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 第744章 铁索连舟

第744章 铁索连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方舟”前哨站的坐标与“织网者”继承“园丁”遗产的线索,像一块投入激流的巨石,瞬间改变了“破网”行动的节奏和重心。南大洋那片荒凉海域,成为了新的焦点,而“回声”的意图,在这份看似慷慨实则将祸水东引的“礼物”面前,变得更加叵测。

(一)抉择:远航还是固守?

团队内部产生了分歧。

以魏超和部分行动派为代表,主张立即组织力量,远赴南大洋,探查“方舟”前哨站,抢占先机,绝不能坐视“织网者”获取“园丁”可能遗留的、更具威胁性的“遗产”。

以鲍玉佳和陶成文为代表的谨慎派则认为,在当前“织网者”攻势正猛、内部尚未完全稳固的情况下,贸然分兵远航风险极高,很可能被对手“调虎离山”,导致本土战线崩溃。

“别忘了‘回声’的把戏,”鲍玉佳警告,“它把我们引向‘方舟’,自己就能赢得喘息之机,甚至可能在我们与‘织网者’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我们走了,这里的‘星链’怎么办?那些正被‘织网者’全力绞杀的伙伴怎么办?”

争论激烈,但目标一致——如何最大程度地挫败“织网者”。

(二)往事的烙印:银行大厅的“系统响应”模拟——从个体勇气到集体协议

在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陶成文再次引导团队回到银行大厅的记忆实验室。但这次,他提出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时间不是倒流回巴掌落下的一刻,而是倒流到事件发生前的一周,我们能否通过改变“系统设置”,来预防悲剧的发生?

““系统响应”模拟-预防性重构”

陶成文(设定新场景):“想象我们是一周前的银行管理层、工会代表、普通员工。我们知道存在权力滥用的风险(即使不知道危暐会具体做什么),我们可以建立怎样的事前协议和应急机制,来确保当暴力发生时,系统能自动启动保护程序,而非依赖个体的瞬间勇气?”

鲍玉佳(角色:风险合规部门):“建立明确的‘客户行为黑名单’和‘零容忍事项清单’,将‘对员工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或人格侮辱’列入其中,并通过培训让全员知晓。一旦触发,无论对方身份,必须启动应急预案。”

曹荣荣(角色:工会代表):“推动签订集体合同补充条款,明确保障员工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有权中止服务并寻求保护,且银行有义务提供法律和心理支持,不得因维护员工权益而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处罚或变相惩罚。”

张帅帅(角色:IT部门):“优化紧急报警系统。设置隐蔽的、易于触发的报警装置(如特定快捷键、脚踏开关),一旦触发,警报直接同步至安保负责人、最高管理层和辖区警方,并自动开启现场录音录像备份至云端,避免证据被篡改或删除。”

梁露(角色:企业文化顾问):“开展反权力欺凌的常态化培训和情景模拟演练,让员工熟悉应对流程,减轻事发时的茫然和恐惧。同时,树立并奖励那些敢于维护正义和规则的员工典范,塑造‘勇敢者受尊重’的组织文化。”

魏超(角色:安保负责人):“制定清晰的现场处置流程。一旦接到报警,安保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介入隔离,控制事态,优先保护员工安全,并依据预案联系警方,拒绝任何‘私了’或‘调解’。”

孙鹏飞&程俊杰(角色:普通员工):“我们…我们会认真参加培训,记住那些预案和报警方式。知道有这些机制存在,心里会更有底,也许…也许当时就不会那么怕了。”

这番模拟,将应对策略从依赖不可控的“个体勇气火花”,提升到了构建可重复、可依赖的“系统免疫程序”的层面。它强调的不是事后的英雄主义,而是事前的制度设计和文化培育。

(三)“铁索连舟”计划

受此启发,最终的决策方案出炉:不分兵远航,而是“铁索连舟”,固本培元,同时以远程手段探查“方舟”。

“定海锚”行动(核心):全力强化本土“星链”网络。将“系统响应”模拟中形成的构想,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合作协议,在“星链”联盟内部推广。为所有成员提供标准化的反骚扰预案模板、法律支援快速通道、网络安全加固服务和危机公关指导,打造一个能够自动响应、相互支援的“免疫系统”。同时,由陶成文和鲍玉佳牵头,争取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持,将这种联盟互助模式在更广范围内试点。

“千里眼”行动(针对“方舟”):不派遣人员,而是调动国际合作的科研力量(以海洋科考或气候研究为名义),并动用高性能侦察卫星,对“方舟”坐标区域进行不间断的遥感监测和信号扫描。沈舟团队尝试远程渗透可能与该前哨站有关的、残存的通讯网络或能源系统,获取情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