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定向雷立功斩鳌拜 小少年斗将演传奇(2 / 2)
在这里已经折腾了快两个时辰,他每一次听到爆炸声时,都能看见那冲天而起的泥土石块满天乱飞。
可这一次没有,只是听到一声响,人就倒下一片,有一种被虎蹲炮打的感觉,可哪里有虎蹲炮,这也没看见啊。
图鲁什心生恐惧就想跑,可还没等他转身,砰砰砰的几声爆响又传了过来,一股巨大的推力,直接把图鲁什掀翻在地。
挡在前面的十几个白甲兵也被推得倒翻,上百斤的身体砸在了图鲁什的身上。
纵是穿着三层铁甲也挡不住冲击下来的千斤力,图鲁什喉咙一咸,一口鲜血涌出,当场昏死过去。
一百名身穿重甲的白甲巴牙喇,只一个瞬间便全部撂翻在地,这个场景实在太诡异了。
外围,跟随白甲兵冲入的建奴骑兵数百人马,他们可没有身着三层铁甲的命。
连着三枚地雷爆炸,那满天飞舞的钢珠,好似狂风一般扫过,毫不留情的穿破了他们的皮甲,瞬间就有几百多骑兵中弹落马。
最外面的那些建奴骑兵可看得真真切切,一下就能杀死一百重甲巴牙喇兵,这就不是人力所能为的。
妖法,肯定是妖法,看来这些汉人是请来的小神子帮忙,这就不是凡人能够对抗得了。
用凡人之躯和神仙干仗,傻子才会干,仅剩的一千多建奴骑兵,被眼前所见到的,无法理解的怪事惊吓到了。
那里还管什么军令,哗的一下做鸟兽散,各自奔逃而去。只留下那些受伤,躺得满地都是的伤兵哀嚎不已。
亲卫们见那四散而逃的建奴和那满地哀嚎的伤兵,如同做梦一般。
“这就赢了?建奴的白甲巴牙喇这么不堪一击吗?”
月儿几人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还担心这定向地雷搞不翻他们呢,没想到这么轻松。
看看已经跑的没影的建奴,月儿叫来两小姐妹:“你们快马到广渠门去告诉少爷一声,这是平安无事,我们大获全胜。”
城头上,李邦华看了那么长时间的攻村战,除了听见爆炸声就是爆炸声,终于看见建奴逃散,小庄子又是一个大胜仗。
李邦华知道,自己帮忙的时间又到了:“快点的,咱们组织一队人马出城,去帮她们打扫战场去。
马上派人到广渠门去报告皇上,东便门外大捷,虚谷公子又胜。”
城头上的士兵大喜,齐齐高呼万胜。这种帮别人打扫战场的事,他们最喜欢干。
上一次出去帮忙,可都发了不少的财。这次又有了机会,哪个不争着抢着的要去。
徐家庄园内,月儿几人看着外面那满地翻滚的哀嚎,也是头痛。
少爷有明文规定,不许她们外出打扫战场,她们也知道,这是少爷的关心,主要是怕那些没死的家伙暴起伤人。
可就这样听他们在那里哀嚎,要嚎到什么时候才会被冻死?
“老大,城墙上又下来人了,好像人数还不少。”观察台上传来消息。
月儿笑道:“看来,是帮我们打扫战场的人来了。姐妹们,组织人手,咱们先把建奴周边的那些没被踩到的地雷处理一下,别让来帮忙的人踩到了。”
广渠门外,程大少爷还在那里声嘶力竭的大喊:“还有谁?谁敢出来与我一战。”
可惜,没人再理他,一个说好了单挑又不算数的家伙,谁搭理谁有病。
大少在那里喊的口干舌燥,见没人搭理自己,正在无聊的紧,却发现了一批狼狈而回的建奴骑兵。
大少顿时就笑了,看来那边的地雷阵他们是没冲过去呀。
小样,以为老子不在,那边就好偷家是吧?老子那里三层外三层的地雷阵,又不是摆设,炸不死你们。
广渠门,崇祯帝站在高高的城头,看着远处那个小崽一个人在那里窜上窜下的唱独角戏,开始的时候,那女真兵阵营还有人搭几句,后面完全就没人理会了。
崇祯帝很无聊,他在这里冻得手脚冰凉,浑身僵硬都没有离开,就是希望能看见袁崇焕带着关宁军把那城外的建奴打败。
可现在多长时间过去了,除了那个跳上跳下不停挑衅黄台吉的小崽,双方都像是木桩子一样,那队形愣是没变过。
崇祯心里不舒服,很想拂袖而去。可心里又带着一丝的希望,总盼望着能有那奇迹出现。
果然,奇迹出现了,东便门来报,偷袭东便门徐家庄园的建奴大败亏输,落荒而逃,旧港护卫队大获全胜,斩获颇丰,李邦华李大人已经带人去清点战果去了。
崇祯失落的心情,突然之间又有了起色,总算是有地方打胜了仗。
可这好心情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又有人来报,德胜门战败,满桂负伤,请求允许入瓮城休养。
(这点细节要注意,满桂即便是战败,请求的也是入瓮城休养,而不是入主城。这和后面袁崇焕一再要求关宁军如主城休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可能也是崇祯帝怀疑袁崇焕要谋反,下定决心先把他擒拿入狱的原因之一吧。)
崇祯刚好起来的一点点心情,又被满桂战败受伤的消息扑灭了。
正好朝中大员都在城墙上,就近开了一个碰头会,最终决定同意满桂进入瓮城休整。
得了允许满桂入瓮城休整的圣旨,马上有人过去安排,先闭了瓮城的城门,这才着人打开主城门,让满桂的队伍退入瓮城。
城外的代善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满桂退到城里,可他不敢追击。
虽说是城头那些火炮始终在瞎打,那些火炮对女真兵来说,还是很有威胁的。
他也知道那道城墙后面还有一座叫瓮城的城墙,盲目的跟着追进去,那就是瓮中捉鳖的结果。
代善没这么傻,他们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入关来抢劫发财,也不是为了打下这京城。
能把满桂撵进城,他的战略目标也算达到了,适可而止收手才是正路。
代善也不回西南隅营地,直接下令,队伍转进到北京东北隅与黄台吉汇合。
广渠门的黄台吉得到代善大胜满桂,满桂负伤已经退入京城的消息,开始有步骤的撤兵。
大少一看女真兵在后退,知道德胜门胜负已定,这边也没戏可看了。
又加上得到两名护卫的报告,小庄园地雷战大胜的消息,程风就不想待下去了。
轻叹一声:“我们也回吧,这寒天冻地的,在这里冻了五六个小时,就打死一个人,真的没意思。”
一千人全是骑兵,来去无风的,还不等女真人退完,程风已经一溜烟的跑回自己窝里去了。
东便门外小庄园,程风看着爆炸现场那一片狼藉,随处可见的残肢碎肉,小心脏跳的砰砰的,浑身的肌肉都在抖。
虽说已经参加过好多次战斗,可那都是远距离的,虽然也知道对方会死得很惨烈,可没有近距离的看过,并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任何的震撼。
不像今天这样,因为战场刚开始打扫,几十米外就是堆积如山的尸体,战斗现场近在咫尺。到处可见残破的,残肢碎肉。
如此直接面对血肉横飞的现场,大少还是第一次,自我感觉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那浑身上下的肌肉不自觉的抖动个不停。
大少爷很想控制住自己那一身如筋膜枪一样抖动的肌肉,可那一身的肉根本不听自己的。
不远处,一队队的女真骑兵,风驰般的划过庄园,有可能这里死的,绝大多数都是蒙古人的缘故,女真骑兵没有一队会驻足下来看一眼那满地的尸体和还在不停哀号痛呼的伤兵。
就那蒙古骑兵路过的时候,远远的驻足观望,心里是否有些恋恋不舍。
可他们没人敢靠近那个小庄子,因为从这小庄子逃出去的,因为受了伤反而活下来的蒙古人,早已经把这个小庄子说的神乎其神。
什么有神仙保佑啊,谁靠近了就会遭到天打雷劈呀,女真天下无敌的巴牙刺刚靠近那个小庄子便全部都死了。
可怜他们蒙古人死了近两千人,连敌人长啥样都没看见,反正就是一个,那个小庄子去不得,谁靠近那小庄子谁死。
战场上,打扫到天色将尽,才算清理出来,那些尸体完整的和受伤的人员。
白甲巴牙喇,当场死亡四十七人,重伤五十五人,听那些受伤的巴牙刺喇指认,领头的是鳌拜,已经当场死亡。后面压阵的是图鲁什,身受重伤,已经昏迷。
据说蒙古人有两千,可是有完整尸体的也就七百多,受轻伤的有个四百多人,还有四百多断手断脚的,这意味着最少有三四百人是被炸碎了的。
反而是女真人的伤亡不大,除了第一次不知情,盲目冲锋,被炸断了手脚伤了二百多人。
再就是最后一次被那定向地雷,扫倒了二三百人,加起来伤亡人数也就五六百。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绩,要知道所谓的宁远大捷也才有十八颗真建奴首级。
李邦华很开心,没想到还能抓着一个没死的副将,这回这那小子的功劳大了,这时的李邦华还不知道,程风在广渠门外还搞死了一个梅勒额真。
皇极殿内,崇祯看着三地战报,德胜门满桂损失兵卒二千多人,满桂受伤。
通州总兵侯世禄损失亲兵一百五十三人,受伤四十七人,侯世禄受重伤昏迷不醒还在救治中。
怀来总兵郭之琮中途参战被打散,至今下落不明。
德胜门杀敌人数,据城头上的守军描述,大概伤敌一千来人,因为战败后退,没有得到任何的首级,但是目击证人颇多,战功不可否认。
东便门外,旧港护卫队共歼敌二千五百余人,其中有完整的蒙古人首级六百多,残缺不全无法拼凑的估计六百多,受伤被俘的八百多人。
真建奴受伤被俘三百一十七人,其中白甲巴牙喇五十三人。首级一百六十一级,其中白甲巴牙喇四十七人,活着甲喇额真图鲁什,斩首固山额真鳌拜,牛录额真哈里台。缴获各种物资无数。
广渠门外斩敌将梅勒额真阿山一人。
看着这个战报,崇祯帝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人数最少的东便门,斩获最多,伤亡为零。
伤亡能不为零嘛,整个战斗过程,人都没露过面,全是地雷在干活。这么高的伤亡率,全是用人体趟地雷趟出来的。
人数最多的广渠门只杀敌一人,还是那小孩单挑斗将取得的,闻名天下的堂堂关宁铁骑,竟然无一斩获,这让小皇帝怎能不生气!
好在老臣钱龙锡很会安慰人,关宁军在广渠门外虽然没有斩获,不是也没一人损失吗!这样比较起来,也不算是失败。
皇城内大臣们还在商量,如何去找旧港宣慰司的人去分润功劳。
而旧港护卫队却是彻夜未眠,这天晚里,包括程大少爷在内,还有数十名女孩,十几名年纪较小的男孩都病倒了。
有可能是被白天那血腥的场面刺激到了,控制不住自己脆弱的神经,都在睡梦中发起了高烧,被烧的胡言乱语。
把队伍里医疗水平最高的李丹大夫忙得够呛,一夜都没有时间休息。
第二天李邦华再次到来的时候,才知道程大少爷已经昏迷了一个晚上,一直高烧不退,说着胡话。
这个消息传到了皇宫,把崇祯帝吓了一跳,赶紧派出了一支强大的太医队伍前去诊治。
通过太医们对所有昏迷不醒的男孩女孩们认真诊断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惊吓过度,引起心神不宁,通俗一点就是魂吓没了。
太医们建议把程风送进城去休养,可李丹是从皇宫里出来的人,他对皇城里那些阴私的手段无比的了解,哪里敢让程风独自进城休养。
李丹自己不敢作主,只能找来月儿,木兰,曹金虎几人商量。
当几人得知少爷这种状态,只是惊吓过度,慢慢调养,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少爷这几日的风头太盛,肯定会有很多人对少爷不满,如果让少爷进城休养,更容易被人使暗招,危险反而更大。
几人平衡了利弊之后,还是决定就把少爷留在身边照看,坚决不让少爷进城。
对于旧港朝贡队伍的坚持,崇祯也不好强求,只能让太医们每天跑一趟去查看。
这一晃就是三天过去,京城里吹起三股不一样的风。
大少广渠门唱的曲子在京城各大茶楼,戏楼,青楼流传开来,再来北京城,哪怕走错了路都有人在唱:我的家在东北辽河边上,那流行的热度,都快赶上娼门里唱的十八摸了。
因为程风当时并没有说新曲牌的名字,也不知是哪位高人帮忙定了个调,叫做:故乡在东北。
这个名字得到了京城上下所有人的肯定和好评。
另外一件神奇的事,京城里也出现了两段评书,一段是写少年英雄程风程虚谷的故事。
评书里说小英雄程风,是天神下凡来拯救大明的。据说小英雄在幼年时就跟着神仙学了一身惊天的武艺,双臂有万斤之力。
胯下骑着一匹神骏天马,马高丈二,威风凛凛。手持八百斤的方天画戟,有万夫不挡之勇。
评书里还描述那个阿山,是只身高二丈八,有三只海碗那么大的眼睛,耳朵像两把大蒲扇,面青如墨染,獠牙都有二尺长,长得是惊天地泣鬼神,妖怪见了都要叫妖怪的那种怪物。
这只东北老林子里跑出来的妖怪,手持一支六百斤的狼牙大棍,在广渠门外,与少年英雄程风程虚谷大战了八百回合。
最后被小英雄程虚谷一招灭妖十八斩,斩于马下。
据那些守城的将士说,这怪物头颅被斩,单喷洒出来的血柱都有水桶这么粗。
当时就把护城河的水都变做墨绿色的了,而且据说那水还带着一大股腥臭味,让人闻着恶心极了。
说书先生把这个故事说的是绘声绘色,令人听得热血沸腾,让那些当时真的在城头观看的人都觉得,自己当时是不是站错了地方,为什么没有看到如此精彩的场面?
当这个平说传到皇宫里去的时候,崇祯帝都听的莫名其妙的,自己就在城头看着,怎么没见着那800斤的方天画戟,也没见着那800回合的大战。
崇祯帝只能感叹,这些写话本的实在是太能编了。
另一段评书就更搞笑了,程大少爷在广渠门外问那黄台吉杀他爹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的话也被传了开来。
于是,关于黄台吉杀爹夺权的故事,在京城一夜之间就跳出了几十个版本,各种杀父的奇思和妙想是层出不穷。
这一下,甭管故事里那杀爹的过程以及心理历程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百姓的心目中,奴儿哈赤就是黄台吉掐死的,已经变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就算黄台吉长出一万张嘴来,也说不清楚了。
另外一件就是城里传的沸沸扬扬,那建奴黄台吉已经和代善已经合兵一处,加上蒙古人和二狗子,建奴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十万之众,勤王的明军已经不能敌。
勤王军队如果再留在城外,就有被全部歼灭的危险。
于是,驻守在永定门的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以及即后来的勤王军王威、尤岱、杨御蕃等都不敢在城外驻扎了,纷纷上书要求进入瓮城防御。
袁崇焕在这个时候也在大力的宣传建奴的凶猛,上书要求让关宁军进入北京城,好据城而守。
然而崇祯帝已经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哪敢让他的关宁军进入北京城。
只是同意了黑云龙,麻登云几人的请求,退回瓮城驻守,关宁军驻地不变,拒绝了袁崇焕领兵入城的要求。
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多数的勤王军队都退进了北京各城门的瓮城驻守。
北京城外就只剩下广渠门的关宁军以及那支只有一千多人驻守,但是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都只能绕着走的那个神秘小庄子。
十一月二十六日,建奴军队突然拔营起寨,离开了北京东北隅,绕过了东便门外的小庄子,把新的营盘扎在了袁崇焕的东南面。
两军营地距离不足两里,远远的看看去,两座军营就像是一座完整的军营。特别是从北京城头往下看,那简直就是一座完整的军营体系。
这一下,别说是崇祯帝,就算是那满朝的文武都已经怀疑,那袁崇焕是不是和黄台吉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