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72章 西线烽烟

第472章 西线烽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西域的局势,如同被投入烈火的干柴,因罗马与大食之间再也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轰然引爆。

希拉克略皇帝在收到马库斯·奥勒留斯关于与大唐交涉不利的详细报告后,终于不再犹豫。他深知,一旦让大食彻底消化波斯,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元气大伤、且拥有富庶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罗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趁大食主力尚在波斯东部山区与伊嗣俟残部纠缠之际,收复失地,重振帝国声威。

罗马军团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希拉克略亲率主力,自君士坦丁堡出发,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兵锋直指几年前被大食夺取的安条克等叙利亚重镇。同时,他命令亚美尼亚和拉齐卡的附庸军队协同进攻,牵制大食北翼。

奥马尔哈里发面对罗马的全面进攻,并未惊慌。他一方面严令哈立德·本·瓦利德尽快解决呼罗珊的波斯残军,回师西援;另一方面,任命另一位名将阿慕尔·本·阿斯为叙利亚方向统帅,集结大食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兵力,依托城池和沙漠边缘的有利地形,节节抵抗,迟滞罗马军团的推进。

两大帝国之间酝酿已久的全面战争,终于在西起地中海东岸,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广阔战线上,猛烈地爆发了。烽烟遍地,血流成河,整个西方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龟兹,西域巡阅使行辕。

魏王李意站在巨大的西方地图前,听着来自各方如同雪片般飞来的战报,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神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郭都护,”李意下令,“立刻以西域大都护府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告知西域诸国,罗马与大食之战,乃其两国纷争,我大唐秉持中立,唯愿战火勿要波及西域,伤及无辜商旅百姓。令各部加强边境巡守,凡有溃兵、流民欲入境者,需严加盘查,收缴武器,妥善安置,绝不容其滋扰地方。”

这道命令,看似中立,实则划清了界限,避免了西域被战火波及,同时也将潜在的混乱因素挡在门外。

“玛丽参赞,”李意转向玛丽,“你的商队,现在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我要你动用一切资源,严密监控交战双方的兵力调动、物资消耗、胜负情况,尤其是哈立德所部的动向。同时,加大对双方控制区内的商贸活动,尤其是……军需物资,如优质铁料、皮革、药材的贸易。价格,可以随行就市,适当上浮。”

玛丽公主心领神会,这是要让商队在这场大战中两头获利,同时收集最关键的情报。“殿下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另外,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向呼罗珊的伊嗣俟,提供一些更‘直接’的帮助?比如,派遣一些‘退役’的军官,以私人顾问的身份……”

李意赞许地点了点头:“可。但务必隐秘,身份要干净。告诉伊嗣俟,这是他最后的机会,若能在哈立德回师前,再多支撑一段时间,甚至发起一些局部反击,牵制更多大食兵力,待罗马与大食两败俱伤之时,或许……波斯尚有复国之望。”他给出了一个看似美好却遥不可及的承诺,旨在最大限度地榨取波斯残部的利用价值。

“艾琳参赞,”李意最后对艾琳说道,“加强对西域诸国的联络,尤其是那些与吐蕃接壤的邦国。重申大唐的保护承诺,但也要让他们清楚,大唐的庇护,建立在他们的忠诚与贡献之上。可以暗示他们,若能在物资、向导等方面为大都护府提供便利,将来商路利益分配,大唐必不会亏待他们。”

艾琳柔声应下:“是,殿下。我会与父王及其他国王仔细商议,确保西域与大唐同心同德。”

李意的布局,层层递进,稳扎稳打。他利用罗马与大食的死斗,一方面巩固大唐在西域的绝对主导权,另一方面通过商贸和有限度的暗中支持,最大化地获取利益并影响战局,为将来可能的两虎俱伤后、大唐的西进铺平道路。

与此同时,退守呼罗珊山区的伊嗣俟国王,在收到了魏王李意那封充满“鼓励”和“承诺”的密信,以及又一批以“私人渠道”送达的弩箭和铠甲后,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尽管处境依然艰难,但他看到了延续波斯国祚的一线希望。

他按照唐军“顾问”的建议,不再一味死守,而是利用山地地形,组织起小股精锐部队,不断袭扰围困他的大食军队的后勤线,甚至尝试发动了几次成功的夜袭,焚毁了对方几处重要的粮草囤积点。虽然无法改变大局,但确实有效地牵制了哈立德的部分兵力,使其无法迅速抽身回援西方主战场。

哈立德·本·瓦利德对此极为恼怒,却又无可奈何。呼罗珊的山地如同泥潭,让他这柄“安拉之剑”难以尽情挥舞。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开始显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