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朱应令,北伐,北伐!(2 / 2)
“这一战要打,那就要一劳永逸。”
“正好。”
“我大明修建新都,修筑官道都需要人力,通过战争来俘虏降卒,俘虏奴隶,这就是无数的人力,壮我大明国力。”朱应冷笑一声,也是涌现了一种野心。
战争!
这就是最好发财的机会了。
而且。
也是能够最快扩张,最快增强国力,还有强大民生的机会。
“只是臣想不明白。”
“为何这些元人还敢动手?”
“北元亡国不到两载,他们怎么敢的?”李景隆带着一种思虑的道。
“因为要入冬了。”
“经过当初北伐一战,北元的根基都被我大明给瓦解了,这两年他们是强撑着过来的,对于草原的那些部落而言,哪怕他们暂时执掌了权柄,也终究是无法让民心归附,所以他们需要一场速胜,需要一场掠夺壮大他们。”朱应淡笑一声。
自然是将鞑靼的目的给看明白了。
“既然他们要打,那就奉陪到底。”
“孤这几个月一直都在耗费时间组建大营,虽然只是初步组建,并非真正的完全完善,但也正好可以试一试战力如何。”朱应冷笑了一声。
此话落下。
意思已经表露的非常明确。
“殿下圣明。”
众将纷纷站起来,齐声高呼道。
如今。
三大营组建完毕,后勤弓兵营组建完毕。
当然。
初步整军之下,并没有一开始朱应所定的五十万大军。
如今兵力只有二十万。
每一主战营如今只有五万人,并非满编。
但朱应所有的武器,火炮都已经运用到了如今的新主战营之上。
可以说,这几个月来,火铳营已经淘汰,燧发枪营已经设立,还有装备了爆裂炮弹的火炮营,更有架火战车。
至于骑战营,步战营就更无需多言了。
骑战营。
五万骑兵,其中大半为大宁边军整编,少数由北平军骑兵整编,皆是择选精锐。
步战营也是从各军甄选而来。
“如今这鞑靼单于是谁?”朱应看向了众将问道。
“回殿下。”
“如今鞑靼大汗名为本雅失里。”
“被鞑靼权臣阿鲁台一手拥护成为了单于。”
“算是继承了昔日北元大部分的底蕴。”徐辉祖立刻出声回道。
“很好。”
朱应点了点头。
随即一挥手。
“取地图。”朱应威声道。
几个王卫直接将天下地图取出。
展开在了大殿内。
“鞑靼想要南下对我大明动兵,无非是两个念头,一则,掠夺过冬资源,恩泽其部落万民,以此获得民心支持,二则,便是立威,给草原的兀良哈与瓦剌立威,只要这一次他们能够成功,那就再次竖立他北元正统的威严,为未来一统草原做准备。”
“既要动兵。”
“那就先灭了鞑靼的爪牙,便是那些鞑子。”
“孤,要让那些大臣永为我大明附庸。”
朱应冷冷说着,抬起手,直接指向了建州鞑子所在的位置。
“殿下圣明。”
众将齐声高呼道。
“草原之战,骑战为先。”
“末将愿为先锋。”蓝玉直接开口请命。
“有孤在,谁还能为先锋?”朱应笑了一声。
“殿下。”
“你乃是万金之躯,不可以身犯险啊。”徐辉祖急忙劝说道。
但朱应却是一抬手,根本不慌。
“这天下间,能伤孤的人还未曾出世。”朱应自信一笑。
“虽为三大营首战。”
“但各地边军将士也不可不动。”
“传孤令。”
“各地边境边军一律戒严,此番或许只有鞑靼对我大明动兵,但难免兀良哈与瓦剌不会。”
“虽然北元覆灭,却也不可小看了他们的战力。”
“此役。”
“孤要一劳永逸。”
“自当慎重。”
朱应沉声说着,目光落在了李景隆身上:“曹国公。”
“请殿下吩咐。”李景隆立刻回道。
“后勤工兵营,我军重中之重。”
“也是一劳永逸的根本。”
“此番动兵之后,我要你每隔十里以水泥和混泥土建造一个据点,相隔五十里建立一个大据点。”
“为此。”
“水泥与混泥土乃至一切建材,供应不断。”朱应凝视着李景隆,沉声道。
“殿下这是要在草原彻底扎根,以据点为根基,逐步将草原彻底吞并。”李景隆眼前一亮,震惊道。
“自古以来。”
“因草原辽阔无边,我华夏历代王朝都无法根除北疆之患。”
“归根结柢,蛮子可退,无止境退,我华夏王朝军队更是无法得到后勤支援,甚至会迷失其中。”
“始终无法完成对北疆根除。”
“但这一次不同了。”
“我大明资源无尽,足可生产无数水泥与混泥土,十里一据点,可驻扎五百甚至上千军队,开拓后勤补给,五十里建造一个大型据点,可容纳数千甚至上万军队。”
“我大明有足够的时间去征服,哪怕是先行打下疆域,直接建造据点,以他们的疆域为根基,抵御他们。”
“然后再一步步修建辅助据点,将他们彻底吞并。”
朱应抬起手,猛地一捏拳。
在他的设想之下。
北元不可治理之难题,迎刃而解。
压缩元人与鞑子的生存空间,夺了他们的疆域。
这,便是步步为营。
以前用木材,用其他的无法在草原长久建造。
而且风沙蔓延,更是难以建造城池,想要运送砖石虽然可以,却无法完全稳固。
可有了水泥和混泥土。
这可不仅仅是基建神器,更是这时代的建城神器。
“殿下圣明。”
听着朱应的描述,众将也是带着无限憧憬。
如果真的可以将北疆威胁彻底解决,创历代王朝所不能及,那就是千古之功。
“所以后勤工兵营,于我大明此番对北疆动兵,至关重要。”
“曹国公,不要让孤失望啊。”朱应语重心长道。
“臣定不会让太孙失望。”李景隆正色回道。
“好。”
交代到此。
朱应目光再次落在了地图上。
抬手指着,冷冷喝道:“骑战营先行,神机营,步战营,急行军进攻。”
“孤,亲自领兵先行。”
话音落。
众将立刻站了起来,皆是躬身对着朱应一拜:“谨遵将令。”
“另。”
“快马加鞭,急报上奏应天。”
“告诉皇上与太子。”
“孤将领兵北伐,解北疆之祸,劳烦皇上与太子竭力调配粮草辎重,并督促应天工部全力制造炮弹与兵器。”
“唯有如此,孤方可尽快解决此战!”朱应又补充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