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朱应令,北伐,北伐!(1 / 2)
北平城!
新城。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规划,还有朱应之前在应天时就参与了规划。
如今北平新都已然开始了修建。
不同于以往用青砖还有石块。
这一次打造新城地基全部都是采用的水泥和混泥土,再连同砖块。
两个月时间过去。
新城已经具备了初步雏形,特别是皇宫,外围宫墙地基,内宫地基已然打好。
在皇宫内。
仍然是采取着皇宫的规格。
琼楼殿宇。
自然是要保住华夏的特色。
在未来。
哪怕是朱应让大明进入了现代工业,建筑也迎来现代化的转变,至少也要保留属于华夏的特色,作为帝国中心的皇宫就要表现于此。
此刻初具雏形的宫内。
朱应背负着手,
“按殿下规划。”
“皇宫内宫地基,外墙地基,包含了皇宫内的宫殿都已经在修建了。”
“半年内,可见雏形。”
工部侍郎安童恭敬的对着朱应禀告道。
“如今有多少工匠在参与修建?”朱应沉声问道。
“回殿下。”
“如今修建皇宫的匠人有五千人,修建新都的匠人有一万人。”安童恭敬的说道。
“继续招募工匠,给粮饷,给工钱。”
“人越多越好。”
“修建新都,为我大明如今的关键。”朱应对着安童说道。
“不知这招募的匠人还需要多少人?”安童恭敬问道。
“再招募两万人以上,不过,为了避免有偷奸耍滑之人,还是按老头子的办法来,每一个工艺,每一个工匠负责的地方必须刻录姓名,倘若未来有问题,那孤就追责此人。”朱应又缓缓开口道。
这时代。
可没有什么人权。
连坐是必然的。
人心复杂,偷奸耍滑的人绝对不少。
“还有。”
“驻守在北平的郡兵也可以调动,用以辅助。”
“孤,全权交予你。”朱应又说道。
闻言!
安童正色一拜:“臣定不会让太孙失望。”
“只要人力足够,一年内,新都就可初步建造成功,两年内新都就可完全建成。”
“这还是在原本建材估算之下,倘若运用水泥混泥土,时间还会提升更快。”
作为随行而来的工部侍郎,安童自然是极为激动的。
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个莫大的机会,他还很年轻,比如今的工部尚书还要年轻许多,这一次只要将新都之事做成了,未来尚书之位是跑不了的。
“修建新都之事,术业有专攻,孤不会过问。”
“你要人,孤给你人,你要钱,孤给你钱。”
“修建新都,越快越好。”
“除此外。”
“新都之外的四座军营也必须建好。”朱应则是一笑,对这安童充满了信任。
如今。
经历数个月时间,六部已经完全在北平城开启了职责,以往北方的政务还需要往返南方,耽误了诸多时间,可随着朱应坐镇北方,许多无需经过朱元璋定夺的事情朱应就直接做了决定了,省了很多的时间。
可谓是效力极高。
也正在这时!
“殿下。”
“大宁紧急军情,出事了。”
刘磊快步跑来,脸上的神情尤为严肃。
“恩?”
朱应眉头一皱,看向了刘磊:“是元人还是鞑子?”
“似乎都有。”
“如今密报已经传来了。”
“正在府上恭候。”刘磊恭敬道。
“无需去府上了,让人将密报带去军营,召集诸将前往军营议事。”
“吾大明三大营如今已经初建成,正好有人要试刀,那孤就成全他。”朱应冷笑一声。
当即转身向着銮驾而去。
众多王卫随行。
“恭送太孙。”
众多工部官吏参拜恭送。
北平城外。
原北平军军营。
如今已经成为了朱应新组建三大营的临时军营。
“恭迎太孙殿下。”
当朱应的銮驾来到了营门,蓝玉,徐辉祖等将已然在此恭候。
“无需多礼,入营议事。”
朱应一摆手,直接大步向着军营内走去。
众将纷纷相随,紧随其后。
很快。
到了军营议事大殿。
朱应端坐在了主位上,众将神情也是无比严肃。
“人都到齐了?”
朱应扫了一眼,问道。
“回殿下。”
“骑战营将领已经到齐。”蓝玉立刻回道。
“步战营将领已经到齐。”徐辉祖回道。
“神机营将领已经到齐。”常茂也是立刻回道。
“后勤工兵营将领已经到齐。”李景隆大声回道。
这。
便是如今朱应组建三大营以及后勤工兵营的阵容。
四个战将全部都是大明的国公,同样也是最为年轻的国公。
“既然人到齐了,那也不要耽误了。”
“肖汉,将密报念出来。”
朱应当即开口道。
“是。”
肖汉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拿出了密报,大声道:“臣张武上奏太孙殿下。”
“于前些时日。”
“大宁北疆边境发现鞑子潜藏,经过探查审问,乃是鞑靼联合建州鞑子三部,意图进犯我大明。”
“先行潜藏之下,于我大明边境制造混乱,吸引我大明注意。”
“鞑靼伺机而动,进犯我大明。”
“请太孙定夺。”
话到此。
声音停下。
肖汉也是看向了朱应,等候下一步指示。
“诸位将军,如何看待?”朱应看着众将问道。
“殿下。”
“经过这几个月时间,我三大主战营已经组建完毕,既然这些元人要找死,那就成全他们,让我大明新军试刀。”蓝玉站起来,大声道。
“臣附议。”
“给这些元人一个教训。”
“我大明新军配合新型火炮,天下无敌。”
“让他们试试我大明的新武器。”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大明天威。”
“殿下,下令出征吧。”
“如今我大明国库充盈,兵强马壮。”
众将纷纷开口道,每一个都是充满了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