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蓝田血战(中)(1 / 2)
城外沉闷的炮声,如同重锤擂响的战鼓,一声声撞击在蓝田县城每个人的心头。
忠贞营的炮火主要集中轰击东门,硝烟弥漫,砖石飞溅,给城头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伤亡,但这并非主攻方向。
李过立马于城外一处高坡,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雷火营,压制射击!云梯队,准备!”李过的命令简洁有力。
装备着改良版燧发铳的忠贞营火铳手,以严整的三段击队列,向城头倾泻着连绵不绝的铅弹,压得清军几乎无法露头。
与此同时,十几架云梯在刀盾手的掩护下,如同移动的森林,缓缓向城墙逼近。
喊杀声震天动地,营造出一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东门突破的惨烈气势。
城东,吴三桂顶盔贯甲,亲临督战,看着城外明军悍不畏死的攻势,他脸色铁青。
闯营军队的战斗力,远超他的预估,尤其是那些装备精良、火力凶猛的火铳手,让吴三桂心中寒意大盛。
“王爷,东门压力巨大,是否从其他方向调兵增援?”心腹大将杨珅急声道。
吴三桂目光阴沉地扫过城外,又回头望了望城内,特别是城南姜镶所部驻地方向,那里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不!”吴三桂断然否决,“李过这是佯攻,他想吸引我军主力于东门,传令夏国相,让他的人给我死死盯住姜镶部,若有异动,格杀勿论!再令张国柱加强南门、王屏藩加强西门守备,没有本王手令,一兵一卒也不得调动!”
吴三桂并非庸才,他看出明军虽然炮火凶猛,但却没有出全力,他深知内忧大于外患,城内的姜镶乃是风使舵之徒,在此危难之际,他不得不防。
“轰!”
又是一发炮弹命中东门城楼,碎木横飞,一片狼藉,吴三桂眼角抽搐。
这时,跟在吴三桂身边的倒儿吴应麟拱手道:“王爷,李过带来的多是步卒,让末将率一支精锐骑兵出城冲阵,试探李过虚实,若其阵脚松动,必是佯攻无疑,只要让我等近身,必能将其前阵搅个天翻地覆!”
关宁铁骑习惯进攻,如今龟缩城内,实在是让年轻的吴应麟心里憋屈难受。
“糊涂!”吴三桂摇头,“你也不看,李过现在不是当年那个流寇头目了,他麾下也不是一群拿着粪叉的流民。”
他走到垛口,指着城外:
“你看,李过扎营的位置,距离城墙恰到好处,正在我军火炮的最大射程边缘,却又在其改良火炮的覆盖之下,此乃其心机之一。”
“其二,你看他营寨之前的壕沟、拒马,层层叠叠,分明是早有防备,专等我骑兵出城,一旦我等冲出,速度必然受制,届时就成了他火铳兵的活靶子。”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你看看那些火铳手,他们列阵如此之稳,面对城头炮火尚能如此,岂是易与之辈,我敢断言,李过就盼着我们出城野战!”
吴三桂转过身,语气带着一丝无奈:“我关宁铁骑,所长在于野战奔袭,机动破阵。然则,李过此番有备而来,火器犀利,阵型严谨,早已布好口袋等我钻进去。此时出城,非但不能破敌,反而是以我之短,攻彼之长,乃是取死之道!”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为核心的理由:“骑兵乃是我军筋骨,是立足之根本,若在城外折损过甚,即便暂时击退李过,我等在清廷、在这乱世之中,还有何资本可言,没了骑兵,我等与待宰羔羊何异。”
吴应麟闻言,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顿时清醒过来。
他明白了吴三桂的意思,守城,损失的主要是步兵和物资,虽然被动,但核心的骑兵力量得以保存。
一旦需要突围或将来转战,这支骑兵就是最后的保障。而出城浪战,很可能将这支起家本钱彻底葬送。
他们作为清廷降将,必须要保存实力。
吴三桂最终沉声道:“传令下去,紧闭四门,全力固守,依托城防,消耗李过兵力。我们的城墙,就是抵消他火器优势最好的屏障!我们的骑兵,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用在最关键的刀刃上!”
~~~~
就在吴三桂做出决断的同时,城南姜镶军营内,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炮声和喊杀声清晰地传来,营中将士皆已披甲执锐,暗中集结,姜镶握紧了手中的战刀,手心微微出汗。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王爷,吴三桂派夏国相部监视我们,营外多了不少游骑哨探。”部将低声禀报。
姜镶冷哼一声:“果然信不过我们,无妨,计划不变!王辅臣!”
“末将在!”一人应声出列,他身形魁梧,眼神中带着一股桀骜与狠厉,正是以勇武著称的“马鹞子”王辅臣。
“你率本部精锐,以‘奉命增援东门’为名,强行出营,若夏国相阻拦……”姜镶眼中杀机毕露,“就给我杀出去,直扑东门,配合城外大军,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得令!”王辅臣毫无惧色,反而露出兴奋的神情。
“其余人等,随我直取吴三桂的督师行辕!擒杀国贼,就在今日!”
“杀!”
计划已定,再无回头路。
王辅臣一马当先,率领数百名心腹死士,冲出营门,径直朝着东门方向而去。
果然,没走多远,便被夏国相率领的人马拦住去路。
“王辅臣!尔等欲往何处?未有王爷钧旨,任何人不得擅动!”夏国相横刀立马,厉声喝道,他奉吴三桂严令,务必看住姜镶部。
王辅臣咧嘴一笑,带着几分痞气:“夏将军,东门吃紧,王爷危在旦夕,我等奉命前去增援,你敢拦我?延误了军机,你担待得起吗?”
“奉命?奉谁的命?手令何在?”夏国相丝毫不让。
“手令?这就是手令!”王辅臣猛地举起手中长枪,暴喝一声,“兄弟们,冲过去!挡路者,死!”
话音未落,他已催动战马,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夏国相。
身后士卒也发一声喊,悍然冲向对面拦路的军队。
夏国相又惊又怒,他没想到王辅臣竟敢直接动手,仓促间举刀迎战。
两股洪流瞬间冲撞在一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王辅臣勇不可挡,长枪翻飞,接连刺倒数名吴兵,直取夏国相。
夏国相也是沙场宿将,奋力抵挡,双方人马战作一团。
这边内讧刚起,另一边,姜镶已亲率主力,直扑吴三桂的行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