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 第633章 地质结构与空间布局论证

第633章 地质结构与空间布局论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高凯和乔丽丝他们,都坐在另一间会议室当中,静静的听着他们三个人的讨论。

“首先是地质安全,这是整个计划的基石。”

列维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切换出一张详细的地质剖面图。

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战国各地的岩层分布,红色代表不稳定的沉积岩,蓝色代表花岗岩,绿色代表页岩。

“我们选择的12个核心区域,全部位于蓝色花岗岩带,这些区域的岩层形成于中生代,距今约2亿年,结构致密,没有明显的断裂带。”

他指着剖面图上200米的位置。

“这个深度有两个关键优势,第一,完全避开了地壳表层的风化带,风化带的岩石多孔易碎,无法支撑大规模建筑。”

“第二,远离地面的震动传导,即使地面发生强烈爆炸或地震,地下200米的震动幅度会减弱90%以上。”

“我们做过模拟测试,在地面引爆500公斤tNt炸药,地下200米处的震动强度,仅相当于三级地震,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听到列维这样子说,伊娃直接提出了疑问。

“大规模开挖,会不会引发地面沉降?”

“基辅、哈尔科夫这些城市本身建筑密集,如果地下挖空,地面的高楼大厦会不会出现倾斜或坍塌?”

“这正是我们前期准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列维早有准备,他切换出一份“动态平衡支撑系统”设计图,指着这一份设计图开口道。

“我们不会采用传统的‘掏空式’开挖,而是采用‘框架式支护结构’。”

“首先在预定区域钻数百个深度300米的钻孔,植入钢筋水泥加固桩,这些加固桩,能将地面的重量传导到更深的稳定岩层。”

“然后,我们按照‘蜂巢式’结构进行开挖,每个蜂巢单元的直径10米,之间用厚度5米的花岗岩墙体分隔,形成天然的支撑结构。”

列维拿起计算器,快速报出一组数据。

“每个蜂巢单元的承重能力可达500吨,而地面建筑传递到地下的压力每平方米不超过20吨。”

“我们还会在地下空间顶部,铺设一层20米厚的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的密度是混凝土的1\/3,承重能力却相当,能进一步分散压力。”

“前期准备阶段,我们会在基辅郊区进行1平方公里的试点开挖。”

“持续监测地面沉降数据,只有当沉降量控制在1厘米以内,才会进行大规模施工。”

瓦列里补充道:“空间布局必须与地面城市重叠,这不仅能方便居民快速转移,还能利用地面城市的现有基础设施。”

“比如,地下方舟的居住层,可以对应地面的居民区,农业层对应地面的郊区农田,交通层对应地面的地铁和公路网络。”

“这样一来,居民转移时,可以通过现有地下隧道直接进入地下,无需额外修建长距离通道。”

说完之后,他在地图上画出几条虚线。

“以基辅为例,之前开通的地铁1号线、2号线、还有马上就要开通的第聂伯罗地铁3号线,都将延伸到地下方舟的交通层。”

“每个地铁站,都设置秘密入口,平时封闭,危机时通过密码解锁。”

“前期准备中,我们需要对现有地下隧道进行加固改造,在隧道壁加装防爆钢板。”

“同时修建应急通道,确保在主隧道被破坏的情况下,居民仍能通过备用通道转移。”

瓦列里口中的地铁,也是高凯最看重的一点,国内稳定下来之后,立马就会动工建造。

伊娃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空间分配方案。

“根据我的计算,5100万人口,需要的总地下空间约为82亿立方米。”

“按照200米深度计算,总占地面积约为5100平方公里,相当于基辅市总面积的4倍。”

“我们可以将全国划分为10个地下方舟集群,每个集群覆盖400-500万人口。”

“集群之间用高速隧道连接,隧道时速可达200公里,方便集群间的物资调配和人员流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