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持证上岗

第三百三十七章 持证上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太好了,谢谢小张!”他反复摩挲着社保卡,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这小小的本子,就像一张沉甸甸的“定心符”,不仅意味着他在这座城市有了正式的保障,更让他觉得,自己不再是漂泊的异乡人,而是真正在这里扎下了根。

小张笑着说:“不客气,以后你去医院看病、买药都能直接用,养老金也会按时缴存,五险一金都齐了,放心工作吧!”说完便转身回了财务室。

邢成义捏着社保卡,走到后厨门口的窗边,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卡片上,反射出柔和的光。他掏出手机,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王红梅的电话,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红梅,我的社保卡下来了!五险一金都正式办好了!”

电话那头,王红梅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激动:“真的?太好了成义!这下可太好了!”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温柔又欣慰,“以后你在那边看病什么的也方便了,我也能更放心了。”

“是啊!”邢成义笑着说,“以后咱们也有医疗保障了,养老金也在缴,等以后老了,也能有份保障。你和女儿在家也别太省,有啥不舒服就去医院,别硬扛着。”

“我知道,你也是!”王红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你在那边干活别太累,注意安全,别为了多挣钱熬坏了身体。社保卡办好了,就是对咱们家最好的定心丸。”

“放心吧,我会注意的。”邢成义看着手里的社保卡,心里满是踏实感,“等我再干一段时间,把手艺练得更精,争取再涨点工资,到时候就能让你们娘俩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现在就很好,”王红梅笑着说,“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好好工作,我们就放心了。对了,女儿在旁边呢,她想跟你说话。”

电话里传来女儿奶声奶气的声音:“爸爸!爸爸!”

邢成义的心瞬间化了,语气变得格外温柔:“哎,宝贝!想爸爸了吗?”

“想!”女儿的声音甜甜的,“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让爸爸陪我玩。”

“快了,快了!”邢成义的眼眶有些湿润,“爸爸好好工作,等爸爸把一切都安排好,就接你和妈妈来BJ,好不好?到时候爸爸天天给你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好!”女儿开心地答应着,“爸爸加油!我要吃好多好多糖醋排骨!”

挂了电话,邢成义深吸一口气,把社保卡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和厨师证放在一起。这两个小本子,一个见证了他的手艺,一个承载了他的保障,都是他在这座城市奋斗的勋章。

回到后厨,鲍哥看到他满脸笑容,凑过来问道:“成义,啥事这么开心?社保卡下来了?”

“嗯!下来了!”邢成义笑着扬了扬口袋,“五险一金都齐了,以后在这儿更踏实了!”

“那可太好了!”鲍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都是你应得的,你这么努力,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晚上下班,咱哥仨去喝一杯,庆祝一下!”

“好啊!”邢成义爽快地答应了。

傍晚收工后,邢成义跟着鲍哥和张凌来到附近的一家小饭馆。三人点了几个小菜,一瓶白酒,一边吃一边聊。鲍哥举起酒杯:“来,成义,恭喜你社保卡办好,也恭喜你越来越顺,咱干了这杯!”

“干!”邢成义举起酒杯,和他们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白酒的辛辣在喉咙里散开,却暖透了他的心房。

张凌笑着说:“成义,现在你证有了,保障也有了,下一步就是好好提升厨艺,争取早日当大厨,到时候就能把嫂子和侄女接来了。”

“嗯!”邢成义重重地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一定会努力的!”

吃完饭,邢成义骑着他的黑色自行车,慢悠悠地往宿舍走。夜晚的街道灯火通明,晚风轻轻吹在脸上,格外舒服。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社保卡,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家人的未来铺路。虽然暂时还不能接她们来BJ,但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足够的底气。

回到宿舍,邢成义把社保卡和厨师证一起放在枕头底下,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女儿可爱的笑脸和王红梅温柔的眼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提升自己的厨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大厨,让家人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成义的工作更加有干劲了。他不仅把早班的统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主动向老陈师傅请教唐山菜的高级技法,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新的菜品。他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才能更快地实现和家人团聚的梦想。而那本小小的社保卡,就像一份无声的鼓励,陪伴着他在奋斗的道路上,一步步坚定地前行。

后厨试锋芒:一菜成名获器重

酒店一年一度的菜品评比大赛如期而至,刘厨在早会上宣布:“这次评比,每个人都要准备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既能体现菜系特色,又要有创新,评委是酒店的管理层和资深老顾客,表现优秀的会重点培养,还有奖金!”

邢成义听了,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要是能在评比中脱颖而出,不仅能得到刘厨的重视,离成为大厨的目标也会更近一步。

“成义,你打算做啥菜?”鲍哥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

“我想做一道创新的唐山菜,把鲁菜的技法和唐山菜的鲜结合起来。”邢成义沉吟道。他想起老陈师傅说过,做菜既要守本,又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接下来的几天,邢成义一边忙早班的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琢磨菜品。他想以唐山特色的梭鱼为原料,做一道既保留清蒸梭鱼清鲜口感,又融入鲁菜酱香味的菜——酱香清蒸梭鱼。

为了做好这道菜,他反复调试酱汁的比例。一开始,酱香太浓,掩盖了鱼的鲜味;后来又放少了,酱香不足,没有特色。他一次次地尝试,每次都邀请鲍哥、张凌和老陈师傅品尝,听取他们的意见。

“成义,酱香可以再淡一点,用生抽和甜面酱按1:1的比例调制,再加点冰糖提鲜,这样既能突出酱香,又不会盖过鱼鲜。”老陈师傅尝了一口,给出了建议。

邢成义按照老陈师傅的说法,重新调制酱汁,果然味道好了很多。他又在鱼身上划了几道更深的刀口,这样酱汁能更好地渗透进去,鱼肉也能更入味。

评比当天,后厨里一片忙碌。各位师傅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煎、炒、烹、炸,各种香味交织在一起。邢成义沉着冷静地准备着食材,他选了一条最大最鲜的梭鱼,处理干净后,用料酒和少许盐腌制十分钟,然后在鱼身上均匀地抹上调制好的酱汁,再放上姜片和葱段,腌制五分钟,最后放入蒸屉蒸制。

蒸制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邢成义的心也越来越紧张。他时不时地看一眼时间,生怕蒸过头,影响鱼肉的口感。

“邢师傅,该你上菜了!”服务员提醒道。

邢成义深吸一口气,打开蒸屉,一股浓郁的酱香和鱼鲜混合在一起,弥漫了整个后厨。他小心翼翼地把鱼端出来,撒上葱花和红椒丝,再淋上一勺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香味瞬间被激发出来。

他把菜端到评委席上,心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评委的点评。

一位资深老顾客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竖起了大拇指:“这道菜做得好!既有唐山清蒸鱼的清鲜,又有鲁菜的酱香,鱼肉鲜嫩入味,口感层次丰富,是一道难得的创新菜!”

其他评委也纷纷点头称赞:“不错,味道正宗又有新意,比传统的清蒸鱼更有特色!”

刘厨看着邢成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成义,这道菜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你不仅把唐山菜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还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很有潜力!”

评比结果出来了,邢成义的酱香清蒸梭鱼获得了一等奖。刘厨在颁奖仪式上宣布:“从今天起,邢成义正式成为我的重点培养对象,以后会让他参与酒店特色菜品的研发,还会安排他去唐山学习正宗的唐山菜技法!”

邢成义站在台上,接过奖状和奖金,心里满是激动和自豪。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下台后,鲍哥和张凌围了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成义,恭喜你!我们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谢谢你们,还有陈师傅,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做不出这道菜。”邢成义真诚地说道。

老陈师傅笑着说:“不用谢,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好好干,跟着刘厨多学东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厨!”

邢成义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只是他奋斗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凭着自己的手艺和这股认真劲儿,一定能在厨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成义跟着刘厨学习菜品研发,还利用休息时间研究唐山菜的历史和技法。他知道,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辜负刘厨的期望,才能早日实现接家人来BJ团聚的梦想。而那间熟悉的后厨,依然是他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舞台,每一次颠勺、每一次翻炒,都在离他的梦想更近一步。

后厨试锋芒:唐山寻味拓新篇

刘厨兑现了承诺,半个月后,便带着邢成义踏上了前往唐山的列车。火车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从繁华都市渐渐变成了古朴的城镇,邢成义的心里满是期待与忐忑——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唐山,这座孕育了他正在钻研的菜系的城市,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弥漫着美食的香气。

“到了唐山,首要的就是尝遍当地的老字号,品透正宗唐山菜的魂。”刘厨坐在一旁,翻看着提前整理的美食清单,“唐山菜讲究‘鲜、嫩、香、醇’,原料多取自本地的海鲜、河鲜和农家菜,做法朴实却暗藏玄机,你要仔细观察,用心记。”

邢成义点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认真地记下刘厨的话。他知道,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不仅是提升厨艺的契机,更是他实现梦想的重要一步。

抵达唐山后,两人放下行李,便直奔当地最有名的老字号饭馆“唐山饭庄”。刚走进门,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就扑面而来,大堂里坐满了食客,热闹非凡。刘厨熟门熟路地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几道经典的唐山菜:煨肘子、酱汁瓦块鱼、清蒸梭鱼、炸烹虾段。

很快,菜品陆续上桌。邢成义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煨肘子,入口软糯醇厚,酱汁浓郁却不腻,肉质酥烂却不散,比他在酒店做的更具风味。“这煨肘子,用的是本地的黑猪肘子,小火慢煨三个小时以上,中途还要不断地淋汁,才能达到这种口感。”刘厨一边吃一边讲解,“你注意看,它的酱汁比咱们酒店的更稠一点,因为最后还加了少许水淀粉勾芡,这样更能挂住肉香。”

邢成义仔细品味着,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接着,他又尝了一口清蒸梭鱼,鱼肉鲜嫩无比,带着淡淡的清甜,没有一丝腥味,比他做的更显原汁原味。“这鱼用的是曹妃甸的梭鱼,新鲜度极高,蒸制的时候只放了姜片和葱段,调味只有少许盐和香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鱼的鲜味。”刘厨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刘厨带着邢成义走遍了唐山的大街小巷,从老字号饭馆到街边小摊,尝遍了各种唐山特色菜。他们还去了当地的菜市场,了解唐山本地的食材特点,和摊主们交流食材的挑选和储存方法。邢成义发现,唐山人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极高,尤其是海鲜,都是当天捕捞当天售卖,这也是唐山菜能保持鲜美的关键。

除了品尝和观察,刘厨还带邢成义拜访了一位当地的老厨师——王师傅。王师傅做了一辈子唐山菜,手艺精湛,对唐山菜的历史和技法了如指掌。得知邢成义是来学习的,王师傅十分热情,当场演示了一道经典的唐山菜——“糟溜鱼片”。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鱼片的滑嫩和糟卤的香味。”王师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鱼片要切得薄而均匀,用蛋清和淀粉上浆,腌制十分钟,这样炒出来才会滑嫩。糟卤要用绍兴黄酒、香糟、冰糖、盐调制,小火熬煮十分钟,放凉后再用,这样香味才会更浓郁。”

邢成义在一旁认真地看着,时不时地提问,王师傅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他还拿出小本子,把王师傅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详细地记下来,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在唐山学习的这段时间,邢成义的厨艺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唐山菜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发现,唐山菜不仅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做法的朴实,更注重口味的平衡和营养的搭配。回到BJ后,邢成义迫不及待地把在唐山学到的技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他先是对酒店的经典唐山菜进行了改良,把煨肘子的酱汁调整得更稠,增加了挂汁的效果;把清蒸梭鱼的调味简化,更突出鱼的鲜味。改良后的菜品受到了客人的一致好评,点单率大幅提升。

接着,邢成义开始研发新的菜品。他结合唐山菜的鲜和鲁菜的酱香,研发出了“酱香糟溜鱼片”;把唐山的炸烹虾段和鲁菜的糖醋汁结合,做出了“糖醋炸烹虾”。这些创新菜品既有唐山菜的特色,又有新的口感和风味,一经推出就深受客人喜爱。

刘厨看到邢成义的进步,十分欣慰:“成义,你这次去唐山没白去,不仅学到了正宗的技法,还能融会贯通,研发出新的菜品,很有前途。”他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接下来,酒店准备推出一套新的唐山菜套餐,就由你负责主理,好好干!”

邢成义激动地点点头:“谢谢刘厨!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邢成义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套餐的研发和制作中。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后厨,准备食材,调试菜品,反复琢磨每一道菜的口感和摆盘。鲍哥和张凌也主动过来帮忙,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改进,气氛十分融洽。

新套餐推出的那天,酒店里座无虚席,很多客人都是冲着邢成义的创新唐山菜来的。当一道道精美的菜品端上桌,客人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看到客人满意的笑容,邢成义的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现在还不能接家人来BJ,但他正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他手里的锅铲,不仅翻炒着鲜香的唐山菜,更翻炒着他对未来的希望。只要他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能在这座城市里,给家人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那间熟悉的后厨,依然是他奋斗的舞台,见证着他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