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56章 小菜鸟观摩大会战 搞夜袭建奴遇难题

第156章 小菜鸟观摩大会战 搞夜袭建奴遇难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直到末时中,斥候回报,明军在前方遭遇建奴,双方正在前方五里处大战。

又行三里,前方传来喊杀之声,厮杀的战场已经清晰可见,大少下令停止前进,找了处空旷的地方安营扎寨。

一百辆马车快速的围成一座方阵,把医疗车和炊事车围在了中间。

护卫们纷纷下马,给战马喂了黑豆,鸡蛋和糖水。各自开始检查随身的武器。

稍微休息一刻钟后,大少带着一千护卫,开始向战场靠近。

侯世禄领着亲卫紧紧跟随,他很想看看这个程大公子是如何指挥打仗的。

距离战场一里,有一大土堆子,约有十余丈方圆,两三丈高低。

大少骑马登上土堆,举着望远镜一看,直接大呼一声:“我靠,好壮观的大场面。”

远处战场,各地勤王的明军四万多人,因为大少的安抚,关宁军主力并没有逃离,也有三万人,总兵力超过七万。比原历史上明军的实力要强上一小半。

明军的队伍分成前中后左右五块,相互策应作战。

而对手那边,西面多尔衮领军一万,南面阿巴泰领军一万,东面济尔哈朗,豪格领军一万,总人数也是三万多。

双方总兵力加起来十万之多,实力悬殊也不是太大。

虽说明军人数占优,但是总战斗力偏弱,好在提前有了防御准备,进攻虽然不行,但防守还是可以。

目前双方势均力敌,看来还算是打得有来有回,看上去自然是壮观无比。

建奴只在东南西三面围着打,唯有北面无人。这明显就是一条瓦解明军斗志的逃亡路。

可这条明军逃跑的路,正好被大少过来挡住了,这建奴玩的围三缺一,被大少把这缺的一给打了个补丁,如果护卫队化身督战队的话,明军的出逃之路便没了。

近十万人的大战,那可是难得一见的学习机会,程风忙招呼护卫队:“哥哥们都上来,这里高,看得清楚。”

再看看周边的环境,脚下这个小土包,竟然在周边是最高的,要是不小心被别人占了去。就会有一种被人居高临下的感觉。

看见跑得最快的李定国爬上土堆,大少命令:“李定国,马上到后面去通知车队,把车队移到这土丘边上来,靠着这土堆扎营,顺带通知炮兵队的所有军官,全部到土包上来观摩战场。”

“是,院长。”刚登上土堆的李定国就被派了任务,只能答应一声,又打马跑下土堆。

等几十名大小队长登上土堆,大少指着战争:“哥哥们。你们都是在船上混的,这些年来熟悉的只是海战,像陆战咱们接触的少。

像这种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会战,更是千载难逢,哥哥们好好在这里观摩观摩,学习一下冷兵器作战的一些常识,加强一下大家的陆战水平。”

旁边的侯世禄看着大少:“你不准备让他们参战?”

程风摇头:“从现在的战场形势来看,明军虽然被动,但人数占优尚能抵抗,而且今日的天色已经不早,打不了多大会儿。

护卫队这些哥哥们都是在船上混的,陆战见的少,还是让他们先看一看陆战是怎么回事再说吧。”

“唉!”侯思路有些担心,虽然明军结有军阵,看似防御体系还算牢固,但野外浪战始终不是建奴的对手。

像这种被对手围着打,明军士兵的心理压力会非常的大,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纰漏。

大少没想过第一天就派人参战,他指着对面的蒙古骑兵:“哥哥们好好看一看那些蒙古骑兵,他们现在使用的战术,就是最正宗的,放风筝战术。

咱们和他们相比,在武器方面咱们可比他们有优势,他们用弓箭射程短还费力,咱们的步骑枪可是不需要多少力气的,咱们唯一缺乏的就是放风筝的实战经验。

而这种战术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大家好好观摩观摩,也涨一涨经验。”

大少刚说完,就听见候世禄在那里大喊:“老天爷,你们那地方到底有多富裕?竟然能够做到一人一台千里镜。”

侯世禄就站在大少的旁边,他看着大少手里那么台金灿灿的还是双筒的千里镜,心里暗自嘀嘀咕,这家伙真有钱,千里镜都是金的。

心里正羡慕不已。没想到却看见土堆上下,一百几十号人全都齐刷刷的举起了手里的千里镜,还全是双筒的。

侯世禄心里彻底的不平衡了,他好歹也是个统领几千人的总兵,一支队伍就他一人有支单筒千里镜。

这支旧港来的护卫队倒好,一千人的队伍竟然有一二百台千里镜,这也太富的过分了,候世禄要是知道,护卫队的人员全都有望远镜,怕是要哭晕在厕所里。

程大少呵呵一笑:“侯大人你别嫉妒。海上混的人,经常和红魔鬼打仗,那些红魔鬼别的东西没有,就是银子多,只要打赢了就是满船满船的银子,还有很多的千里镜。”

“他们和红魔鬼打仗经常打赢?”侯世禄羡慕极了。

程大少笑笑:“是不是经常打赢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知道的海战里就没输过,咱们不说这些了,看打仗看打仗。”

土堆上,一千来人在那里观摩十万级大会战,土堆下刚移营过来的车队,已经再一次把营地圈了起来,正在拉警戒线,埋地雷。

突然,曹金虎指着东边战场道:“小爷,济尔哈郎那边似有异动,好像正调遣部分兵力往咱们这边移动。”

大少皱了皱眉,举起望远镜观察。果然,济尔哈朗的队伍中正有大约两千骑兵,朝着土堆这边快速奔来。

大少当机立断,“哥哥们,准备战斗!护卫队随我迎敌。”护卫们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布置着。

大少带着一千护卫正准备策马冲下土堆,迎向济尔哈朗的骑兵。

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见太阳已经沉到地平线,再不停战,天就黑了。

想在天黑前打败明军是不可能的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收兵,明日再战。

远处却传来了沉闷的号角声,女真人阵营各地吹响了撤军停战的号角。大少看着那支骑兵又退了回去,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毕竟现在时间还在太早,大少可不愿意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万一不小心把黄台吉早早的吓退了,那可就坏了自己的大计。

此时正日落西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战场上的硝烟依然弥漫不散。

满桂望着逐渐退去的建奴军队,也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的压迫感放松下来,转身吩咐:“命令各部队就地扎营,开锅做饭。”

“大将军,咱们后路好像被人堵了。”满桂身边一名亲卫报告。

满桂心中一惊,顺着亲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北面不远处一小土堆上,站着百十号人。

只是距离有点远,满桂看得不是那么真切:“马上派两斥候去查看一下,那里是谁的人马?”

另一边,刚刚停战,休息下来的左军祖大寿,右军何可刚也发现了北面的那支小队伍。

只是他俩和大少打过几次交道,认识那一身从头包到脚的大棉衣,也见识过大少在战场上耍嘴皮子的功夫。

两人没想到,离开京城几十里。那小娃娃竟然还会跟着过来,看那样子,已经在那里看了老半天了,也不知道他跟着过来是有什么章程。

两人好奇,忙吩咐手下抓紧时间安营扎寨,自己带着几名亲兵过去询问一下情况,刚走出去几步,便遇见满桂派出的斥候。

“你们几人是要到哪里去?”

斥候刚出营地有意见了祖大寿,何可刚。见两位将军问话,忙翻身下马行礼:“回两位将军的话。我们后方被人堵住,大将军让我等去查看一下情况。”

祖大寿挥挥手:“你们不用去了,回去告诉大将军,那是程虚谷,程小公子的护卫队,我和何将军正要过去看看,你们去回话吧。”

满桂刚把那两个斥候派出去,还没几个呼吸呢,见两人就回来了:“你俩怎么回事?这么长时间了还未出营?”

两斥候忙单骑下跪:“回大将军话,小的刚出营地,便遇见了祖将军何将军,他们说后面是程虚谷,程小公子的护卫队。

他们二人正前去联系,便斥小人等回来禀告大将军知道。”

“你是说祖大寿何可刚去了那个营地?”

“是的,刚出营区便遇见,他们是这么说的。”

“他二人去那里干嘛?”满桂心里不踏实,也不知道那个屁大点的小孩到底跟着来战场添什么乱?

“不行,本将得亲自去看看。”满桂心里踏实,决定还是亲自前去查看一番。

土堆上,大少正在那里看明军扎营,正看得起劲,便看见祖大寿,何可刚带着几个人过来了。

两人一上土堆,先和侯世禄见了礼,又和大少问了个好,才寒暄了几句,又见远处的明军营帐里出来了几匹马。

祖大寿笑道:“看来满大将军也是坐不住了。”

何可刚笑道:“自己的退路突然出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队伍,任谁都坐不住。”

程风一听,小脸都绿了:“两位大人以为我和建奴是一伙的,是来堵你们退路来了?”

祖大寿笑呵呵的:“这倒不至于,本将军再怎么想也不会把公子你想成与建奴是一伙的。

只是本将有些担心小公子的安危,是想过来问问,这里正在打仗呢,小公子跑这里来干啥?”

大少耸耸肩:“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近几日无聊,又听说你们要过来找建奴打仗,本公子也没见过打大仗是啥样。

上一次在广渠门光看见你们脸对脸瞪眼,也没见你们打起来,别提当时本公子有多失望了。

这回见你们实实在在是要出来打仗的,所以好奇心起,就来看看。”

几人说话间,满桂也到了,老远的就沉着个脸。

打马跑上土堆,就看得见侯世禄在那里站着,祖大寿,何可刚也笑呵呵的。

“侯将军,你不好好留在京城养伤,跑到这里来干啥?”

侯世禄看着满桂那张黑脸,也不知道当如何解释,只好顺着程风的话头说:“你以为老夫愿意来啊,要不是程小公子说他没见过打大仗,想过来见识见识,老夫都懒得来。”

满桂看着那个屁大点的小孩,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的说,要说人家小孩没什么本事吧。据说上次打仗杀伤建奴数量最多的,就是他带的这支护卫队。

那你要说他有战斗力吧,你看他这些护卫队员,全细胳膊细腿的没有一个猛男,关键是队伍里竟然还有不少的女人。

虽然满桂也知道,旧港宣慰司最大的官,那宣慰使大人就是位郡主,也许他们那边对女人上战场不在意,可满桂就是觉得别扭。

满桂不好对侯世禄说什么?,只能把矛头对向程风:“程小公子,这里是战场,你不应该来的。”

程风嘿嘿一笑:“原本本公子是不想来的,可想一想不放心还是来了。

一是本公子真的没见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是啥样。

另一个本公子也是担心你被人阴死,所以想过来看看。”

话说到这里满桂就更不高兴了:“程小公子是不是想来看一看,俺满桂是不是会贪生怕死,见了敌人转身就逃。”

程风有些无语:“满将军怎能说如此的话,本公子何时认为你是贪生怕死的了?”

“小公子不认为本将贪生怕死,为何让人传话,让本将在后背多加几成甲,你这不就是嘲讽本将怕死吗?”

满桂的言语,让在场的祖大寿,何可刚,侯世禄都吃惊的看着大少。

程风无语极了:“满大将军,本公子让人提醒你后背多穿两身甲,就是看不起你,本公子,那是提醒你明枪一朵暗箭难防。

暗箭为什么被称作为暗箭,因为它不是从敌人那边射过来的,懂不懂?你个榆木脑袋。”

“公子是说本将军中有细作?”满桂恍然大悟,自己这是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大少问满桂:“大将军自打离京出征以来,可发现周边有建奴斥候出现?”

满桂想了想:“至今行军三日,确实未见有建奴斥候。”

“是不是刚到这里就遇见穿明军衣服的建奴?”

“对,开始还打着大明旗号,斥候还去查询过,在发现咱们正在列队后,才丢了旗帜,要不是有公子提醒,提前准备,今日必然要吃大亏。”

“大将军就没有想过,为何建奴斥候都未过来,如何知晓明军行军路线?莫非你们都认为在这里与假冒明军的建奴遭遇是巧合吧?”

“难道不是巧合?是早有埋伏?”满桂还是不敢肯定。

大少笑了:“几位将军,你们认为巧合能巧合到同时遭遇三面敌人的巧合?

本公子听闻赵率教将军在救援遵化的时候,也是半道上被人埋伏。赵率教将军还没到三屯营,建奴已经提前一天在齐家岭下埋伏。

那建奴刚刚入关,是如何知道赵率教要去救援遵化的?

从永平到遵化有三条路可走,建奴又是如何知道他走的是哪条道,提前在险要之地设伏,造成赵将军兵败下落不明。

今日里你们又是这样,自打从京城出来,一路没有见着一个建奴,连斥候都没有遇见,这本身就不正常。

走在半道就有人在此埋伏等着你们,还换上明军的衣服麻痹你们。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知道你们的行军路线的?你们就没想过这里面有最大的问题吗?”

听了大少的分析,祖大寿,何可刚没说话,而满桂直接沉默,进入了深深的沉思。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在原历史上,己巳之变的奇怪之处了。赵率教救援遵化被人半道设伏,造成全军覆没,这本身就很奇怪。

永平前往遵化的三条路线,建奴是如何准确知道赵率教要走那条线的,又是如何知道他的行军时间的,能这么准确的算准时间提前在半道劫杀,这一点袁崇焕就说不清楚。

再就是袁崇焕被逮捕下狱之后,祖大寿带着关宁军主力逃回山海关。

但是有一小部分袁崇焕的嫡系并未跟随祖大寿返回山海关。而是化身成了明军的斥候,留在北京四处打探消息。

而好巧不巧的是,有一名袁崇焕的亲卫斥候,正好查看到了满桂的营地,但是并没返回北京,而是跑向了良乡方向。

又好巧不巧的,正好被黄台吉的斥候抓获,这名斥候就把满桂的军事布置全部告诉了黄台吉。

而黄台吉对这名斥候的情报没有一点怀疑,连核对都没核对过,直接就采纳了。

这才有了多尔衮穿着明军服饰去偷袭满桂的事件发生。

再就是在袁崇焕已经下狱两个多月后的崇祯三年二月,阿敏已经屠杀光了永平镇的所有居民后逃走,黄台吉也开始后撤。

在这个时间点上,就算想收复永平镇,兵部可以调近在咫尺的山海关部队去,就算是山海关重要,部队不能调用。

那几百里外的北京,已经有勤王军队二十多万,随便调两支部队去收复永平也不是问题。

而问题就在于,兵部并没有调动面前的山海关驻军,也没有调动北京的勤王军,而是特意从东江镇调刘兴祚,刘敷奏千里渡海去收复永平空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