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副刊投稿(2 / 2)
李老师更是忙,中午都不回家,他在单位对付一口,接着干活。
静安送去的稿件,李老师看了两眼,觉得可以。不过,有些地方需要概括,有些地方需要升华,静安都没做到。
静安写人物报道,她更注重人物的小故事,小细节,她往往忽略了拔高这些东西。
李老师说:“你不用管了,写这样就行,剩下的我修改一下。”
李老师这么说,那是最好了,这两天单位开会,静安也没时间再干私活。
李老师从旁边一堆报纸里找到两张,递给静安,一张是副刊,刊登了静安写的小小说。
另外一张报纸,三版上刊登着静安写老谢的人物报道。
静安又多要了两张,准备等老谢回来,把报纸给老谢送去。
下午,静安回到单位,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
对方很礼貌地说:“我是报社副刊编辑刘莹,您是陈静安吗?”
编辑给静安主动打电话,一定是好事。
静安连忙客气地说:“刘编辑您好,我是陈静安,您找我有事?”
刘莹说:“上次李老师给我的稿子,我刊登了,我给你邮寄了两张报纸,不知道收没收到。”
静安说:“还没收到,应该快了,谢谢您。”
刘莹说:“有个事儿跟您说,明天就是建军节,原计划周末的副刊,改到明天,要出一刊专版,专门写当兵的故事,因为是临时收稿,我这里稿子不多,你看能不能写一篇?”
静安眼睛一亮,父亲就是老兵。
静安连忙问:“您什么时候要?”
刘莹说:“晚上下班前,一定要交给我。”
这也太急了。
刘莹说:“要留出来编辑排版的时间,晚上十点前,要印出来,明天一早就送到各个局里——”
静安说:“我知道了,最晚,我七点前给您送去,行吗?”
刘莹说:“那太好了。”
上班时间,不能干私活。尤其宾馆还开会呢。不过,静安借着有个材料需要写,就没去开会。
她在办公室写完材料,就把父亲当兵时候,找帽徽的一个小故事,写成千字文。
在办公室写作的时候,也不消停,办公桌的电话隔一会儿就响,竟然都是静安的电话。
有老谢打来的,说领导看到报纸,夸奖他。
有母亲打来的电话,说侯东来开车去了,送去两只野鸡,还有一只大鹅。
母亲笑着说:“小侯说,是他妈给拿来的,看来你未来婆婆还不错。”
静安想,是你未来女婿还不错。
母亲说:“对了,还拿来一箱罐装的啤酒,你爸平常就买瓶装的,舍不得买罐装的,还是青岛啤酒呢,电视做广告的——”
母亲看起来很开心。
静安说:“你和我爸高兴就行。”
母亲说:“那啤酒就不用买了,炖一个鸡,放点蘑菇,对了,大鹅炖啥呀?”
静安说:“啥也不放,就直接炖,整个浪地吃鹅肉。”
母亲说:“那也太败家了,咋也得放点土豆。”
静安说:“少放土豆,大家不爱吃土豆——”
母亲说:“小时候你最爱吃烤土豆,你最爱烤土豆片。”
静安笑了:“妈,我那时候吃多了,吃恶心了。再说,那时候啥吃的也没有,大葱叶子都当零食吃,大辣椒,大茄子都生吃——”
母女俩都笑了起来。
静安笑到一半,不敢笑,这是办公室。
下班后,静安骑车去报社,把稿子送给刘莹。
刘莹看了一遍,笑着说:“这个好,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再配个帽徽的图——”
李老师在一旁听见,连忙说:“小刘,赶紧的,美编刚出去,要骑车回家。”
刘莹跑出去,在树下叫住报社的美编。美编没说什么,拿着静安的稿子,一边看,一边上楼去了。
静安发现报社都是能人,藏龙卧虎,美编的工作是,副刊的文章拿到手里看一遍,马上就能给你画一幅插图,活灵活现。
一切都很美好,但生活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