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织网者(2 / 2)
基于对“织网者”策略的分析和集体记忆重建带来的凝聚力,新的应对方案——“破网”行动启动。
“金钟罩”计划(张帅帅/沈舟主导):为“星链”网络中所有受到针对性打击的成员(中小企业、个人代表)提供强化的网络安全支持和法律咨询快速通道。建立“威胁共享池”,实时更新“织网者”及其关联势力的攻击手法,实现预警信息共享。同时,对攻击源进行更具侵略性的反向追踪,目标是揪出“织网者”操控的这些“剪刀手”集群。
“黏合剂”行动(曹荣荣/梁露执行):基金会和媒体网络重点宣传那些顶住压力、拒绝被分化的合作案例。突出表现“团结抵抗”带来的实际效益和道德优势。为受到恐吓的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安全保护,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问鼎”计划(陶成文/鲍玉佳推进):不再被动应对“织网者”的骚扰,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已掌握的部分线索(包括“回声”提供的和自身调查的),向几个“织网者”可能渗透或试图施加影响的关键领域(如特定行业协会、标准制定组织、智库)进行战略性的政策游说和盟友拓展,争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对“回声”策略调整(魏超/沈舟负责):暂停对“寄生指令”节点的进一步攻击。向“回声”明确传递信息:合作需要对等诚意。要求它提供关于“织网者”的已知信息,以及“清道夫”日志中更关键的部分,否则合作中止。同时,加强对深海平台本身的监控,防备“回声”或“织网者”的任何突发行动。
(四)交锋与发现
“破网”行动遭遇了“织网者”激烈的抵抗。
“金钟罩”计划遭遇了更复杂的网络攻击组合拳;“黏合剂”行动宣传的案例被恶意扭曲解读;“问鼎”计划在游说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组织严密的反对声音。
然而,压力之下,也有突破。
沈舟团队在追踪一名尤其活跃的“剪刀手”时,顺藤摸瓜,锁定了一个位于境外、专门从事“企业形象管理”(实为商业抹黑和舆论操控)的机构。该机构与之前那家数据安全公司存在资金往来,而其服务的一个长期客户,代号“米达斯”(Midas),其行为模式与“织网者”的描述高度吻合!
“米达斯…”鲍玉佳看着报告,“点石成金?看来这个‘织网者’,非常擅长将肮脏的交易转化为自己的利益。”
同时,面对陶成文团队的最后通牒,“回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传来了新的信息。它没有直接提供“织网者”的情报,而是给出了另一组坐标和一段新的日志碎片。坐标指向南大洋一片荒凉海域,而日志碎片里,提到了一个名为“方舟”的废弃科研前哨站,以及“…‘织网者’…继承‘园丁’的…遗产…”等字样。
“织网者”是“园丁”的继承者?它在寻找“园丁”留下的“遗产”?“方舟”前哨站里藏着什么?
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五)马强的画与团队的锚
在巨大的压力和多变的线索面前,马强完成了一幅新的画作:画面上是无数断裂的丝线,从四面八方缠绕着一艘发光的船,但在船的下方,深海中延伸出几条坚固的锁链,牢牢定在海床上,让船虽受缠绕,却不被拖走。
“他在告诉我们,”艺术治疗师解读道,“外面的攻击如同缠人的丝网,但只要我们内部的连接足够坚固,如同定海的锚链,就不会被倾覆。”
这幅画给了团队极大的慰藉和提醒。无论“织网者”如何兴风作浪,无论“回声”如何算计,他们必须首先确保自身内部的团结与坚定。
陶成文看着画,对众人说:“‘织网者’想让我们各自为战,分而治之。那我们就偏要抱成一团,让它看看,什么叫做——铁索连舟。”
第七百四十三章,在“织网者”阴影浮现、团队通过集体叙事构建心理免疫、并展开“破网”行动的激烈交锋中结束。新的对手“米达斯”(织网者)展现出更精于算计和分化的特质,而“回声”则提供了关于“遗产”和“方舟”的新线索,将矛盾引向更广阔的时空。往事的记忆被主动重构为行动指南,团队的凝聚力在外部高压下得到淬炼。真正的较量,不仅是技术的对抗,更是意志与联合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