。

大少心里叹息一声,挥挥手:“算了,咱们不进通州城了,绕城去京城吧。”

十一月初一清晨,齐家岭山头上,一支三千来人,身穿后金正白旗服饰,脖子上系着一条大红领巾,背上背着左轮步骑枪的新进土匪们正等待在那土匪窝里。

山顶最高处有几人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一里地之外的官道左右。

“宋哥,你说少爷说的那支人马今天会不会来?”

宋玉成道:“不知道,我们在这里都等了两天了,也没发现有人马从这里经过,少爷手令上说的应该就是今天会到,咱们还是小心点的好。”

正说话间,问问已经观察遵化方向的曹金虎喊道:“宋哥快看,遵化方向烟尘滚滚,好像有大队人马过来了。”

山上的几人纷纷拿起望远镜朝遵化方向看去,果然遵化方向正烟尘滚滚,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奔着三屯营方向而来,看样灰尘扬起的范围,少说也有一两万人。

“好家伙,这么多的人,遵化方向过来的,真的是建奴吗?”

曹金虎道:“应该是建奴吧,少爷都说了,建奴就是从遵化方向过来的,我们要搭救的人是从三屯营过来的。只是建奴这么多的人,咱们怕是打不完呀。”

宋玉成拍拍曹金虎的肩:“少爷又没说让我们把建奴全杀了,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个姓赵的队伍救出来,只要那姓赵的没死,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吕俊豪忽然道:“咦,那帮家伙怎么跑到树林里就不跑了,那马蹄扬起的灰尘见小,看来真的是要在那里打埋伏。”

曹金虎笑道:“这事情真的看不懂了,这建奴怎么会知道,今日里有明军会从三屯营过来,他们是提前知道了,还是能掐会算。”

宋玉成笑道:“建奴是不是能掐会算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咱们少爷肯定能掐会算。”

三屯营,连夜奔跑了三天三夜的赵率教终于赶到,看着三屯营那高大堡墙上飘荡的大明日月旗,赵率教松了一口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