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58章 互牵制战况成僵局 论堡垒当面指利弊

第158章 互牵制战况成僵局 论堡垒当面指利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样的堡垒战术,学生认为真的不可取。如果是学生,学生不会浪费那么多的钱财去修那些堡垒。

学生会把现在的军队往内收一收,加强一下地方的防御。然后省下修堡垒的钱用来练一支可以在野战中作战的强军,只要军队能在野战中把敌人打败,修堡垒完全就是多余。”

孙承宗点点头:“不错,你能看见这一点,说明你这几日在这里的观摩没有白费。

可是有一些事情,不能只从战争的角度来考虑,还要考虑朝堂上的利益均衡。

在辽西修建堡垒群,不是我孙承宗一人说修就能算的,那是满朝诸公都希望在辽西修堡垒群,老夫不过是一个牵头的而已。”

程风点头:“学生知道,浪不浪费钱的不重要,辽西能不能打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国库里的钱合理合法的拿出来,这个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百姓的利益。”

孙承宗叹息一声:“这是环境使然,谁也改变不了,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这种事情造成的危害能降到最低。”

程风指着前面正在浴血奋战的那些士兵:“那他们在那里拼死拼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为了用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去帮朝中诸公找动国库的理由,好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分掉吗?那他们的牺牲,岂不是一文不值?”

孙承宗叹息:“大势所趋,谁也无能为力。”

程风摇头叹息:“我知道,其实并不是建奴有多强,而是因为建奴被灭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所以朝中诸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搞大明的军队,目的就是让明军变得无比的虚弱,那样大明就灭不了建奴。

只有明军一次一次的打败仗,朝廷才会一次一次的往里砸钱,只有这仗不消停,那朝廷的钱就会不停的砸,那朝中诸公就会不停的有钱拿。”

孙承宗叹了口气,拍了拍程风的头:“孩子,你还小,不懂里面的弯弯绕,但要记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

你要注意,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万万不能说。像你刚才这些话,你在老夫面前说说就行了,千万别再对第二个人说,这会引来杀身之祸的。”

程风摇头叹息:“说真的,先生,我真的为那些战死的士兵感到不值,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生命,却什么都得不到。

而得到这个国家一切好处的人,却对这个国家一毛不拔,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吃里扒外,不惜把这个国家卖出去换钱。

学生今日就在想,是不是咱们中国出一个黄巢不够?非要逼着老天爷再弄几个黄巢下来,把这花花世界搅个稀碎才算完。”

孙承宗有些吃惊的看着程风:“你小子不会是想做黄巢吧?”

程风笑笑:“先生,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可没有黄巢那本事,再说了,我家的条件也不允许我做黄巢。

那黄巢只是因为世家大族堵了他上升的路,他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想到那满城尽带黄金甲。

而我可不一样,我家有钱,黄巢家没有,我打小名气就大,这个黄巢也没有,更重要的是,黄巢不认识什么高官,没有上升的通道。

而我不一样,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我都认识,等我长大了,想做官很容易,会比那黄巢容易千倍万倍。

所以我做不了黄巢,在黄巢眼里,我也是那个阻碍了他上升的人,同样是黄巢诗里那个应该被杀的百花。”

孙承宗笑了:“老夫也知道你做不了黄巢,你的心实在太软,你不是干黄巢的那块料,做黄巢你就得有颗铁石心肠才行。

你就看你现在这样子,看个打仗都看得眼泪汪汪的,这打仗死人很正常的事,你说你哭个啥?那眼泪都成冰溜子了。”

程风嘿嘿一笑,用手套在自己的脸上猛的来回搓了几下,搓掉自己脸上的雪和冰溜子,便转移了话题:“先生,准备什么时候回京城去?”

“怎么?你想回京城去了吗?”

.“不是,我就是想问问先生,你什么时候回京,能不能在这里多待几日?”

孙承宗好奇了:“为何想要老夫在这里多待几日?有什么说法吗?”

程风点头:“学生观察这几日,发现明军的士气有些低落,似乎有一些军心不稳。

学生想着让先生在这里多待几日,去看一看他们,也能稳定稳定军心,鼓舞鼓舞士气。”

孙承宗点点头:“老夫到这里来,就是来了解战况,鼓舞士气的,三两日肯定不会回去。”

大少满意了:“那就好,这样明军又可以多坚持几日了。”

果然,孙承宗说话算数,当天战斗结束,孙承宗便去了大明军营,一是给各营区分发补给,也顺带着去慰问那些战斗了多日的将军和士兵们。

孙承宗在良乡忙着慰问士兵,鼓舞士气,在完成着他的本职工作。

而这个时候,有一支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军队,正顶着风雪奋力向北行军,这支五千人的队伍,刚刚越过琉璃河到达洄城安营扎寨,距离良乡战场已经不足四十里。

四十里的距离,如果放到普通的明军,最少得走三天,可这支军队可不一样,他们从四川石柱三千里奔袭,也才用了一个月就到涿州琉璃河的洄城地界。

四十里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小半天的路程,关键他们还是步兵,其行军速度可见不是一般的快。

另一方向,大名府的知府卢象升,在十一月中旬收到勤王诏书之后,开始募集钱粮,招集人马,花了不少的时日,才凑齐了一万扛着锄头,斧头的农民勤王军进京勤王。

这支刚召集起来的乌合之众,靠着两条腿走路,都已经过了霸州,越过牤牛河赶往固安。

而近在咫尺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带着大明最正规的,还有一半是骑兵的山东常备军入京勤王,十一月二十五日从济南出发,走了快一个月才到德州,就算是出门旅游的都比他走得快。

二十四日,这一日大雪意外的停了,那毫无温度的太阳照耀着血腥的大地,老天爷好像是要庆祝什么似的,万里长空都是蓝洼洼的,异常的晴朗。

程风起床后爬上了土坡,看了一下建奴的阵营,还好一切如常,黄台吉没走,建奴正在生火做饭,准备下一场大战。

这下程风放心了,安心的回到地方吃了早餐,这才来到孙承宗的营帐外。

见孙承宗还在吃早餐,程风笑呵呵的走进去给孙承宗行礼:“先生早上好。”

孙承宗放下筷子:“听说你这家伙特好睡懒觉,今日里怎么起这么早?很明显传闻不实啊。”

程风笑笑:“平日里确实爱睡懒觉,日头不晒屁股不起床的,只是今日里想出去走走,所以起得早。”

“今天是个好天气,确实很适合出门走走,你想到哪里去?”

孙承宗好奇了,这么冷的天气,这小子还想着出门?不过看看外面的天色,虽然寒冷但艳阳高照,确实是出门的好天气。

这么多天的大雪,一直阴沉沉的。总算有一天放晴了,想出门走走可以理解。

“今日想绕过战场到西南面去看一看,走一走,学生想请先生同游,不知先生可愿意同往?”

“小家伙有这种兴致出门游玩。老夫今日里也聊发一下少年狂,陪你出门走走。”

孙承宗本是不想出门的,他还想一会到战阵里去看一看,感觉一下战争的烈度,好为下一步的决策做个判断。

不过今日见这小子竟然想出门到西南方向去看看,觉得这事有蹊跷,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头想了想还是同意一同出门看看。

程风高兴了,马上安排曹金虎把那五十名驳壳冲锋枪护卫集合起来,陪自己到西南方向去。

巳时刚过,外面敌我双方马上就要开战,程风却带着五十名护卫,孙承宗也带着一百名亲兵,两人打马出了营地,一路向西绕过战场,又转向正南,上了官道后,便奔着涿州方向去了。

这时候孙承宗就发现这小子好像并非漫无目的的瞎逛,而是有很明确的方向性,他的出门游玩是有目标的。

说是出门游玩,但是却走得很快,一点没有游山玩水的样子。

太阳还没到正中,一行人就来到了一处叫十三里村的地方,官道到了那里,穿过十三里村后便一分为二,一条去易县,一条去涿州。

这时候的十三里村,青壮已经被女真人抓走,老弱全部被杀,整个村子空荡荡的。

进了村子,看着那满地抛弃的尸体,程风恨的牙痒痒,孙承宗心里也不是个滋味,那老眼也是泪汪汪的。

“曹金虎。”

“少爷,我在。”

“你安排一下人手,把这村里这里里外外找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活人,把那些死去的人收拢一下,咱们找个地方挖坑埋了。”

“是。”

“吴钟,石达开。”

“在。”

“你们两人各带三个人,一路走易县方向,一路走涿州方向侦察。

路上如果看见一支穿着比较古怪的军队,赶紧回来汇报。一个小时为限,不管遇没遇见军队,一个小时内必须回来,快去。”

孙承宗看着那小子在那里指挥调度,心里就知道,果然没错,他出来是有目的的。

“孙新。”

“阁老,小人在。”孙承宗身后一名亲兵站了出来。

“你带着亲兵去帮忙,把这村子里死去的百姓安葬了。”

“阁老,你的安全?”

“怕什么?没见程小公子都不怕吗?少废话,快去帮忙。”

“是。”

孙新挥挥手:“弟兄们我们也去帮帮忙,把这些老乡的尸首埋了。”

孙新带人离开了,孙承宗走到程风身边问:“小子,你今日到这里来,是想等什么人呢?”

程风点点头:“学生算着这个时间点,秦老将军应该要到了,特意到这十三里村来迎接,以表学生的诚意。”

孙承宗心里默默想了一下才问:“哪个秦老将军?四川的秦良玉吗?”

“正是。”

孙承宗大奇:“你怎么可以肯定,秦良玉会在今日到来?”

程风笑笑:“这事好不简单的,先算一算勤王诏书到石柱需要多久就行了。

以老将军的性格,只要收到勤王诏书,定会不带一点耽搁的往京城赶,按白杆军的行军速度,只要路上不出意外,算都算得出来什么时候能到。”

孙承宗服了,拍拍程风的脑袋:“你小子这脑瓜子是咋长的?昨这么聪明?你小子看事情太通透了,老夫觉得你天生就是个带兵的料。

可惜你年纪太小了点,如果你再大个十岁,不,大个五岁,老夫也会推荐你去做了辽东的督师。”

程风呵呵一笑:“先生,你可真会开玩笑,学生可没那本事,辽东那地方,不是学生能玩得转的。

别说大五岁,大十五岁我也不敢去。去了能干什么?与他们同流合污吧,那我去了也是白去,干不了任何事,只能成为一个废物点心。

不同流合污吧,肯定和那帮家伙混不到一起去,一个不小心,就得被那帮家伙剁把剁把喂了狗。”

孙承宗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子还挺有自知之明。”

两人正谈笑间,却听得村子里有人大喊:“大家快来,这里好像有地道。”

“什么情况?”两人对视一眼,孙承宗抬抬头:“走,过去看看。”

两人刚走过路口,一名亲兵跑了过来:“阁老,公子,村子里有情况。”

“什么情况?”

“村子里有家大院,可能是这个村子地主的宅子,我们在一间杂物房里找工具时,发现了里面的地窖。”

程风问:“地窑?里面可有东西?”

亲兵回答:“不知道有没有东西,但可以肯定有人,洞口刚打开就听见里面有轻微的声音,只是

孙承宗闻言怒骂:“你们是榆木脑袋吗?村子里发现有人,那肯定是村民藏在里面了。

你们不敢下去,不会在窑口问啊,告诉需要人教?

都是些废物,前面带路,我们过去看看。”

亲兵被骂得脸一红,低着头在前面引路。

程风,孙承宗那亲兵来到一处青砖黑瓦的三进大院,看这房屋的规格,这家最少也是个中等地主。

院子里没有看见尸体,应该是被清理出去了,屋子里的东西也被砸了个稀烂,能抢的都被抢光了。

跟随亲兵来到后院的杂物房,那里已经汇集了二三十人,孙承宗,程风进入屋子时,曹金虎已经带着好几个人下去了。

地窖口有一股微弱的热气扑面而来,气浪里还夹杂着霉臭的味道,想来窖口已经是封闭了很长时间。

过了一会儿,一名护卫从地窖里探出头来,兴奋地喊道:“少爷,阁老,

“小孩?

“公子,

“那就好,你们先别让人出来,先让他们再有点光线的地方待一待,让他们适应一下光亮。”

大少停顿了一下,回头指挥几名女护卫:“姐姐们,想来里面应该有不少的女孩,你们几个先跟着下去安抚一下,别闹出什么乱子。”

几名女兵应了声:“是!”也跟着下了地窖。

很快,底下就传来了各种哭哭声,本来是那些小孩知道了下来的是什么人,放松了警惕,这才敢哭出声来。

大约过了半小时,窖口开始出现人影,程风和孙承宗赶忙上前,只见地窖里陆续走出一群小孩,男女都有,他们衣衫褴褛、面露惊恐。

孙承宗和蔼地安慰道:“娃娃们莫怕,我们是大明的官军,来救你们的。”

可这小孩们的眼睛里哪有什么喜悦,有的只是惊恐,害怕,好在护卫队里女孩也有十几名,她们看着那些小孩惊恐的眼神,纷纷上前去安抚,多少起了一些作用。

很快,小孩都出来了,后面是护卫队员还抱着十几名小孩的尸体。

大少看着那十几具小孩尸体,眼泪又是忍不住的哗哗流。

“少爷,

孙承宗拍了拍程风的头:“别这么伤心,你要往好处上想,我们来了救下了四十多人,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程风有些哽咽:“我知道,可我心里就是难受,他们本来可以不死的,都是我们的私心害了他们。”

“行了行了,别伤心了。你这么心慈手软的,以后如何能带兵打仗?这里没什么事了。咱们出去吧。”

程风点头,伸手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金虎哥哥,这里都麻烦你了,先安顿好这些小孩子,我们离开的时候把他们都带走。”

“少爷放心吧,那地窖里面还有些粮食,我们四处找找,看能不能找口锅来给他们煮顿热粥。”

程风点头,跟着孙承宗出了院子,刚走到路口,石达开就带着几个护卫骑马跑进了村子,远远的就开始大喊:“风哥儿,风哥儿,你说的那支队伍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