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止步于此(2 / 2)
这场比试,先是许光杰做了一首咏史的诗,得了个中上品的评语。
然后紧跟着就是青衫童子,诗句奇佳,可谓是妙语连珠,夺得上品评价。
再然后董航的一首打油诗:
“自古市井出国士,汗青何辨雅俗赏。
岂知大道归于简,扶倾济民才是王!”
措辞虽略显拙劣,但作为众文人眼中的乡野村夫,也着实难得,这首诗含义再浅显不过,董航的想法很简单,为师父郭茂实正名,顺便为文星书院挣面子。
一首诗作罢,虽未赢得满堂彩,但也有不少寒门学子为其撑腰,鼓起掌来。
最终一众评委给了个中品的结论,但这也是他实力所及的最高程度了,他年岁尚小,读书不足月余,且一盏茶的时间实在太短,能写成这样已实属难得。
弟弟作完诗,众人开始期待起哥哥来了。
董晴也不执笔,搜肠刮肚了一番,不用林十月为之唱念,而是自顾自的开口说道:
“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
人生岂无志?每为饮食谋。
纷纷路傍儿,傥**思公侯。
风云一转折,事业不可筹。
何如涧底泉?清清长自流。”
这首诗虽不及刚刚的《将进酒》,但其意境比之先前几人所作又高了不知凡几,抛开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暂且不论。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管你坐天下的姓王还是姓李,对百姓来说,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中原大地千百年来,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还不如那涧底的泉水,清清白白,娟流不息。
众评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商量来商量去,终于给出了结论,上上品!
一时间掌声雷动,在众学子心中,这可谓是实至名归。
之后廖远也在最后时刻写了一首诗,但可惜不够工整,被淘汰了下去,止步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