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空出的秘书岗位(2 / 2)
可张扬见了几个,总觉得差点意思。
有个年轻人,简历漂亮,说话滴水不漏,可聊到具体工作,眼神飘移,连嘉和市去年的Gdp增速都说得含糊;还有个,倒是老实,可问他如何协调多个部门推进项目,只会说“听领导安排”,没半点自己的想法。
张扬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跑腿、传话筒的秘书,而是一个能懂他、信他、帮他扛事的人。
他的工作节奏快,经常加班到深夜,文件堆积如山,需要有人能精准筛选重点;他不喜欢繁文缛节,很多事需要秘书提前沟通协调,既不能越权,又不能误事;更重要的是,秘书知道的机密太多,从项目规划到人事调整,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
去年有个项目,涉及土地征收,敏感得很。
他在办公室和分管副市长讨论细节,转头就有人把消息泄露给了开发商,差点打乱整个部署。
从那以后,他对身边人的警惕性更高了——秘书不仅要能干,更要靠谱,嘴严、心细、有分寸,缺一不可。
“市长,这是今天的信访登记表,有三起是重复访,当事人说想见您一面。”章永年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叠表格,轻轻放在桌角:“另外,您让我查的那个建材供应商,资质没问题,但去年有过安全事故记录,我标在后面了。”
张扬接过表格,目光落在信访记录上,眉头微蹙。
章永年做事,总是这样,不仅能把事做好,还能提前想到他没想到的点。
比如那个建材供应商,他只让查资质,章永年却顺带查了安全记录,这种细心,正是他想要的。
有时候他也想过,干脆让章永年兼着秘书的活儿,可转念一想,章永年身为政府办主任,本身就忙得脚不沾地,再兼任秘书,实在太压榨人。
而且,他也不想让章永年陷入“权力过重”的流言里。
“重复访的那三起,让信访局先牵头,把情况核实清楚,形成书面报告给我。”张扬放下表格,语气平静:“建材供应商的事,通知住建局,重新评估,不能只看资质,安全是底线。”
“好,我这就去安排。”章永年点头应下,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才说:“市长,昨天李常委又问起秘书的事,说他侄子……”
“不用提了。”张扬打断他,眼神坚定:“我的秘书,不看背景,不看学历,只看能力和人品。真要是有合适的,不用他说,我自然会点头。”
章永年“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他跟着张扬几个月了,最清楚这位市长的脾气——看似温和,实则骨子里有股韧劲,认定的事,没人能改变。
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
张扬翻着文件,心里却在想,或许不是没合适的,而是他太清楚,这个位置承载着什么。
他想起刚参加工作时,跟着老领导当秘书,老领导教他:“秘书不是伺候人的,是帮领导扛事的。
领导想不到的,你要想到;领导不方便说的,你要说到;领导不能做的,你要挡到。”
这句话,他记了很多年。
如今自己当了市长,对秘书的要求,自然也按这个标准来。可这样的人,太难找了。
临近十点,章永年敲门进来提醒:“市长,该去会议室了。”
张扬放下笔,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