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92章 龙旗扬威

第492章 龙旗扬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岭南,“南海水师”演练海域。

那支不明船队在远处逡巡两日,始终与大唐水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他们船只体型较小,航速快,队形散乱,看似海盗,但其进退之间又隐隐透着章法,更像是在执行侦察和骚扰任务。

张岱站在“定远号”船头,举着单筒望远镜,眉头紧锁。他判断,这绝非寻常海寇,极有可能是受阿拉伯商人雇佣、或者干脆就是某些敌对势力伪装的海上武装,意图试探新生大唐水师的虚实。

“传令,‘海鲨’第一、第二分队前出驱离!‘海龙’本队保持阵型,强弩准备,没有本将命令,不许接舷!”张岱果断下令。他需要震慑对手,但更要避免在情况不明时陷入混战。

六艘“海鲨级”快船如同离弦之箭,脱离本阵,呈钳形向那支不明船队包抄过去。对方见唐军主动出击,并未硬拼,而是利用速度优势,迅速转向,向更深的海域退去,期间还不时回身发射几支火箭,试图挑衅。

“海鲨”分队紧追不舍,以强弩还击,箭矢如雨,虽未击沉敌船,但也成功将对方逼退数十里,直至其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际。

“穷寇莫追,收队!”张岱见好就收,命令“海鲨”分队返航。这次短促交锋,虽未取得歼敌战果,但成功展示了唐军水师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远程打击优势,更重要的是,摸清了对方“欺软怕硬、擅长骚扰”的战术特点。

返回广州后,张岱立即将与不明船队遭遇的情况详细禀报太子李琮,并建议:“殿下,南海局势复杂,敌暗我明。我水师新成,当以巩固航线、保护商站为首要。可划定重点巡防区域,建立烽燧哨塔体系,并派遣伪装商船,主动侦察,摸清这些海上硕鼠的巢穴所在,再图犁庭扫穴!”

太子李琮采纳了张岱的建议,一方面命令水师加强琼州至占城航线的巡逻,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在关键岛屿建立补给点和了望哨。同时,他也将南海出现有组织海上威胁的情况,再次急报长安。大唐与潜在对手在南海的暗斗,逐渐转向明面上的航线争夺与力量对峙。

东洲,唐城。

刘仁轨颁布的严禁人祭法令,在各部落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有阿兰成功救治“林鹿部”大巫师的事例在前,但千年传承的信仰与习俗,并非一纸法令就能彻底根除。一些偏远部落仍在暗中进行着小规模的祭祀活动,只是更加隐蔽。

韩猛与阿兰意识到,单纯禁止并非长久之计,必须为这些古老的仪式寻找替代品,满足部落民众的精神需求。他们与杜环及格物院的学者商议后,提出了“移风易俗”之策。

他们选取了几个与土着传统节日相近的黄道吉日,由唐城官方组织盛大的“丰收祭”、“山神祭”、“河伯祭”。在这些新的祭祀仪式中,不再使用活物或人牲,而是以雕刻精美的木偶、绘制繁复的图腾面具,以及五谷、牲畜、美酒作为祭品。仪式过程融合了唐人的礼乐和土人的歌舞,由阿兰和各部酋长共同主持,祈求风调雨顺、部落安康。

起初,一些守旧的土着长老对此嗤之以鼻。但当他们看到新的祭祀仪式同样庄严肃穆,且之后部落确实连续获得丰收、少有疾病后,态度逐渐转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土人,他们对唐城带来的新事物接受更快,也更乐于参与这种不再血腥、反而充满欢庆氛围的新式祭祀。

唐城官方还鼓励各部将原本用于献祭的财富,转而投入到修建公共谷仓、挖掘水渠、培养巫医学徒等实事上。渐渐地,新的祭祀传统开始取代旧的陋习,东洲的社会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更深层次的演变。文化的融合,不再仅仅是表面的通婚和语言学习,更触及到了精神信仰的核心。

西域,龟兹以北戈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