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第501章 金洲商潮,万国汇流

第501章 金洲商潮,万国汇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楚国住得习惯吗?”郑和问道。

金砂点点头,嘴里塞满了粥,含糊不清地说:“学堂……好。先生教我们……算数,还有……造船。”他指了指窗外掠过的蒸汽马车,“我学会了……这个,回去教族人。”

郑和笑了。楚尘陛下说得对,把种子和技术带过去,比带多少黄金都有用。

到了皇宫,楚尘正在御花园里等着他们。金砂一见到楚尘,就学着楚国臣子的样子,笨拙地行了个礼,把脖子上的金项链摘了下来——那是用金洲最纯净的黄金打造的,上面串着几颗彩色的贝壳,是首领让他带给楚尘的礼物。

“陛下,这是父亲给的。”金砂仰着小脸,认真地说,“他说……楚国的铁船,比鲨鱼还快,楚国的稻种,比玛卡还顶饿。以后……我们每年都送黄金,换铁船和稻种。”

楚尘接过项链,掂量了一下,又笑着挂回金砂脖子上:“这个你自己留着。想要铁船和稻种,不用拿黄金换,楚国送你们。”他转身对身后的内侍说,“去把工部新造的那艘小蒸汽船模型拿来,给金砂看看。”

很快,内侍捧着一个精致的船模回来——那是一艘缩小版的“楚风号”,连烟囱里都能冒出袅袅青烟。金砂眼睛都看直了,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手指在船舷上轻轻摩挲着,嘴里不停地说:“真漂亮……比我们的独木舟厉害多了。”

“等你学会了造船,”楚尘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就可以自己造这样的船,把金洲的玛卡运到楚国,也把楚国的丝绸运回去,好不好?”

金砂重重地点头,小脸上满是坚定:“好!我一定学会!”

看着金砂抱着船模爱不释手的样子,楚尘对郑和说:“下个月让商队带一批农具过去,再派十个农技师,教金洲人种水稻。告诉首领,等秋收了,我派使者去参加他们的丰收节。”

“臣遵旨。”郑和躬身应道。

从皇宫出来时,夕阳正染红了半边天。郑和站在宫门口,看着金砂抱着船模,跟在侍卫身后向学堂走去,小小的身影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忽然觉得,这趟金洲之行,最珍贵的收获不是那些黄金,而是这个愿意走出部落、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孩子。

接下来的几个月,去金洲的商队一趟比一趟热闹。楚国的丝绸、瓷器、铁器,大秦的琉璃、毛织品,安息的香料、地毯,大食的珠宝、药材,源源不断地运往金洲;而金洲的黄金、玛卡、红木,则通过蒸汽船运到各国,变成了长安街头上的新玩意儿——用金洲红木做的家具,用玛卡做的点心,甚至还有工匠用金洲黄金打造了一套餐具,摆在酒楼最显眼的位置,引得食客们争相拍照。

泉州港的蒸汽船厂也热火朝天。工匠们日夜赶工,第一艘新造的“金洲号”在三个月后顺利下水,比“楚风号”载重更大,速度更快,还特意加装了冷藏舱,能把金洲的热带水果新鲜地运回楚国。

马可的父亲带着大秦商队第一次登上金洲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贸易站周围已经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木屋,楚国农技师正带着土着们开垦梯田,田埂上插着写有“楚稻一号”的木牌;不远处的铁匠铺里,楚国铁匠正在教土着们打造铁犁,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土着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这哪里是蛮荒之地啊,”老马可感慨道,“简直是第二个楚国!”

易卜拉欣则在金洲开了家香料铺,把大食的乳香和金洲的香料混合在一起,调出一种奇特的香味,在楚国卖得异常火爆。他写信给家人:“这里的人虽然皮肤黑,但比大秦人爽快,比安息人诚信,跟他们做生意,比走丝绸之路还赚钱!”

而金砂的父亲,那位高大的金洲首领,也学会了用楚国的算盘算账。当他第一次算出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三倍时,激动地抱着楚国农技师转了三个圈,用刚学会的楚语大喊:“楚国,好!朋友,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年。当金洲的第一茬楚稻成熟时,郑和再次率领船队来到金洲。这一次,他带来了楚尘的礼物——一座用琉璃建造的学堂,还有一百名楚国的教书先生。

开学典礼那天,金洲的土着们都穿上了楚国送来的棉布衣裳,聚在学堂前的空地上。金砂穿着楚国的学生服,站在台上,用流利的楚语向族人介绍楚稻的种植方法。阳光透过琉璃屋顶照下来,在他身上洒下五彩的光斑,像披上了一件彩虹织成的衣裳。

郑和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楚尘陛下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强大,不是让别人怕你,而是让别人愿意跟着你变好。”

远处的海面上,“金洲号”正鸣着汽笛,准备返航。甲板上,来自各国的商人互相打着招呼,搬运着货物,不同的语言在海风里交织成一片和谐的声浪。

郑和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片曾经隔绝的大海,因为这些来来往往的船只,这些不同肤色的笑脸,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