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350章 苦肉计

第350章 苦肉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如此苛责,岂非寒了将士们的心?!」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赵士诚身上,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姓赵的莫非是疯了?

区区一个百户,竟然敢公然顶撞五省总督?

他哪来的胆子,难道就不怕被洪承畴一怒之下,将他当场斩首示众?

众人偷偷望了前方一眼,只见洪承畴的面色阴沉,勃然大怒:「放肆!」

「赵士城,竟敢咆哮军营,公然非议国策,为贪腐张目!」

「来人,给我拿下!」

一声令下,身旁几名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上前。

「将此獠给我拿下!重责三十军棍!」

「罚没其全部家产,其家眷族人,一律发配边镇戍守!」

命令一下,全场骇然。

几个与赵士诚稍有交情的军官还想求情,但被洪承畴冰冷的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赵士诚被粗暴的拖到帐外,当著所有人的面,结结实实挨了三十军棍。

行刑的军汉毫不留情,棍棍到肉,打得赵士诚皮开肉绽,惨叫连连,最后更是直接昏死过去。

直到众人实在看不下去,一齐出面求情,行刑才停了下来。

看著如同死狗一般被拖走的赵士诚,洪承畴这才冷声道:「看好了,尔等需以此为戒!」

「若再有不法,此獠便是下场!」

「都退下吧!」

是夜,南阳卫驻地一片愁云,众人既为逃过一劫而庆幸,同时也为赵士诚的惨状而心有戚戚。

等过了四五天后,一些平日里与他关系不错的同袍们才纷纷登门探望。

营房内,赵士城虚弱地趴卧在床,背上还裹著一层厚厚的伤药。

众人见状,无不唏嘘:「赵百户,你这是何苦来哉?」

「督师要钱,咱们凑凑给他就是了,你何必当这个出头鸟,被他抓来立威,险些把命都搭进去!」

赵士诚心里是有苦说不出,他要是不出头,这苦肉计还怎么演下去?又如何如何取信干人?

无奈,他只能强撑著精神,脸上挤出愤恨之色,怒骂道:「立威?立他娘的威!」

「这姓洪的就是被皇上申饬了一番,手下精兵又被调走,心里憋著火,没处发泄。」

「他倒是不敢找京师麻烦,只能拿咱们这些无名小卒泄愤!」

「我看透了,留在这里,迟早是个死!」

「不如干脆投贼——」

听了这话,前来探望的几人被吓得脸色骤变,连忙打断他:「赵兄弟!慎言!慎言啊!」

「咱们知道你心里有气,这话我们就当没听见,万万不可再提!」

「那什么——兄弟你好好养伤,我们——我们改日再来看你!」

说完,几人如同躲避瘟神一般,慌忙起身,头也不回地逃离了营房,生怕再多待一秒又听到什么大逆不道之言。

转眼间,屋里便只剩下赵士诚和他的三名亲兵。

几人面面相觑,看著昔日的恩主落得如此下场,心中既同情又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赵士城再度开口问道:「你们几个,都是我最信得过的心腹。」

「如今形势,你们都看到了。」

「给个准话吧,愿不愿意随我一道,去投奔邓州的闯王高迎祥?」

「如今我伤势沉重,一个人难以远行,需要你们帮衬一二。」

「要是愿意,咱们今夜就走;如果不愿意——我也不怪你们,你们自寻出路去吧。」

为了绝对保密,赵士诚连自己的亲兵都没透露半点风声。

三人只道恩主是真被逼上了绝路,最终咬牙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跟随他一道投贼。

当夜,赵士诚忍著剧痛,带著亲兵偷偷盗取了四匹战马,趁著夜色掩护,仓皇逃离了官军大营,直奔邓州方向而去。

很快,高迎祥便接到了外围哨探的急报:

说是有几名官军,其中一人伤势极重,自称是南阳卫百户,前来投诚。

闻听此讯,高迎祥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有些怀疑。

他与官军打了多年的交道,军中确实有不少明军降卒。

可今时不同往日,自己被重兵围困在了邓州一带,形势岌岌可危。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前景不妙,在这种时候,怎么会还有官军主动来投?

这不合常理。

但当他亲眼见到面色惨白的赵士诚时,心中的疑虑又不由得消散了几分。

这伤势做不得假。

「嘶——伤得这么重?」

高迎祥蹲下身,仔细查看了赵士诚背部的伤,倒吸一口凉气,」看来那姓洪的,是真下了死手啊。」

「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赵士诚趴在营床上,疼得龈牙咧嘴。

虽然养了几天才出发,但这次骑马奔袭,无疑又让他伤势加重了几分。

他强打著精神,语气十分怨毒:「还能怎么回事?」

「那姓洪的在朝廷里吃了瘪,兵马又被调走,一肚子邪火没处发,就拿我们这些底层的军官往死里整!」

「他不仅要抄没家财,还要还放出话说要将我全族流放戊边。」

「我——我这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含冤来投,只求闯王能给条活路,收容一二!」

说罢,赵士诚竟是哽咽起来,无比悲痛。

高迎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盯著赵士诚看了片刻,然后才吩咐手下好生照料,带人退出了营帐。

一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高迎祥立刻召来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刘哲、以及亲弟弟中斗星高迎恩。

他先讲了讲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后便吩咐道:「突然有官军来投,还是在这种紧要关头,我总觉得有些蹊跷。」

「你们两个亲自去,把那姓赵的和他带来的三个兵丁,分开仔细审问。」

「就从官军最近的调动、洪承畴整顿卫所的细节,以及他们逃亡的经过问起。」

「看看他们的口供能不能对得上,有没有破绽。」

「如果能对上,就派人乔装打扮,再去南阳府打探打探!」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