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 > 第172章 做回自己(9k)

第172章 做回自己(9k)(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急忙起身赶至厨房,果见少年已將早饭做得差不多了。

清风、明月甚觉过意不去。清风道:“你在观中理当好生休养才是,怎好一直替我们做了份內的活”

少年抬头见是他二人,连连摇头:“没没甚么———小、小事罢了。”

明月亦觉不妥,想了想道:“五庄观中师兄弟向来各司其职,炊事本是吾二人份內之事,不好一直劳烦你。今日既已辛苦,便替你洒扫院子作抵罢。”

清风点头称是:“明月说得是。”

有些事他二人还是分得清的,尤其是经歷歷练之后。若是灵鹤师兄代为炊煮,他们一万个情愿;但少年在此本该静养,叫他们如何心安

少年却摇头道:“院子已打扫过了。”

清风讶然:“这般勤快既如此,將换下的衣物交与我二人洗罢。”

少年又摇头:“诸位换下的衣物,我也都已洗好了。”

清风、明月闻言一愜,不约而同望了眼窗外,此刻天光才微亮。明月吃惊道:“呀!你莫非不曾睡觉这也太过勤勉了!”

清风笑道:“还是头一回见你这般勤快人。依灵鹤师兄的话说,倒显得我二人惫懒了。”

少年脸一红,低头报然道:“对——对不住甚是抱歉。”

清风、明月微笑拍了拍他的肩,温言道:“往后在五庄观,不必再说『对不住”、『抱歉”之类的话。你须记得,你不亏欠我们甚么。”

“既入此门,便当是回了自己家罢。且將我们当做自家人,我二人愿为你挚友知己。”

他二人本想说“第二个家”,又恐此言勾起他不堪往事。

少年听罢,只觉一股暖流涌过冰凉的內心,宛如冬日暖阳照身入心,感动得几乎落泪。他不愿再叫人为自己担忧歉疚,遂努力平復心绪,认真道:“谢谢你们——你们都是极善之人,是我——

这辈子遇到最好的人。”

这时一缕晨光透窗而入,映得满室生辉,浮金跃彩。清风道:“小弟,你来日方长。莫总低头,有空不妨多抬头看看天。你看,天多么蓝净,日头多么鲜亮!昨夜既过便过去了,今日又是新的一天,何必总念著昨日黑夜”

明月连连点头:“兄长这话极是。”

少年一愜,果真抬头望了望天。这片天仿佛是他一生中所见最美的天空。

这一刻他浑身暖透,感激涕零:“多谢——-你们是第一个请我看天的人。”“

明月道:“莫哭,莫谢。往后你便是我俩的至交好友。”

少年重重点头,终於展露久违的笑容。

立於一旁的李修安轻轻掌:“说得好。”他原只是恰好路过。

清风、明月喜道:“师弟何时来的怎不做声”

李修安莞尔:“方才路过,恰闻二位师兄高论。师兄能说出『但见前方光明,莫究过往”这样的话来,近来道心確通明了许多哩。”

清风闻言大喜。明月道:“这等话我也说得出来!”

李修安笑道:“我知道。二位师兄確非昔日可比,道心精进甚多。”別的不提,单是学会换位思考、体恤他人,便已是长足进步。

少年忽然热泪盈眶,朝李修安扑通跪倒,即首道:“恩人!大恩无以为报,唯有永铭心中,日夜感念真人与诸位之德!”

李修安忙扶起他道:“前番已谢过了。正如二位师兄所言,不必如此多礼,自在些才好。”

清风、明月頜首:“师弟所言甚是,顺心顺意,自在不拘多好。”

少年摇头,曙片刻,终於鼓足勇气道:“不,不——-此番与往日不同。只怕往后道谢的机会不多了,我—我打算近日便离开此地。”

三人闻言皆论。

李修安温言劝道:“不必急於决定。那三位都尚在观中,待你心寧神静、学有所成时,再议不迟。”

清风、明月齐齐点头。清风轻拍他肩,眉道:“你且实话实说,是否因留在此地反令你不自在,才出此言”

少年急急摇头:“不,不!不是的—这里极好,大家亦极好,我从未如此安心过,只是—

+

明月忙问:“只是甚么莫顾忌,说出来大家也好商议。即便无法,我俩还可去求师父。”

少年面红耳赤,如犯大错般低头盯著地面,轻声道:“不———..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我实是不祥之人,会—会连累你们的。”

三人一愜。清风、明月对视一眼,忍不住噗笑出声来。少年恨不能將头缩进衣领。

李修安知其误会,解释道:“莫要多心,他二人绝非嘲笑。你这般担忧实是杞人忧天,还记得家师的话么在五庄观,天地三界无人能伤你,自然亦无人能害到我们。

明月拉起他冰凉的手,又拍了拍他肩:“看来你还不晓得家师在这三界的名望。我告诉你:家师乃地仙之祖,神仙之宗;三清四帝是故友,九曜星君是晚辈,元辰天尊是下宾。莫说你不祥,便是煞星降世又何妨”

“再者道经有云:上善若水。心地善良便是祥瑞之人,反之方为不祥。你这般勤勉良善,怎是不祥之人从前所受之苦那是他人之恶,岂能算在自己头上”

明月出言极其谨慎,生怕触及他伤心往事。

李修安、清风皆頜首称是。少年激动道:“果真如此么”

明月拉著他手欲往大殿去:“我等虽亦是太乙玄门,但从不拜三清四帝,多年来只拜天地。我带你去大殿一看,见了『天地”二字便知。”

说罢拉他出了厨房。刚跨门槛,少年忽驻足,先对明月一拜,转身又对二人作揖,第一次微笑道:“谢谢你们,谢谢诸位,谢谢仙长与仙观所有人甚是抱歉。其实我记得名字,只因怕你们唤我,才谎称忘了。吾道號一一溪明。”

三人微笑赞道:“好道號,我们记住了。”

明月復拉他往大殿行去。

清风望二人背影道:“师弟,记得待会请教师父,看能否解他心结,了一桩因果。”

李修安道:“我晓得哩。”

眾人早斋过后,齐集大殿听师父讲经。一如当年李修安初来时,镇元子亦容他四人旁听。

明月见少年极是专注,持纸笔认真记录,便轻拍李修安,低语道:“你看溪明,可像当年的你你未入门时,也是这般旁听的。”

李修安微微頜首。自那夜观察后,他发觉少年身上不仅有守明的影子,亦有自己当年的模样。

唯一不同便是年岁一一李修安入观时已三十有二,可谁又知他自十八岁便立志求道,至真正拜入师门时,这条路已走了整整二十年。

讲经既毕,李修安留步未去。

镇元子却先开口道:“徒儿,是为那少年之事罢他確来自洛阳。若细说起来,与你倒有一丝渊源。待他日心静之后,你可带他再往洛阳一行。无论他最终作何抉择一一是留洛阳,或返五庄,

但使他真心做回自己,一切皆由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