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鬼差罢工(2 / 2)
婉宁点头:“日后须得更加小心。明日我陪公子去刘婆婆家寻找碎片。”
次日清晨,李文渊与婉宁来到城东杨柳胡同。果然见第三家门前有棵大柳树,但门户紧闭,似无人居。
向邻人打听,才知刘婆婆猝死后,其子刘三霸占房产,终日赌博酗酒,不务正业。
二人等到晌午,才见刘三醉醺醺回来。李文渊上前说明来意,刘三瞪眼道:“什么纸片?老子不知道!快滚!”
婉宁悄声道:“公子,我用隐身法入内寻找,你拖住他。”说罢消失不见。
李文渊便与刘三周旋:“刘兄,那纸片或是你母亲遗物,留个念想...”
刘三怒道:“念想个屁!那老不死的什么都没留下!”竟挥拳打来。
李文渊虽是书生,但年轻力壮,抓住刘三手腕:“刘兄何必动粗?”
正纠缠间,婉宁现身,手中拿着片金纸:“找到了!”却脸色突变:“不好!快走!”
只听一声怪笑,四周忽然涌出许多夜叉,将院子团团围住。为首的老夜叉狞笑:“苏婉宁,李文渊,恭候多时了!交出生死簿碎片!”
原来这是陷阱!刘婆婆被夜叉控制,故意引他们前来!
婉宁将碎片塞给李文渊:“公子快走!我挡住他们!”说罢口念咒语,白绫飞舞,与夜叉斗在一处。
李文渊不肯独逃,捡起木棍助战。但他一介书生,怎是夜叉对手?不几合便被击倒在地。一夜叉举起钢叉,向他心口刺来!
危急时刻,忽闻雷霆怒喝:“妖魔敢尔!”一道金光射来,将那夜叉击飞。但见一黑袍官员从天而降,面如黑铁,目若铜铃,手持判官笔,正是地府判官!
判官挥笔书写,空中出现“敕令”二字,金光四射,夜叉纷纷惨叫倒地。老夜叉惊道:“判官!你竟敢现身!”判官冷笑:“本官虽与阎君有隙,却不容尔等祸乱阴阳!”说罢大喝一声,所有夜叉皆被收入袖中。
婉宁忙拜倒在地:“参见判官大人。”
判官扶起她:“苏姑娘请起。多谢你与李公子守护碎片。”又对李文渊道:“李公子仁义勇敢,本官佩服。”
李文渊惊魂未定:“判官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判官叹道:“此地不宜久留,请随我来。”袖袍一展,三人瞬间移至一处山洞。
洞中烛火通明,堆满卷宗。判官道:“此乃本官暂居之处。当日负气出走,实属不该。如今见阴阳大乱,心中愧疚,故暗中收集碎片,欲戴罪立功。”
婉宁道:“大人可知阎君为何刁难于您?”
判官苦笑:“后来才知,那琉璃盏乃西王母所赐,关系三界平衡。阎君并非真要罚我,只是考验我能否担当大任。可惜我一时糊涂...”
李文渊问:“如今该如何是好?”
判官道:“须得集齐所有生死簿碎片,重订秩序。但碎片散落各处,有的在阳间,有的在阴司,甚至有的被大妖吞噬。本官需得你们相助。”
婉宁道:“义不容辞。”
李文渊也道:“愿尽绵薄之力。”
判官大喜:“好!本官赐你们阴阳通牒,可自由出入阴阳两界。”遂取两道符咒予二人,“当前最紧要的,是寻回被黑山老妖吞食的碎片。这老妖法力高强,需智取不可强攻。”
三人商议良久,定下计策。
次日,黑山脚下出现一顶花轿,李文渊扮作新郎官,婉宁扮作新娘子,判官扮作轿夫。吹吹打打走向老妖洞府。
小妖拦住去路:“何处来的?”
判官笑道:“我家公子小姐今日成亲,特来献礼于老佛爷,求个保佑。”
小妖通报后,引三人入洞。只见洞中白骨累累,黑山老妖高坐石台,獠牙外露,十分狰狞。
老妖嗡声道:“有何礼物献上?”
判官使个眼色,李文渊捧上个锦盒:“此乃家传夜明珠,献与老佛爷。”
老妖打开锦盒,顿时珠光宝气。正欣喜时,判官突然现出真身,判官笔直点老妖眉心:“妖孽!交出生死簿碎片!”
老妖一惊,随即狂笑:“判官!你自己送上门来!”张口喷出黑烟,洞中小妖一拥而上。
婉宁掀开盖头,白绫飞舞,护住李文渊。判官与老妖斗法,洞中石崩地裂。
老妖法力高强,判官渐感不支。危急时,李文渊忽生一计,大喊:“老妖!你腹中碎片正在反噬,还不运功镇压!”
老妖一愣,下意识运功内视。判官趁机一笔点中老妖丹田,老妖惨叫一声,吐出一片金纸。
判官收得碎片,与二人急退。老妖怒极,穷追不舍。
眼看要被追上,忽闻云中钟鼓齐鸣,仙乐飘飘。但见祥云朵朵,天兵天将列阵而来。为首者乃东岳大帝,喝道:“黑山老妖,安敢作乱!”
老妖大惊,欲逃已迟,被天将擒获。
东岳大帝对判官道:“阎君已知你苦心,特请本帝前来相助。如今碎片已收集大半,尔等功不可没。”
判官拜谢:“臣知罪矣。”
大帝道:“且随我回地府,阎君自有发落。”
又对李文渊和婉宁道:“你二人有功于三界,可有所求?”
李文渊看婉宁一眼,鼓起勇气道:“求大帝开恩,让婉宁还阳!”
婉宁却道:“小女不求还阳,只求能助判官大人重整地府秩序,待功德圆满,再入轮回。”
大帝颔首:“准奏。李文渊,你本有仙缘,可愿入地府为官,助判官一臂之力?”
李文渊沉吟片刻,道:“小生愿往,但求先安顿老母。”
大帝笑道:“孝心可嘉。允你三年阳寿,安顿家小,三年后入地府任职。”
二人拜谢。大帝遂率众离去。
三年后,李母寿终正寝。李文渊依约入地府,被阎君封为巡阳御史,专司阴阳两界沟通。婉宁因功德圆满,转生为官家小姐,二人再续前缘。
地府秩序重整,鬼差复工,阴阳恢复平衡。阎君因祸得福,改革地府积弊,设立阴阳协调司,由判官主管,李文渊辅之。
此后数百年,阴阳两界相安无事。百姓感其恩德,多建庙供奉,称“李御史庙”,香火不绝。
异史氏曰:阴阳有序,天道轮回。然秩序之立,非赖鬼神,而在人心。观判官一时意气,几酿大祸;李文渊一介书生,竟救苍生。故曰:匹夫有责,善恶在心。但存正气,何惧鬼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