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学宫立,人才用之不竭(1 / 2)
金秋十月,邺城东郊。
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已然矗立起一片崭新的建筑群。
青砖灰瓦,檐牙高啄,虽不似皇宫般富丽堂皇,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正门之上,一块巨大的匾额以遒劲的笔法书写着四个大字,“冀州学宫”。
今日,正是学宫正式开宫讲学的日子。
学宫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旌旗招展。
除了李响、蔡邕以及冀州一众官员、世家代表外,更引人注目的是那数百名从各地赶来的学子。
他们身着各式衣衫,有的锦衣华服,出自世家。
有的布衣草履,显是寒门。但此刻,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
吉时已到,钟磬齐鸣。
李响一身州牧官服,立于高台之上,声若洪钟:
“今日,冀州学宫立!本宫宗旨,唯在‘求真’、‘务实’二字!无论尔等出身为何,入此学宫,便当以探求真理、经世济民为己任!学宫内,不唯经义,更有律法、算数、农工、水利、格物等诸多学科。望诸位潜心向学,他日学有所成,不仅为自身谋前程,更当为冀州谋福祉,为天下开太平!”
李响的话言简意赅,却掷地有声,清晰地传递出学宫与旧式书院截然不同的理念。
台下学子闻言,大多面露兴奋与激动。
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厌倦了皓首穷经却无益于世的空谈,李响提出的“务实”与诸多新学科,正契合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神武侯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