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子夜异闻 > 第173章 房中术

第173章 房中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画皮狐仙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有个叫李修文的书生,家境贫寒却一心苦读,盼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这年冬天格外寒冷,李修文为了节省柴火,整日蜷在薄被里读书,常常冻得手脚发麻。

这日黄昏,天色阴沉,眼看又要下雪。李修文正点起油灯准备夜读,忽听门外传来细微的叩门声。他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白发老翁,衣衫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老先生快请进,外面天寒地冻的,小心着凉。”李修文连忙将老人让进屋内。

老翁进屋后连连道谢:“老朽姓胡,本是北方人,来此地寻亲不遇,盘缠用尽,无处可去。路过宝地,见有灯光,便冒昧打扰,求一席之地暂避风寒。”

李修文见老翁面容憔悴,心生怜悯,便道:“寒舍简陋,老先生若不嫌弃,就在此暂住几日。只是我家中粮食不多,恐怕招待不周。”

胡老翁感激不尽。李修文将仅有的半碗米煮成稀粥,与老翁分食。夜间,他将自己的床铺让给老人,自己则蜷在椅子上过夜。

如此过了三日,天气转晴。第四日清晨,李修文醒来,发现胡老翁已整理好行装,准备告辞。

“承蒙公子收留,老朽感激不尽。临别无以为报,唯有祖传一物,或许对公子有用。”胡老翁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书,封面上无字。

李修文连忙推辞:“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这般贵重之物,晚辈万万不能收。”

胡老翁执意相赠:“此书非金非银,却是无价之宝。书中记载养生之道,若能潜心研习,必有大益。只是切记,凡事过犹不及,须持中庸之道,切莫贪求速成。”

李修文见推辞不过,只得收下。送别胡老翁后,他好奇地翻开古书,只见书中尽是男女交合之术,图文并茂,看得他面红耳赤。

“这分明是房中书,老先生为何说是什么养生之道?”李修文大惑不解,随手将书扔在角落,继续埋头苦读。

转眼到了除夕,李修文家中米缸见底,只剩几个铜板。他想着去买些米面过年,刚出门便见邻居张屠户急匆匆走来。

“李公子来得正好!”张屠户拉住他,“县衙王主簿府上要找一位教书先生,教他家小公子读书。我想着你学问好,便推荐了你。不知你可愿意?”

李修文正愁生计,闻言大喜:“多谢张大哥!这等好事,我自然愿意。”

张屠户却压低声音:“不过有件事得提醒你。王家宅子不太平,前几位先生都做不长久。据说...宅子里闹狐仙!”

李修文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读圣贤书,不信这些。”

次日,李修文收拾整齐,前往王府。王主簿五十上下,面带愁容,见李修文举止得体,学问扎实,当即聘他为西席,月钱三两,包食宿。

王府宅院深深,李修文被安排住在西厢书房。小公子年方十岁,聪明伶俐,只是体弱多病。李修文尽心教导,主家颇为满意。

如此过了半月,相安无事。这夜李修文批改课业至深夜,忽闻窗外有女子轻笑。他推窗查看,庭院中月光如水,空无一人。

“或是风声吧。”李修文不以为意,关窗继续工作。

不一会儿,笑声又起,这次似乎就在门外。李修文起身开门,只见廊下一道白影一闪而过。

“谁在那里?”他提灯追去,转过回廊,却什么也没发现。

回到房中,李修文发现书桌上多了一方丝帕,香气袭人。帕角绣着一只红狐,活灵活现。

“莫非真是狐仙作祟?”李修文心中嘀咕,将丝帕收好,吹灯睡下。

此后数日,怪事频发。李修文常觉有人暗中窥视,物品不时挪动位置,夜间总有若有若无的歌声。但他生性豁达,并不惧怕,反倒对那“狐仙”生出几分好奇。

这日月圆之夜,李修文在院中赏月,忽闻琴声悠扬。循声而去,见花园凉亭中坐着一位白衣女子,正在抚琴。月光洒在她身上,恍若仙子。

女子见李修文来,并不惊慌,微微一笑:“公子可是新来的西席先生?”

李修文施礼道:“小生李修文,打扰姑娘雅兴了。不知姑娘是府上何人?”

女子掩口轻笑:“我叫胡媚儿,是王家的远亲,暂住在此。久闻公子才学,今夜得见,三生有幸。”

二人月下畅谈,胡媚儿不仅知书达理,更通音律书画,与李修文相见恨晚。自此,每至月夜,他们便相约园中,吟诗作对,互诉衷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