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 > 第1031章 灶边故影

第1031章 灶边故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师父还说过啥?”周铁山追问。

“还说……”何大清顿了顿,手下的动作慢了些,“还说,做吃食的,眼里得有人。客人是啥身份,干啥营生,就得做啥口味。矿工兄弟吃糙米饭配辣白菜,有力气;学生娃吃甜浆粥配糖火烧,养脾胃。不能一刀切。”

周铁山的拐杖轻轻点了点地:“所以你跟那个赵主任吵,不是为自己,是为那些工人?”

“嗯。”何大清把阳春面捞进碗里,舀上滚烫的骨汤,撒上葱花、虾皮、猪油,最后滴了两滴香油,“您尝尝,还是老味道不?”

周铁山接过碗,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用筷子夹起面条,吹了吹,送进嘴里,慢慢咀嚼着,眼眶忽然就红了:“是这个味……师父的味,聚宝楼的味。”

何大清别过脸,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侧脸发亮:“师兄,您咋知道我在轧钢厂?”

“我在南边听说北平有个何师傅,做的红烧肉放山楂,就猜是你。”周铁山喝了口汤,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当年你总偷着往肉里加山楂,被师父发现,罚你揉了一下午面团。”

“嘿嘿,那时候小,觉得师父太严。”何大清挠了挠头,“后来才知道,师父是怕我坏了规矩——聚宝楼的红烧肉,讲究的是原汁原味,不能乱加东西。”

“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周铁山放下碗,看着他,“你在轧钢厂加山楂,是对的。工人兄弟需要这个,这才是师父说的‘眼里有人’。”

何大清心里一震,像是有块石头落了地。这些天憋在心里的委屈,被师兄这一句话说得烟消云散。他原以为自己是坏了规矩,原来,是守住了师父最看重的东西。

“对了,师兄,您怎么突然来北平了?”

周铁山的目光暗了暗,咳嗽了几声:“南京的面馆拆了,我这身子骨也不行了,想着回北平看看……或许,就在这儿住下了。”

“住下好啊!”何大清眼睛一亮,“院里有空房,我让叶辰给您收拾出来,咱哥俩住一起,天天切磋厨艺!”

“再说吧。”周铁山笑了笑,站起身,“我就是来看看你,见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他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何大清,“这个,给你。”

何大清接过来,沉甸甸的,打开一看,是块磨得光滑的黄铜板,上面刻着“聚宝楼”三个字,边缘还刻着两柄交叉的锅铲——那是聚宝楼的镇店令牌,当年师父说要传给最有出息的徒弟,他和大师兄争了好久,没想到……

“师父临终前偷偷塞给我的,说‘小清子性子烈,得让他知道,手艺是根,规矩是框,别被框住了根’。”周铁山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在,该给你了。”

何大清攥着黄铜令牌,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令牌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师兄,留下吧。”他哽咽着说,“院里有我一口吃的,就有您一口,咱爷俩守着这口锅,再做几十年饭。”

周铁山看着院里嬉笑打闹的孩子们,看着灶台上冒热气的山楂水,看着何大清通红的眼眶,慢慢点了点头,拐杖在地上顿了三下,像是在叩谢这迟来的相聚。

夕阳透过石榴树的缝隙照进来,把两个老头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像极了当年在聚宝楼后厨,两个年轻徒弟并肩站在灶台前的模样。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锅里的山楂水咕嘟作响,甜香弥漫了整个院子,仿佛连时光都慢了下来,在这烟火气里,静静流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