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学宫立,人才用之不竭(2 / 2)
“学生定当刻苦攻读,不负侯爷与蔡祭酒厚望!”
台下响起阵阵欢呼与应和之声。
紧接着,身为祭酒的蔡邕登台,宣布学宫规制与授课安排。
他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严,引经据典又不忘结合实际,尽显大儒风范。
当他宣布将由自己亲自讲授《诗经》与《礼记》,并已邀请到多位名士大家分授各科时,台下更是掌声雷动。
开宫仪式结束后,学子们按照事先分好的学舍与班级,井然有序地进入各自的讲堂。
朗朗读书声与师者授课声,很快便从这片崭新的建筑中传出,为古老的邺城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朝气。
李响与蔡邕并肩站在学宫最高的楼阁上,俯瞰着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伯父,辛苦您了。”李响由衷道,他心中亦是惊喜,有了这学宫,他便有了用之不竭的人才了。
学宫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步入正轨,蔡邕居功至伟。
蔡邕捋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能看到如此多英才汇聚于此,听到这济济一堂的读书声,老夫便是再辛苦也值得。此情此景,方是盛世之兆啊!”
然而,冀州学宫的兴盛,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洛阳,司空府邸。
袁逢面色阴沉地将一份来自冀州的密报拍在案几上,对坐在下首的袁隗、袁基等族中核心成员怒道:
“李响小儿,安敢如此!开设学宫,混淆贵贱,竟欲动摇我世家根基!还有那蔡伯喈,枉为大儒,竟助纣为虐!”
袁隗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兄长息怒。李响此计,甚是毒辣。他以商盟笼络冀州豪强,以利诱之。如今又设学宫,广纳寒门,以名位诱之。长此以往,冀州上下,岂不尽归其心?我袁氏在冀州的诸多安排,恐将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