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19章 修路,征十万民夫

第19章 修路,征十万民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暮春二月的长安城,柳絮纷飞如雪,正是乍暖还寒时节。

清晨的太极宫内,李世民正与几位重臣商议,南诏战事后的一应事宜。

“陛下,青川虽下,然南诏地势险峻,若要长治久安,非修通驰道不可。”房玄龄手持笏板,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

“然国库连年用兵,恐难支撑如此浩大工程。”

李世民轻抚长须,目光扫过殿内众臣:

“朕亦知此理。然修路之事,关乎南诏永归王化,不可不为。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殿内一时沉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内侍通报声:

“启禀陛下,魏驸马求见。”

“宣。”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旋即他似乎想到什么,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宣,快快将玉儿请进来。”

房玄龄、侯君集等人很是诧异,不过是魏驸马求见,用得着如此失态。

莫非......

魏叔玉身着紫色朝服,步履从容地走进殿内。他先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又对房玄龄、李靖等人微微颔首。

“玉儿此时入宫,所为何事?”李世民问道。

魏叔玉语气平静却坚定:

“小婿听闻朝廷为修路之事忧心,特来为父皇分忧。”

房玄龄与李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不解。

侯君集皱眉道:“魏贤侄,河间郡王率军攻下会川。眼下他们受粮草补给限制,不得不暂缓南征的步伐。

故而从益州修条通往南诏的驰道,势在必行啊。只是如此一来,陛下东征高句丽,恐怕要往后推延。”

李靖忍不住开口:“叔玉,修筑益州至南诏、戎州至南诏两条驰道,所需银钱恐不下百万贯,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李伯伯不必担忧。”

魏叔玉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叔玉愿从公主府,每年拨出八十万贯,用来修筑长安至南诏的两条驰道。”

“什么?”

房玄龄、魏征、李靖、侯君集等人手中的笏板险些掉落,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八十万贯?

每年?

而且还是修两条驰道!!

就连一向沉稳的李世民,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龙袍下的手微微颤抖。

年前混小子说过此事,当时他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混小子居然来真的。

“玉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八十万贯,这几乎是国库岁入的三成!”

魏叔玉神色不变:

“小婿自然知晓。两条驰道关系南诏长治久安,小婿自然不敢怠慢。小婿已算过,若召十万民夫,日夜赶工,配合充足的奴隶三年可成。”

李靖倒吸一口凉气,胡须微颤:

“十、十万民夫?贤侄,你可知道这是何等规模?当年隋炀帝修大运河,也不过征发民夫百万之众!”

“李伯伯放心,小侄不会强征民夫。”

魏叔玉从容不迫地展开文书,“臣计划在关中、益州、戎州三地招募民夫,每人每日工钱三十文,管食宿。若有家眷随行,另发安家费。”

房玄龄快步上前,接过魏叔玉手中的文书,越看越是心惊。

“这...这每日三十文,还管食宿?叔玉,你是要掏空公主府啊!”

魏叔玉笑得很神秘:“房相的胸膛不够宽广啊。只要为了大唐、为了陛下,区区一点钱财算得了什么。

再说公主府不会平白的投入巨资,两条驰道边的驿站,必须归公主府所有。”

李世民从御座上走下,来到魏叔玉面前,看向他的眼神里唏嘘不已。

“玉儿,你告诉朕,公主府究竟有多少积蓄?”

魏叔玉略一沉吟:“回父皇,具体数目得问长乐。不过去岁一年,公主府各项进项,差不多有六十多万贯吧。”

“六十万贯?”

李世民踉跄后退一步,被内侍急忙扶住,“我大唐国库岁入,也不过三百万贯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