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炮轰汗帐(2 / 2)
炮轰前的最后核查,是确保万无一失的关键——也先帖木儿检查炮位、弹药、引火物,巴图额尔敦确认各队状态,驿卒传递那拉珠尔的最终指令,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确认,避免因微小疏漏影响炮轰效果,紧张的氛围在晨光中愈发浓烈。
也先帖木儿的核查聚焦“炮队细节”——他逐一检查每门炮的炮位是否偏移:“这门炮的土堆被风吹塌了一点,再堆高些,防止反冲;那门炮的瞄准标木杆松了,用铜销重新固定。”炮手们立刻按要求调整,动作熟练而迅速。他还检查弹药的摆放:“石弹要放在炮口左侧,方便填弹;油脂袋与火折子放在右侧,别弄混,填弹后立刻引火,别耽误时间。”
巴图额尔敦的核查则针对“各队状态”——他走到步兵盾阵前,拍了拍一名年轻步兵的盾:“盾要扎紧,别松动,叛军的箭矢很猛,松了会被射穿。”年轻步兵用力将盾往下按了按:“将军放心,我扎得很牢!”他又走到虎卫旁,看了看他们的马蹄麻布:“麻布没松动,冲锋时别发出声响,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孛鲁台道:“将军放心,虎卫已准备好,就等哨笛了!”
驿卒从黄草谷中军帐赶来,带来那拉珠尔的最终指令:“将军令,五更前发起炮轰,务必一举破帐,擒住也速蒙哥,若遇抵抗,可酌情增加炮轰次数,不必顾虑帐内财物,以平叛为重。”巴图额尔敦接过指令,对驿卒道:“替我回禀父亲,各队已就位,炮轰即刻开始,定不辱命!”驿卒领命,快马返回,马蹄声渐渐远去。
最后,也先帖木儿让炮手进行“填弹演练”——不点燃引火物,只将石弹填入炮膛,再取出,熟悉填弹节奏:“填弹时要两人配合,一人扶炮身,一人填弹,动作要快,别让石弹磕碰炮口,”帖木格示范着,“填弹后,立刻将油脂袋放在引火孔旁,火折子吹燃,随时准备点燃。”炮手们反复演练,填弹速度越来越快,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漏刻的水滴落在“四更五十五分”,巴图额尔敦抬手示意:“停止演练,准备炮轰!”炮手们立刻停止动作,将石弹填入炮膛,油脂袋放在引火孔旁,火折子吹燃,火星在晨光中闪烁。也先帖木儿蹲在最左侧的炮前,对炮手们道:“听我口令,一起引火,别慌,精准命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汗帐的木门上,一场决定西北平叛成败的炮轰,即将拉开序幕。
首轮炮轰的实施,如惊雷破夜——炮手们按也先帖木儿的口令点燃引火物,五门虎蹲炮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石弹裹挟着风声飞向汗帐,巴图额尔敦高声喊出“苍狼之法,当随虎爪而新”的口号,士气大振,叛军在炮声中惊慌失措,汗帐木门出现裂痕,首轮炮轰收效显着。
“点燃!”也先帖木儿一声令下,五名炮手同时将燃着的火折子凑向引火孔——油脂遇火瞬间燃烧,火焰顺着引火孔窜入炮膛,“轰!轰!轰!”连续五声巨响,震得地面微微颤抖,炮口喷出浓密的烟雾,遮住了晨光,石弹在烟雾中划出五道弧线,直奔汗帐木门。
巴图额尔敦勒住战马,拔出玄铁刀,指向汗帐,高声呐喊:“苍狼之法,当随虎爪而新!兄弟们,破帐擒贼!”士兵们齐声呼应,呐喊声盖过了炮声的余响,步兵盾阵中的士兵们握紧盾牌,虎卫们的呼吸愈发急促,骑兵们也盯着暗门出口,随时准备拦截逃跑的叛军。
石弹相继命中汗帐木门——第一枚石弹砸在木门左侧,留下一个碗口大的凹痕;第二枚命中中心,木门剧烈晃动,木屑飞溅;第三枚砸在右侧,与第一枚的凹痕形成呼应;第四、五枚则砸在同一处,“咔嚓”一声,木门出现一道三寸长的裂痕,裂痕处还在不断扩大。帐内传来叛军的惊叫与混乱的脚步声,显然也速蒙哥与亲信们被炮声吓得慌了神。
烟雾渐渐散去,也先帖木儿立刻让人检查弹着点:“很好!五枚石弹都命中了,木门已有裂痕,再轰一轮,定能将其轰开!”帖木格带着炮手们快速清理炮膛,准备填入新的石弹:“炮膛温度很高,清理时要小心,别烫伤手!填弹要快,叛军可能会趁机冲出来!”工匠们则递上新的油脂袋与火折子,确保第二轮炮轰能快速展开。
帐内的也速蒙哥此刻已没了之前的嚣张——他坐在虎皮椅上,脸色苍白,手中的弯刀掉在地上,亲信们围在他身边,有的主张“从暗门逃跑”,有的则说“拼了”,却没人敢主动出去抵抗。“外面的炮太猛了……咱们根本挡不住……”一名亲信颤抖着道,“也速蒙哥大人,还是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速蒙哥看着晃动的木门与不断扩大的裂痕,眼中满是绝望,却仍嘴硬:“慌什么!咱们还有亲卫,他们冲进来,就跟他们拼了!”
第二轮炮轰的调整与实施,针对首轮弹着点优化——炮手们微调炮口角度,将所有炮口对准木门的裂痕处,确保石弹能集中轰击同一位置,也先帖木儿亲自校准每一门炮的瞄准标,巴图额尔敦则加强对叛军的警戒,防止其在炮轰间隙突袭,最终第二轮炮轰成功轰开汗帐木门,为虎卫冲锋扫清障碍。
角度调整聚焦“集中火力”——也先帖木儿让炮手们将炮口均对准木门的裂痕处:“首轮已打开缺口,第二轮集中轰击这里,石弹的冲击力会更大,能更快轰开木门,”他用手指着裂痕,“你们看,裂痕从中心延伸到右侧,集中轰击中心,就能让裂痕扩大,木门自然会塌。”炮手们趴在地上,通过瞄准标反复确认角度,帖木格则用测角仪复核:“这门炮角度偏了一寸,再往左调一点;那门炮正好,固定炮身。”
警戒加强则针对“叛军突袭”——巴图额尔敦派五十名虎卫,悄悄靠近汗帐周围的草丛,与之前的探子汇合,监视帐内动静:“叛军可能会在咱们调整炮位时,从帐门或暗门冲出,你们要盯紧,一有动静就发信号,”他对虎卫们道,“别靠太近,帐内可能有弓箭手,注意安全。”虎卫们点头,趴在草丛中,目光紧盯着汗帐的门与窗户,手中的短刀已出鞘。
弹药填入时,工匠们特意挑选了重量稍重的石弹:“重石弹冲击力更大,能砸开木门,”一名老工匠道,“但填弹时要更小心,别卡壳,不然会耽误时间。”炮手们两人一组,一人扶稳炮身,一人用力将石弹填入炮膛,动作比首轮更快,也更默契——他们知道,这一轮炮轰,将决定战斗的胜负。
“点燃!”也先帖木儿再次下令,五门虎蹲炮又一次发出轰鸣,这一次的声音比首轮更响,石弹如五道黑色的闪电,直奔汗帐木门的裂痕处。第一枚石弹命中裂痕中心,裂痕瞬间扩大至一尺;第二枚紧随其后,木门“吱呀”作响,开始倾斜;第三枚砸在倾斜的木门上,“轰隆”一声,木门终于塌倒在地,扬起的木屑中,汗帐内的景象暴露在众人眼前——叛军亲卫们乱作一团,有的躲在帐柱后,有的则朝着暗门方向逃跑。
巴图额尔敦看到木门倒塌,立刻对小旗手道:“吹冲锋哨!”小旗手吹响“三长”的哨笛,哨笛声在战场上回荡,孛鲁台率先带着虎卫冲锋:“冲啊!擒住也速蒙哥!”虎卫们如潮水般冲向汗帐,玄铁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帖木格的步兵也紧随其后,盾阵散开,士兵们手持短刀,清理帐外的残敌;博罗的骑兵队则加强了暗门的封锁,弓箭手上弦,随时准备射击。
叛军的慌乱应对与最终溃败,在木门轰开后达到顶峰——也速蒙哥试图组织亲卫抵抗,却无人响应,亲卫们纷纷弃械逃跑,有的冲向暗门,有的跪地投降,也速蒙哥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被虎卫擒获,叛军的抵抗彻底瓦解,汗帐之战以元军胜利告终。
木门塌倒的瞬间,也速蒙哥大喊:“都别跑!跟他们拼了!谁杀了巴图额尔敦,我赏他十顷牧地!”可亲卫们早已没了斗志,有的甚至直接扔掉兵器,跪地求饶:“别杀我!我是被强征来的!”只有几名死忠亲卫,拔出弯刀,冲向虎卫,却被玄铁刀砍中手臂,弯刀落地,惨叫着被制住。
也速蒙哥见无人响应,便转身朝着暗门方向逃跑——暗门在帐内东侧的帐柱后,他推开帐柱旁的木板,露出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道,刚要钻进去,却被冲进来的巴图额尔敦拦住:“也速蒙哥,哪里跑!”巴图额尔敦的玄铁刀直指他的咽喉,也速蒙哥吓得腿一软,瘫倒在地,口中还在求饶:“别杀我!我投降!我愿意归顺朝廷!”
帐外的叛军亲卫,看到汗帐木门被轰开,虎卫冲了进去,也纷纷放弃抵抗——有的跪在地上,双手抱头;有的朝着后山逃跑,却被博罗的骑兵拦住,弓箭射中战马,摔在地上,被骑兵擒住;还有的试图藏在空营帐中,却被步兵搜出,捆缚起来。帖木格带着步兵,逐一清理汗帐周围的残敌,收缴丢弃的兵器,防止有叛军隐藏。
巴图额尔敦让虎卫将也速蒙哥捆缚起来,押出汗帐——也速蒙哥的皮甲歪斜,头发散乱,早已没了之前的威风,士兵们看到他被擒,纷纷欢呼起来。巴图额尔敦走到他面前,冷声道:“也速蒙哥,你勾结阿鲁台叛乱,劫掠部民,今日被擒,还有何话可说?”也速蒙哥低着头,声音颤抖:“我……我认罪……求将军饶我一命……”
帐内的清理工作同步进行——虎卫们搜出阿鲁台留下的书信(之前阿鲁台已从另一通道逃跑,留下也速蒙哥断后)、粮草账本与军械清单,这些都将作为叛乱的证据;工匠们则检查帐内是否有其他暗门或陷阱,确保无遗漏。孛鲁台拿着书信,走到巴图额尔敦面前:“将军,阿鲁台跑了,留下也速蒙哥断后,书信里提到他要去阿尔泰山,投靠忽都鲁帖木儿。”巴图额尔敦点头:“立刻派人将书信送给父亲,请求追击阿鲁台,绝不能让他逃脱!”
炮轰后的初步控制与战果清点,是平叛之战的重要节点——巴图额尔敦组织士兵清理战场、清点俘虏与战利品、安抚被俘的叛军士兵,同时向那拉珠尔传递“汗帐已破、也速蒙哥被擒”的捷报,为后续追击阿鲁台与安抚部民做好准备,体现“平叛需狠、治民需仁”的理念。
战场清理由帖木格的步兵负责——士兵们将倒塌的汗帐木架搬到一旁,清理地上的木屑与石弹碎片;将叛军的尸体抬至指定区域,等待后续掩埋;对受伤的叛军士兵,派军医进行诊治,确保他们不会因失血过多死亡。“清理时要仔细,别留下兵器或陷阱,防止后续有人受伤,”帖木格道,“对受伤的叛军,要一视同仁,别虐待他们,咱们是平叛,不是杀戮。”
战果清点在汗帐前的广场上进行——俘虏方面,擒获也速蒙哥及其亲信将领八人,叛军士兵三百余人;战利品方面,缴获弯刀五百余把、长矛八百余支、青稞两千石、干草五千斤,还有阿鲁台留下的牧地文书与叛乱书信;武器损毁方面,虎蹲炮无一损坏,步兵伤亡二十人,虎卫伤亡十五人,骑兵无伤亡。巴图额尔敦看着清点册,对身边的吏员道:“记录要详细,尤其是叛乱书信与牧地文书,这是定罪的关键。”
被俘叛军士兵的安抚则体现“治民需仁”——巴图额尔敦让张谦派来的粮草队,给被俘士兵分发青稞饼与水:“你们中很多人是被强征来的,只要真心归顺,朝廷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还会给你们分牧地,让你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他对士兵们道,“若有人愿意加入朝廷大军,平定阿鲁台,还能获得赏赐;若想回家,等战事结束,便会派人送你们回去。”被俘士兵们听后,纷纷点头,眼中露出感激的神色,不少人表示愿意归顺。
捷报传递由三名亲信驿卒负责——他们带着“汗帐已破、也速蒙哥被擒”的消息,快马前往黄草谷中军帐,同时带去阿鲁台逃往阿尔泰山的情报,请求那拉珠尔下令追击。驿卒们策马疾驰,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划出三道直线,他们知道,这封捷报不仅是战斗的胜利,更是西北草原安稳的希望。
最后,巴图额尔敦下令在汗帐原址旁搭建临时营帐,用于关押也速蒙哥及其亲信,同时作为后续指挥的据点:“派五十名虎卫看守临时营帐,别让也速蒙哥逃跑;再派一百名步兵,在周围设哨卡,防止阿鲁台的残部反扑,”他对将领们道,“咱们不能松懈,阿鲁台还没被擒,平叛之战还没结束,要继续做好准备,随时待命追击!”将领们齐声领命,广场上的士兵们也开始有序忙碌,汗帐之战虽已结束,但西北平叛的征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