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禁卫军 > 第441章 黑豹2坦克

第441章 黑豹2坦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戈辉问了FA-81式步枪的生产情况。

成雨告诉戈辉,一直在用最好的材料,精益求精地生产,以零件方式储存着,随时准备着被启用。

戈辉告诉成雨,生产不能停,这款枪,将会成为未来战争中的绝对主力,我们不光要自用,还会大量出口。

成雨立即说道:“明白,我们会更加用心的制造这款突击步枪。为了打赢未来的战争。”

当众人走到车间门口时,只有金豆、高见、兰方舟能跟着戈辉走进车间,其他人只能外面等着,躲进车里避寒。

“这里是枪械车间”成雨介绍道:“这里定型了两款枪械,FA-864通用机枪,还有雷神狙击步枪。”

成雨指着一款简陋得像一根铁管子的机枪介绍道:“FA-864通用机枪,全枪长40寸(1280毫米),口径0.27寸(8.64毫米),最高射速每分钟600发,使用0.27寸x2寸(8.64毫米x64毫米)无底缘尖头机枪弹,有效射程2000米。我们创新地运用了气吹原理,采用导气和管退相结合的自动循环系统,外形简洁,犹如一根粗犷的大铁管,彰显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供弹系统采用双程输弹方式,开式弹链箱容量60发。不算鹤腿两脚架,全枪重15公斤。”戈辉不知道,这款机枪,和后世的巴五式高射机枪的设计,不敢说百分之百相同,至少相同百分之九十以上。

成雨停了一下,又继续道:“我计划用于对外销售,卖给外国人。”

“你这碾压了我们的FA-44通用机枪,全面超越了。”戈辉评价道:“战场上遇见,我们不是只有挨打的份了。”

FA-44的设计也源自最初的FA-42,设计完全相同,只是缩小了口径,换上了更重的枪机,降低了射速。全长35寸,全枪重12公斤(包含两脚架),口径改成0.25寸(8毫米),弹链供弹,使用0.25寸x1.65寸(8毫米x52毫米)农场通用机枪弹。

成雨解释道:“FA-864通用机枪还是有缺点的,相比FA-44通用机枪,它更重一些,达到15公斤,对于单兵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还有,46克的子弹(弹头重20克),也严重挑战了人体的负荷。”

“说下一个吧!”戈辉对这款机枪并不感冒。对于目前初级摩托化程度的禁卫军,FA-864有点鸡肋了,大口径机枪有0.4寸(12.8毫米),通用机枪有0.25寸(8毫米),班用机枪0.2寸,所以FA-864的0.27寸确实多余了。但是,戈辉也不会打击成雨的积极性,毕竟人家设计的是一款外贸机枪。

成雨也看出来戈辉对这款机枪兴趣不大,直接介绍下一款:“最新款雷神狙击步枪,依然沿用原来的设计。口径由原来的0.5寸(16毫米),缩小到0.45寸(14毫米),手动发射枪机,使用装弹量5发的可拆卸弹匣,使用0.45寸x3.5寸口径的超口径重机枪弹(14毫米x112毫米),进一步降低了后座力,提高了射击精度,有效射程3500米,4500米内,依然有杀伤效果。”

成雨想了一下补充道:“死神特种部队,测试了这款狙击步枪,少量采购了二十挺。”

戈辉轻轻点头,未作评价,他今天来可不是来看枪的,他是来看大炮和坦克的。

看戈辉没有评价,成雨知道,这也不是戈辉想看的。于是,直接带着戈辉去看大炮了。

十分钟后,戈辉一行四人,被皮特黄带到了大炮车间。

里面已经提前摆好了三门大口径火炮,就等着戈辉来看呢。

成雨指着口径最大的火炮介绍道:“FA-155重型榴弹炮,口径4.85寸(155毫米),40倍身管,最大射程32公里,理射速每分种4到6发,战斗全重8吨,弹重47公斤,编制炮手十人,卡车牵引机动。”最后强调:“目前还在测试中,还没有最终定型。”

“要测试多久?”戈辉问道。

“冬天打不准,测试没意义。”成雨解释道:“具体要测试到什么时候,还不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设计,不论是我们,还是德国工程师,都非常满意。”

戈辉也知道低温影响射击精度的问题,于是问道:“你们的张翼翎的研究员,不是在研究这个问题吗?”

“是的,他带着炸药科的团队,一直在研究这个。”成雨说道:“不过进展不大,有你的指示,他的科研经费一直充足。”

戈辉轻轻点头,他对张翼翎有印象,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要把发射药像用砖砌墙一样,叠加,重组,让发射药在爆炸的瞬间,释放的能量是可控的,节奏是稳定的。

“需要叫他过来吗?”成雨问道:“他天天吃住在工厂里,每天就是食堂、宿舍、车间,三点一线。”

“不打扰他了。”戈辉说道:“没出成果之前,见他,容易给他压力,他研究的是炸药,心态不稳,会出危险的。”戈辉确实很关心这个有韧性的年轻人,关于他的报告,成雨定期发过来。

成雨介绍下一个,他指着迫击炮说道:“FA-120迫击炮,目前已经定型,最远身程8公里,炮弹重13到16公斤,射击精度高。但是自动装弹机和上车的问题,还需要继续研发。”

成雨指着停在边上的剑齿虎d战场运输型,6x6敞篷越野车,继续道:“这辆车的底盘需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自动装弹机基本能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减少故障率。”

“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半自动装弹,不必非要追求自动。”戈辉说道:“还有上车的问题,也要加快速度,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打响,你们的研发进度,不能拖后腿。”

成雨解释道:“其实自动和半自动区别不大,都需要人把炮弹放在指定的引导槽里,也就是说,自动或是半自动,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戈辉轻轻点头,没有再追问这个问题。

成雨继续道:“最迟明年六七月份就能搞定自动装弹和上车的问题。”

“很好,说下一个。”戈辉最想知道的就是FA-122的研发进度。

成雨马上介绍道:“FA-122参考了FA-155和FA-88-q(q是快速移动的意思)的设计,能像FA-88-q那样平射,也能像FA-155那样抛射。但是,还没开始测试,测试得来年三月份开始。”

“你估计一下,什么时候能定型?”戈辉问道:“当然,我也不是催你。”

“保守的估计应该在一九一二年内定型。”成雨说道。

“这个能不能上车?”戈辉说道:“就是成为车载榴弹炮。”

“车载?榴弹炮?”成雨有点头大,这个超纲了,稍微想象一下,就是超难实现的事儿。

“这是以后的事儿,十年以后的事儿,不是一九一二年内的事儿。”戈辉马上安慰道:“你可以把这个当做以后方向,FA-105和FA-122,能上车,尽量上车,快速机动,快速部署,打完就跑,把这个当成目标。”

成雨想了一下,点头,又想了一下,咬牙点头。

“不要有心理压力,那是以后的事儿。”戈辉安慰完,又道:“去看坦克吧!这可是咱们与德国的秘密武器。”

成雨收了关于车载榴弹炮的思绪,带着戈辉一行去了tK车间。

戈辉一行看到了坦克依然是那种看起来不怎么光鲜的样子,甚至有点锈迹斑斑。

成雨解释:“这不是最终量产型号,没必要造的那么好看,能用就行,最用低的成本,做最费钱的测试。”

戈辉点头,没有说什么,等着成雨的下文。

成雨介绍道:“这是黑豹坦克的最新改进型,在黑豹-1-h的基础上,大改而来的黑豹-2型坦克。”

“都有哪些较大的改进啊?”戈辉问道。

成雨介绍道:“首先是dt-1型引擎升级到dt-2,装机寿命提高到1000小时左右,大修时间增加到300小时,但是每100小时需要视情况保养一次。其次是76毫米线膛坦克炮,改进了液压反后坐装置,主要是延长了反后坐行程,进一步减小对炮架的冲击,提升射击精度和射速。最后是行走机构的改进,主要是履带由20寸改成16寸,更窄的履带,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履带变窄了,主动轮、负重轮、导向轮,都要相应的修改,所以改动还是比较大的。”

戈辉点头,不做评价,因为他不懂,不懂就不乱发言。

成雨继续道:“我们还制造了一款行走部分采用扭杆式悬挂的黑豹-2,纯粹是技术验证。已经在努鲁尔虎山里的简易公路游荡了。”

成雨感叹道:“不得不说,冬天是开坦克最好的时节,夏天开坦克简直是灾难。所以,训练主要集中在冬天,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停。”

戈辉也点头,夏天的坦克里,像是坐在蒸笼里。

“幼豹坦克也在改,但都是优化小改,”成雨说道。

“很好!”戈辉简单评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