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过生日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过生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经过激烈的评选,邢成义的小米蔬菜馒头最终获得了“最佳创新菜品”奖。当庄传鹏把获奖证书递给邢成义时,后厨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邢师傅,恭喜你!”张可兴奋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获奖!”

“谢谢大家,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也不可能获奖!”邢成义拿着证书,心里满是感激。

王霞笑着说:“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你的用心和对家人的爱,都融在了这馒头里,所以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邢成义看着手里的证书,又想起了远方的妻女,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争取早日在BJ站稳脚跟,接王红梅和女儿来BJ,让她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天都能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馒头和饭菜。

晚上收工后,邢成义给王红梅打了个视频电话。视频接通的瞬间,女儿可爱的小脸蛋出现在屏幕上,她看到邢成义,立刻伸出小手,对着屏幕“咿呀”地喊着,似乎想让他抱抱。

“红梅,我获奖了!”邢成义举起获奖证书,兴奋地说道,“我的小米蔬菜馒头获得了店里的最佳创新菜品奖!”

“真的吗?太好了!”王红梅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就知道你最棒了!女儿,快给爸爸鼓鼓掌!”

她握着女儿的小手,轻轻拍着,女儿也跟着咯咯地笑了起来。

“红梅,等我再努力一段时间,就接你们来BJ,到时候我天天给你和女儿做各种各样的馒头和好吃的,带你们去逛天安门、故宫,好不好?”邢成义深情地说道。

“好,我们等着你来接我们!”王红梅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我知道,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尤其是女儿,要让她健健康康地长大。”邢成义叮嘱道。

挂了视频电话,邢成义站在宿舍的窗前,看着外面璀璨的灯火,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想到妻女的笑容,想到身边同事们的支持,他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第二天一早,邢成义依旧早早地来到了后厨,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蒸箱里的鸭坯在蒸汽中慢慢变得金黄,面点档口的面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后厨里的忙碌声再次响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邢成义一边揉着面团,一边想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他知道,每一个馒头,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他对家人的爱和对未来的期盼。在这个小小的后厨里,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京味烤鸭店的后厨,因为这一群热爱美食、认真生活的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而邢成义的故事,也在这个盛夏,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温暖与感动。

七月十二日的烟火宴

七月的BJ,傍晚七点还缠着层热意,晚风掠过宿舍楼下的老槐树,才捎来几分凉爽。邢成义站在“家常菜馆”的玻璃门前,手里攥着刚打印好的座位表,指尖把纸边捏出几道折痕——今天是他二十九岁生日,也是他来京味烤鸭店后厨满两个月的日子。他没提前声张,只在前天收工时悄悄跟庄传鹏提了句“想请大家吃顿便饭”,没想到前厅后厨的同事们几乎都应了,连平时爱提前回家陪孙子的洗碗工刘叔,都拍着他的肩说“必须到”。

菜馆是他挑的,离宿舍步行三分钟,老板是山东老乡,中午来订桌时特意多送了两碟花生米和拌黄瓜。此刻大厅里已经摆好了两张圆桌,靠里的一桌挨着空调,他特意留给后厨的师傅们——毕竟一整天站在灶台前,早被热气烘得够呛。邢成义绕着桌子转了两圈,把提前买的一次性餐具拆开放好,又从塑料袋里掏出几瓶冰镇酸梅汤,给每个座位前的玻璃杯都倒了半杯:“先喝点解解暑,等会儿啤酒管够。”

“成义,我们来啦!”门口传来张可的声音,小姑娘扎着高马尾,手里还拎着个粉色蛋糕盒,身后跟着王霞和杨建军。王霞手里端着个保温桶,掀开盖子就是一股酱香味:“早上卤的鸡爪,你爱吃的,带过来给大家添个菜。”邢成义连忙接过来,指尖碰到保温桶外壁,还带着余温,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霞姐,您这也太客气了,本来该我请大家吃的。”

“一家人说啥客气话!”杨建军拍了拍他的后背,手里的塑料袋哗啦响,“刚从菜市场绕了圈,买了斤樱桃,新鲜得很,给孩子们当零嘴。”正说着,安师傅和庄传鹏也到了,安师傅手里攥着瓶二锅头,瓶身还沾着便利店的水珠:“听说你过生日,我特意拿了瓶好酒,今天陪你多喝两杯。”庄传鹏则笑着递过个红包:“店里的一点心意,虽然不多,也是大家的祝福。”邢成义愣了愣,连忙摆手:“庄哥,这可不行,我请大家吃饭,哪能再要红包。”“让你拿着就拿着,”庄传鹏把红包塞进他口袋,“你那小米蔬菜馒头上个月拿了奖,给店里拉了不少亲子客,这是你应得的。”

说话间,前厅的同事也到了。收银的杨晶晶穿了条新裙子,手里抱着束向日葵:“我问了张可,说你喜欢吃甜的,这花能当装饰,等会儿吃完了还能插在宿舍里。”服务员小李和小王扛着箱啤酒走进来,满头是汗:“义哥,我们去超市搬了箱冰镇的,保证喝着痛快!”邢成义看着人越来越多,两张圆桌渐渐坐满,连刘叔都带着小孙子来了,孩子怯生生地躲在刘叔身后,手里攥着个玩具车,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张可手里的蛋糕盒。

“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开菜!”菜馆老板亲自端着第一盘菜过来,是道油焖大虾,红亮的虾壳裹着浓稠的酱汁,香味一下子飘满了大厅。邢成义拿起筷子,先给刘叔的小孙子夹了个去壳的虾仁:“小朋友,尝尝这个,不辣的。”孩子看了看刘叔,见爷爷点头,才小声说了句“谢谢叔叔”,把虾仁塞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

酒过三巡,桌上的气氛渐渐热了起来。杨建军端着酒杯站起来,指着邢成义笑:“咱们成义可是个实在人,上次我切菜切到手,他二话不说就帮我顶了下午的活,还去药店给我买了创可贴和消炎药。”王霞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教张可做肉夹馍的时候,怕她烫着,每次都先把面团晾到温乎才让她碰,比我这当师傅的还细心。”

张可咬着筷子,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义哥,这是我记的你做小米蔬菜馒头的配方,上次你教我做南瓜味的,我总记不住比例,就写下来了。”邢成义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写着配料和步骤,连“蒸制时间15分钟”都用红笔标了出来,心里一阵感动:“你这孩子,这么用心。”

安师傅平时话少,此刻也端着酒杯跟邢成义碰了碰:“你做的馒头,我家小子也爱吃,上次带了两个回去,他居然把馒头当零食吃,还问我能不能再要几个。”邢成义眼睛一亮:“安师傅,要是孩子爱吃,下次我多做些,您上班的时候带上。”“那可太谢谢了,”安师傅笑了笑,“以后有啥西餐方面的问题,也随时问我,比如牛排煎制的火候,我都能教你。”

正说着,杨晶晶突然站起来:“大家安静一下,咱们给成义唱生日歌吧!”张可立刻把蛋糕盒打开,里面是个奶油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写着“邢成义生日快乐”,还摆了个小小的馒头造型的装饰。小李和小王赶紧关了灯,蜡烛的光映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邢成义闭上眼睛许愿,心里没什么远大的念头,就想家里的王红梅和女儿能平平安安,想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想身边这些可爱的同事们都能开开心心的。

吹灭蜡烛的瞬间,刘叔的小孙子突然喊道:“叔叔,我能再要个虾仁吗?”大家都笑了起来,邢成义连忙给孩子夹了个虾仁,又给在座的每个人都切了块蛋糕。杨晶晶拿着手机,让大家凑在一起拍合影,邢成义坐在中间,左边是笑着比耶的张可,右边是拍着他肩膀的安师傅,身后是举着酒杯的庄传鹏,照片里的每个人都笑得格外开心。

吃到晚上十点多,桌上的菜已经换了好几轮,啤酒瓶也堆了半桌。刘叔看小孙子打了个哈欠,就先起身告辞:“成义,今天谢谢你的招待,下次有机会,我给你露一手我老家的炖菜。”邢成义连忙送他们到门口,又把剩下的樱桃打包好,塞给刘叔:“叔,带回去给孩子当零嘴。”

送走最后一波同事,邢成义回到菜馆,帮老板收拾桌子。老板一边擦桌子一边笑:“你这同事关系可真好,我开了这么多年店,少见这么热闹的聚餐。”邢成义拿起一个空酒瓶,擦了擦上面的水珠,心里满是暖意:“都是大家照顾我,我刚来的时候啥也不会,是他们一点点教我的。”

走回宿舍的路上,晚风带着槐花香,邢成义掏出手机,给王红梅打了个视频电话。视频接通的瞬间,女儿的小脸蛋就出现在屏幕上,她刚洗完澡,头发还湿漉漉的,看到邢成义,就伸出小手对着屏幕“咿呀”喊。王红梅笑着把手机凑到女儿面前:“宝宝,跟爸爸说生日快乐。”女儿虽然不会说话,却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在屏幕上拍打着。

“红梅,今天大家都来给我过生日了,还送了我不少礼物,”邢成义把手机对着口袋里的红包和桌上的向日葵晃了晃,“安师傅还说要教我做西餐,以后等你们来BJ了,我给你做牛排吃。”王红梅眼眶有点红:“你在那边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女儿今天学会叫‘爸爸’了,就是发音还不清楚,等你回来,让她亲口叫给你听。”

挂了电话,邢成义站在宿舍窗前,看着远处的灯火。桌上的向日葵开得正艳,蛋糕盒里还剩下一块蛋糕,笔记本上的配方字迹工整,红包里的钱被他小心地放在抽屉里——这些都是他在这座城市里收到的温暖。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有这些同事的支持,有家人的牵挂,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七月十二日的夜晚,没有盛大的排场,没有昂贵的礼物,却有着最真挚的情谊和最热闹的烟火气。邢成义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还要早起去后厨蒸馒头,想着同事们的笑脸,想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在这个小小的宿舍里,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也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