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340章 批判团结史观 下

第340章 批判团结史观 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官方倡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是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它既反对民族分裂,也反对忽视历史事实、反对放弃原则的下跪式“伪团结”。】

【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与唯物史观背道而驰。正如教员在《矛盾论》中强调的:“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谈“团结”,必然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我们举些例子。团结史观通过偷换概念,将历史上的反侵略斗争污名化为“破坏团结”。例如,有他们声称“岳飞抗金是阻碍统一”。】

【现在他们更是在澎湖海战中进一步把郑成功打成了逆贼。郑成功在父亲、恩师都降清的情况下,甚至面对清廷一度扬言要将郑氏家族“阖门戮于市”的逼迫下,依旧誓死不降,一日未受清爵,一日仍是明臣。】

明朝。

“这郑成功,倒是块硬骨头。”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却带着难掩的动容,“父、师皆叛,身家性命悬于一线,竟能守得住本心。比那些得了大明的爵位,转头就通敌的贰臣强千万倍!”

刘伯温抚须沉吟:“主公,此子最难能可贵者,在于逆势而守。大明江山倾颓,文臣爱钱,武将惜命,他却以一己之力扛着明旗,这等忠义,可比文天祥、陆秀夫。”

“文信公当年兵败被俘,宁死不屈;陆丞相背负幼主投海,以身殉国。”徐达接口道,“这郑成功虽未殉国,却守得更苦——身边无主可依,身后无兵可援,面对的是亲族被戮的威胁,却始终未改其志。这般孤忠,更显难得。”

众人感慨许久,朱元璋突然起身他走到殿中,目光扫过众臣:“传咱的旨意,翰林院即刻修书,将郑成功事迹载入《英烈传》,配享忠臣祠!朕要让后世子孙都知道,我大明的臣子,当有这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

“英雄就是英雄,容不得玷污”。

明末。

郑成功按剑立在崖边,海风卷着未来的惨状撞进心口——无主可依、亲族遭戮,指尖却攥得更紧:“纵使天地皆弃,大明衣冠不能丢!”

身后部将甲胄相叩,有人目含热泪:“将军守的不是一隅土,是汉家魂!”更有人拔剑指天:“便是只剩一兵一卒,也随将军抗清,绝不让胡骑踏碎故国山河!”

【可郑成功的坚持在团结人眼中,这就是不团结鞑子的行为。他们为了团结而忽视了“将郑氏家族阖门戮于市”的残暴,忽视了扬州屠杀,忽视了留发不留头的压迫。忽视一切,只为团结,便将反清的民族英雄打成反贼。】

【这种论调直接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我虽然是学医的,但所有的大学都要教思政的,我自然也是学过的。这门课告诉我们,判断历史进步性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